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控制
【知识框架】
一、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控制的概念;控制的意义。
二、控制的类型
预防性控制与更正性控制;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三、控制工作过程
制定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识别和分析偏差;纠正偏差。
四、影响控制有效性的因素
有效控制的特征;影响控制的权变因素。
【核心内容】
一、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一)控制的概念
控制(controlling)是指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矫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二)控制的意义
控制对于组织的意义在于:
1.控制是管理四大职能中的重要职能。控制职能在四项职能的末尾,与计划、组织、领导职能都有紧密联系,当组织完成任何一项职能后,对于执行情况,都需要控制职能对其进行检查和监控,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最终评价。如果没有控制职能,其他三项职能可能无法实现。
2.在控制过程中,管理者建立考核标准,实施精确的控制管理,衡量员工和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及
时调整,防微杜渐。
二、控制的类型
(一)预防性控制与更正性控制
1.预防性控制
是指为了避免产生错误或尽量减少今后的更正性活动。是为了防止资金、时间或其他资源的损耗而采取的一种预防保证措施。
2.更正性控制
是指为了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更正而进行的控制。更正性控制的目的是发现行为的偏差并使行为或实施进程回到预先确定的或管理者所希望的水平。更正性控制有异常事项产生,例如错误、漏失、未经授权使用等,经由侦察性控制发现,更正性控制更正此错误。例如电脑档案受损,能够更正为原来未受损的档案。
(二)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1)概念
事前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或前馈控制,是指组织在工作活动正式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
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事前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强调防患于未然。例如,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在生产作业前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查。
(2)评价
①事前控制的相对优点表现在:
a.事前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可以防患于未然,以避免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b.事前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面对面的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②事前控制的局限性表现在:
事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能充分了解事后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影响关系,同时必须注意各种干扰因素(例如,一些意外的或无法预计的因素)。从现实看,要做到这些是十分困难的。
2.事中控制
(1)概念
事中控制也称为同步控制或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工作或活动正在进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是一种面对面的领导,目的是及时处理例外情况、矫正工作中发生的偏差。
事中控制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
①监督是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正在进行的工作,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②指导是管理者亲临现场,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矫正偏差的措施,以使他们顺利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2)评价
①事中控制的相对优点表现在:
a.事中控制一般在工作现场进行,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理,从而避免更大差错的出现;
b.事中控制所具有的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②事中控制的局限性表现在:
a.这种控制方式容易受到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和业务水平的制约,而且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方式对控制效果有很大影响。管理者不能时时事事都进行事中控制,只能偶尔或在关键项目上使用这种控制方式;
b.中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一般来说,对便于计量的工作较易进行事中控制,而对一些难以计量的工作就很难进行事中控制;
c.事中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情绪,挫伤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又称为反馈控制,是指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事后控制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
工作或行为的结果上,通过对已形成的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发现偏差情况,据此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在今后的活动中再度发生。
(1)事后控制的相对优点表现在:
①在周期性重复活动中,可以避免下一次活动发生类似的问题;
②可以消除偏差对后续活动过程的影响,如产品在出厂前进行最终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可避免这些产品流入市场后对品牌信誉和顾客使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③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了解工作失误的原因,为下一轮工作的正确开展提供依据;
④事后控制可以提供员工奖惩的依据。
(2)事后控制的局限性表现在:
在矫正措施实施之前,偏差或损失已经产生,只能亡羊补牢。
(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按照控制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不同,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间接控制
是指根据计划和标准考核工作的实际结果,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追究责任者的个人责任以使其改进未来工作的一种控制方法,多见于上级管理者对下级人员工作过程的控制。
2.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指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素质,使他们改善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一种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培训等形式,着力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感,并在控制过程中实施自我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是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上的:
(1)工作成效是可以计量的,因而也是可以相互比较的(事实上,很多管理部门或职位的绩效是很难计量和相互比较的。即使确定了定量评价的标准,这些定量标准也可能对其绩效起误导作用);文职人员报考条件
(2)人们对工作任务负有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清晰的、可以分割的和相互比较的,而且个人的尽责程度也是可以比较的(实际上,很多活动的责任是多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而且工作绩效也可能与个人责任感无关);
(3)分析偏差和追究责任所需的时间、费用等是有充分保证的(事实上,有时上级主管人员可能不愿意化时间和费用去分析引起偏差的事实真相);
(4)出现的偏差可以预料并能及时发现;
(5)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会采取纠正措施(事实上,推卸责任是很普遍的现象)。
三、控制工作过程
(一)制定标准
要对组织的各项活动或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首先明确相应的控制标准。管理工作中的控制标准实际上是一系列目标,它可以用来对实际工作进行相应的度量,是通过计划职能而产生的。
1.选择控制对象
进行管理控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控制什么”,这是在决定控制标准之前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管理控制中通常的做法是:选择那些对实现组织目标成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2.选择关键控制点
主要的控制对象确定下来后,还必须选定具体控制的关键点,制定控制标准。如前所述,组织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工作活动进行控制,只能在影响组织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例如,在啤酒酿造企业中,啤酒质量是控制的一个重点对象。
对关键控制点的选择,一般应统筹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
(1)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因为事关组织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与组织目标能否实现,所以管理者应该对这些领域予以重点关注。
(2)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重要问题都作为控制的关键点。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应该选择那些易于检测出偏差的环节进行控制,这样才有可能对问题做出及时、灵敏的反应。
(3)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