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评的定义和特征(识记)
心理测评: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和物理测量相比,心理测评的特点是什么?
⑴心理测评的间接性:心理测评可以从个体的外在行为模式推知其内在的心理特质水平,它具有间接性。⑵心理测评的相对性: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心理测评结果都在一个连续体上占据一个位置,我们只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位置上对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水平作出判断,所以说心理测评又是相对的。⑶心理测评的客观性任何测量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心理测量也不例外,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地客观可靠,是心理测量学家长期努力的目标。
心理测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教育和一条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很好的了解学生,。心理测评的各种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更客观、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第二、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直接反映了教育效果。心理测
评的技术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教育的过程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促使教师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反省和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要想惊慌教育事业,就必须不断的改进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材和教法,心理测评的技术和方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具之一。
第四、教育中的学生选拔离不开心理测评。
第五、教育领域的定量化研究所依赖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是心理测评的结果。同时,要想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必须建立心理档案。
2、项目分析的步骤(领会
3、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简单应用)
4、信度的定义(识记)
5、信度的分类和方法(综合应用)
6、效度的定义(识记)
7、效度的分类和方法(综合应用)
8、心理测验的标准化(领会)
(三)心理测评的非测验技术
1、观察法的特点和评价(简单应用)
2、访谈法的特点和评价(简单应用)
3、问卷法的特点和评价(综合应用)
心理测评的非测验技术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优:⑴观察法可以在行为或现象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对于一些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可能失实的材料,观察法相对而言是最适合的资料收集途径。被试合作性较低的时候,观察法是最好的选择。
缺:⑵观察法会出现一些反映偏向:光环效应、肯定和否定定势、趋中效应。
观察法成本较高。
优:⑴访谈法可以获得丰富广泛的资料。且适用范围广。收集到的资料可靠。
缺;⑵涉及个人隐私的不宜用访谈法。资料难以量化,进而使得访谈结果难以作出精确的推
论。
优:问卷法目的性更强、内容更加详细完整、设计更为精确科学、标准化程度高。它比观察法和访谈法更经济,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机统计处理,,省时省力。敏感性话题可以通过问卷来填写。
缺;问题固定、灵活性差深入性不够。
考核要求
(一)能力理论概述
1、能力二因素论(领会)
2、智力多因素论(领会)
3、智力层次理论(领会)
智力二因素理论:最早对智力进行理论阐述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他于1904年提出在智力结构中存在一种一般因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取决于每个人拥有的G 因素的多寡。后来,斯皮尔
曼又提出了智力的特殊因素的存在,并由此构成了他的智力二因素理论。但他始终强调一般因素是智力因素的核心,而特殊因素只是在特殊工作或特殊活动中表现出来,因而只具有偶然的意义。
智力多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了智力多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G因素,而是由许多主要的彼此相关的能力因素。他的研究结果分析出言语流畅性、推理、空间表象、数字、记忆、和知觉速度等七种最主要的心理能力。一战以后,吉尔福特孕育出一个新的智力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内容因素、二是操作因素、三是结果因素。这5种内容因素、5种操作因素、6种结果因素的变化组合可以产生150种心理能力,成为智力结构的主体。
智力层次理论: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弗农提出了智力层次结构模型。认为G因素处于智力结构最高层,贯穿于其他所有智力因素之中,第二层将G因素分为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两个因素,第三层又将言语和操作进一步划分为诸如数字、言语理解、空间知觉、机械能力等基本心理能力。
4、智力的可变性与稳定性(领会)
人的智力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年龄而增长。一般研究表明,智力在童年期急速增长,在青少年期增长稍缓,在成年期到达最大值,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有所下降。智力虽然具有可变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又具有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智力在其相应团体中的对位置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⒑在中小学教育中,智力测验的诊断和预测功能对于教育的应用价值?
在中小学教育中,智力测验的诊断和预测功能对于教育的因材施教是大有裨益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态度、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其中智力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及时地明确学生的智力水平,便可以有的放失地因材施教,对于智力水平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更多地进行个别辅导,辅导方式以讲授为主,对于智力市制学生,可多给他们设计一些课外思考题,启发他们多思考,多练习。在应用智力测验时,不要以一次测验定终身,尤其是小学和初中学生,智力仍在发展之中,智力测验的预测力尚不稳定。
(二)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产生(识记)
2、个体智力测验(简单应用)
3、比奈-西蒙量表(简单应用)
4、韦克斯勒量表(简单应用)
5、团体智力测验(简单应用)
6、瑞文推理测验(综合应用)
(三)能力倾向测验
1、能力倾向测验的产生(识记)
瑟斯顿提出了智力多因素理论.社会分工.所谓能力倾向是天生的不依赖专门教学或训练的潜在的能力趋势.用于预测个体在将来学习或工作可能成功的程度
2、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 T)(简单应用)
3、分辨能力倾向测验(DA T)(综合应用)
(四)特殊能力测验
1、特殊能力测验的产生(识记)
2、音乐能力测验(简单应用)
3、美术能力测验(简单应用)
4、机械能力测验(简单应用)
机械能力50分以下为教差,50-70为中等,70-80为较高,80以上极高
考核要求
(一)气质理论(领会)
(二)性格理论(领会)
(三)气质与性格的联系和区别(领会)
(四)自陈量表
1、自陈量表的定义和基本假设(领会)
自陈量表:又称自陈问卷,是人格测量最常用的形式。所谓自陈,就是让被试自己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其基本解释是:只有被试自己才最了解自己。
2、自陈量表的特征(领会)
3、自陈量表的评价(领会)
4、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综合应用)
5、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综合应用)
(五)投射测验
1、投射测验的定义和基本假设(领会)
假设: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和可预测的
2、投射测验的特征(领会)
3、投射测验的评价(领会)
优点:可探索人的内心深层
缺点:主观性,原理复杂
4、罗夏克墨迹测验(简单应用)
5、主题统觉测验(简单应用)
6、逆境对话测验(简单应用)
(六)人格评定
1、人格评定的定义(识记)
通过观察对被评定人的特质确定一个分数
2、人格评定量表的定义和组成(识记)
表达评定结果的标准化程序
包括一组描绘个体特质的词或句子,要求评定人在一个多重类别的连续体上对被评定人的行为和特质作出评价和判断。
3、人格评定量表的形式(领会)
数字评定量表,图表评定量表,标准评定量表,强迫评定量表,检核表
4、人格评定量表的评价(领会)
5、罗夏克墨迹测验(简单应用)
6、主题统觉测验(综合应用)
考核要求
(一)兴趣测验
1、兴趣的概念(识记)
兴趣是人们对某些活动的倾向性偏好。
2、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领会)
首先从事感兴趣活动,不会厌烦;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得到成就和满足.
3、兴趣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领会)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尊重人格,激发求知欲,授课深入浅出.
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家庭,学校,学科
4、中小学生兴趣的特点(领会)
中学阶段逐渐形成和稳定,个体差异,职业兴趣
5、兴趣的测量(综合应用)
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
6、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问卷(SVIB-SCⅡ)(简单应用)
(二)态度测验
1、态度的概念(识记)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情境或他人所持的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应倾向。
2、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区别和联系(领会)
3、学习态度的培养(领会)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良好的学习态度道德要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第二,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偏好。
第三、培养学生恰当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4、态度的测量和评价(领会)
行为观察法,投射技术,评定法,态度量表法
5、明尼苏达学校态度调查表(简单应用)
(三)价值观测验
1、价值观的概念(识记)
价值观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人们关于人生目标和信仰的观念,是人们关于某事物和某活动对自我生活的重要性、实用性、价值一一种判断,是我们用以衡量事物好坏利弊的准绳。
2、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领会)
家庭\学校\社会
3、中学生价值观的特点(领会)
没有定型,还在发展,没有明确
4、价值观的类型(简单应用)
理论型、主要兴趣在于发现真理、
经济型、主要兴趣在于实用。
审美型、主要兴趣在于审美上。
政治型、主要兴趣在于个人影响力、个人权利和个人的声望上。
宗教型、主要兴趣在于神秘性。
社会型、这类人的最高价值在于爱人、利他和仁慈。
5、价值观的测量(综合应用)
作品分析法、个案分析法、量表法。
6、价值观研究量表(简单应用)
考核要求
(一)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的标准(识记)
⒈对现实的充分感知。
⒉健全的自我意识
⒊自我控制能力
⒋稳定而愉快的情绪
⒌自尊和认可
⒍和谐的人际关系。
2、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识记)
智力的核心是
与生理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与心理方面问题关系.
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冲突理论(领会)
自我,本我,超我
4、弗洛伊德的的焦虑分类(领会)
现实焦虑(外界危险),道德焦虑(道德规范惩罚威胁),神经焦虑(自我不能控制本我冲动产生的反应)
5、阿德勒的缺陷补偿理论(领会)
6、霍妮的焦虑理论(领会)
7、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发展理论(领会)
8、罗杰斯的自我不协调理论(领会)
9、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机制(领会)
反向作用、压抑作用、文饰作用、合理化作用、转移作用、投射作用、升华作用、正视作用、被偿作用
10、保护机制的意义(领会)
(二)心理健康测验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简单应用)
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