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一)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察月相》。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家园”。本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第4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图片并描述月相,认识到不同夜晚的月相有可能不同,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本课承担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第4课,学生通过观察月相图片并描述月相,实际连续观察和记录月相,描述月相的变化,认
识到不同夜晚的月相有可能不同,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本课在教科书上分为4个部分。聚焦部分展示了一幅山峰上的月球图片。图片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回答聚焦中的问题。探索部分的核心活动是观察和记录月相。研讨部分有两个问题,可以和探索部分穿插进行。
二、说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
(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3)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3.科学态度目标:
(1)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
(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月相,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
2.难点: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月球的样子(月相)是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应该知道月相是变化的,那么本课的教学意义在哪里呢?一是通过实际观察来确认月相是变化的,二是学会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描述观察到的月相,三是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到的月相,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只有获得了月相观察记录这样的第一手事实材料,学生才更容易有所发现。因此,教
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持续观察记录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五、说教学方法:观察描述法、启发式
六、说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月相图片,教学课件等。
七、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采用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使师生不必再去识别过程,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理解活动的意义以及注重它们的联结上来。
1.问题聚焦
在聚焦部分,教师首先展示几幅不同地区拍摄的月球照片,问学生“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自然地发现每幅图中都有月球,然后教师继续问“这几幅图里面的月球有什么不同
呢”,学生可以发现月球的形状不同。教师进而讲解月相的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第11页的图片加深认识。
聚焦板块以谈话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活动
探索部分的第一个活动请学生观察和描述教科书第11页的月相图片。当学生对月相进行描述时,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在黑板上适当板书。
探索部分的第二个活动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在本节课之前的7~15天布置观察任务,要求同学们每天给月球的相貌画一幅画,提醒学生标明每幅画的日期。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会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通过将之前在家的记录整理到活动手册上,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月相“逐渐变化”的直观认识。
在前期至少连续一周的观察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从教科书的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即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记录,这些观察记录将成为他们在研讨环节中最有
力的论证证据。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记录,当好学生的表率。
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
教师面试试讲禁忌
等待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活动手册思考两个问题:①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②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