新时代提高军人教育水平的要求对我国国防建设的意义
【摘要】“实现军队建设转型,关键是人才素质转型”。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新时期军队培养军人面临的新的课题和发展机遇。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我国国防建设要树立大国防观念、贯彻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国防建设要以提高军队现代化为中心、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关键字】创新型军事人才;现代化;国防教育
当今世界,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对我国来说,由于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的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多,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与挑战。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全体公民必须强化国防观念,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一、 树立大国防观念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国家军事人才网招聘
      我国国防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国家的建立,国防也随之痴线。国防历史也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告诉我们:兵者,国之大事,虽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国泰民安,必为兵之强人;凡是丧权辱国,必是兵之弱者。作为世界军事与建筑史上奇迹的万里长城就是国防的一个鲜活的实例。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古往今来,国防虽依国家的性质、制度、国力及其推行的政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一切国防的共同本质,都是以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为核心来组织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现代国防是大国防、社会国防、全民国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二、 国防的必要性
翻开古今中外的战争史,我们不难看出“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观念的强弱成为国家民族兴衰的“晴雨表”。从我国历史上看,春秋战国时期为加强国防力量就开设了以射御为
内容的军事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评判国人能力大小的尺度。唐玄宗时国内、毁戈牧马、罢将休兵,乃至“安史之乱”时,一些士兵听到攻城的鼓角声,竞吓得从城上跌落下来。从国外历史上看,法国和平时期疏于战备致使二战初期不敌
德国进攻,迅速败军亡国。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政府提出“防务之事是全民的事”,军人作为祖国守卫者,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和现代国防的人才基础,抓好国防教育就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深入、持久地对军人开展国防观念、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教育,对增强军人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防建设要以提高军队现代化为中心
    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件大事,一个是安全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国防现代化是“四化”之一,是其他“三化” 的可靠保障。没有国防现代化,在我国实现工农业及科技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这应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实现国防现代化是国家对国防建设的总要求,因此,国防建设一定要以军队现代化为中心。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总是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参照,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高标准。所以,我国国防现代化应有它的客观标准,
那就是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具有不可轻视的综合国力和敌对势力畏惧的国防实力,但与发达的军事大国相比,在国防现代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国防以军队的现代化作为中心任务,就能缩小或消除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就能解决与现代信息化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实现国防现代化也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当务之急。国防现代化的中心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实现国防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质量建军,实现军队建设的两个根本转变。即在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由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国防力量的主体是军事力量。我军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优良传统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是我军的优势。但在武器装备上还不如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不仅与大国军队的地位不相称,而且与现代战争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四、提高军人的教育水平
41以开放式教育理念,优化军人的教育内涵
    开放式教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以及大量开放式教育
的实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了“超越传统教育的学习型社会”概念。这激发了世界向知识型社会的转变,开放式教育自此得以推广。开放式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开放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人本教育、创新教育和开放教育,这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学校结合军人培养的实际,优化军人培养的教育内涵,具体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
(一) 贯彻人本教育理念,促进全面发展
开放式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以人为本”,即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育人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确定学习目的, 自主参与
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才的目标。
(二) 贯彻创新教育理念,激励创新发展
开放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所谓创新
精神,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
能力则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主要包括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从根本上说,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学校首先创新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科学发展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激发军人“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和“从军报国、献身海防”的人生志向。其次,利用学科优势,开展创新能力训练。
    ()贯彻开放教育理念,倡导发展
开放性教育模式强调,建立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及自我更新和提升能力的开放系统。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应以教学整合、课程整合的观点来组织,立足教材,融入生活,课内外结合,利用信息平台获取一切有效资讯。二是教学方式的开放,各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和综合运用,课上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课外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传统方法的多元手段,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既有统一要求又有不同阶段,要具有多种层次系统特点和弹性,又要有由隐到显的知识、智能、情感发展目标的宽域视野。
42以开放式教育的手段,创新时代军人培养的教育途径
鉴于开放式教育的培养手段,学校在军人培养中,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开展信息化的教学,提升军人教育的知识性
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的重点课程中,鼓励教师制作电子讲义、课件、录像、试题库以及各种数字化的教学素材,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很有好处。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开展师生互动和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型的学习活动,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学习活动的主持者,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设数字化的校园,推进军人教育的现代化
学校应该有建成数字图书馆、数字地质博物馆、一大批精品课程示范网站。学校数字图书馆
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为支撑, 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信,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到干家万户。
()组织多样化的评价,力求军人考核的开放式
开放式教育认为,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和开放性的考核体系,营造学习性评价机制。学校一方面考核向社会开放。鼓励军人在完成校内学习任务的同时,在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CET4等级证书的基础上,更要积极走出校门,尽力取得社会承认的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如程序员、会计师、汽车驾驶证等,弥补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从部队训练的实际和实战要求, 由部队对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考评。
五、用战略眼光审视外语对国防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职称外语考试存在的合理性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有关取消职称外语考试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有人称“职称外语考试是片面的人才观在作怪”,有人称“职称外语考试劳民伤财,
是人事部门从中渔利的工具”,也有人称“职称外语考试掺水太多,已经成为最大的形象工程”。这些言论和观点极大地冲击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工作,扭曲了职称外语考试的根本所在。我们认为应该坚持职称外语考试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要求的正确导向作用,外语考试需要的不是取消,而是应当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推进,进一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我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对军事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
首先,加快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新军事变革,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作保障,提高军队人员外语素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职称外语考试是检验我军专业技术人员外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步伐,其中,提高军队人员的外语素质,被许多国家提上日程。对于我军来说,提高军队人员的外语素质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展示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强大威力,一再警醒人们:不掌握军事高科技这一最重要的战斗力,势必军事失败、经济受损,被动挨打、受制于人。严峻的挑战使许多国家纷纷
调整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力争夺取军事高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中国,作为一个曾饱尝被蹂躏之苦的发展中大国,要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科学制定自己的军事高科技发展战略,以加快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以全球眼光看军事科技的创新,以国际竞争力、国防竞争力、战争实力看军事科技的创新。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军事技术,引进有发展前途和潜力且国内一时又攻不下来的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军事技术创新的起点、能力和速度。无论是搏击长空的先进进口战机,巡弋海疆的新型多功能战舰,还是冲上云霄直捣黄龙的倚天神剑,大到“神舟”飞船的组装发射,小到自动步的性能改进,甚至战场后勤保障设施的更新换代,都需要熟练的外语能力保障其顺利进行。我军战斗力要大踏步跃升,就必然要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而使这些技术和装备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则必然要施以“人治”,必须培养大批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并熟悉其性能,继而熟练掌握和应用的军事人才,否则即便再强大的武器也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