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1 2016年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总题数:20,分数:20.00)
1.某校学生小明(15岁)依仗身体强壮经常强行索要同学赵某的财物,父母无力管教,希望将其送工渎学校进行矫治和接收教育,应当由( )提出申请,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A.小明父母 
 B.赵某父母
 C.公安机关
 D.赵某所在学校
2.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第( )次课程改
革开始。
 A.七
 B.八 
 C.九
 D.十
解析:【解析]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崭新时代。
3.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其教师资格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2年
 B.3年
 C.5年 
 D.8年
解析:【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4.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 )。
 A.埃及 
 B.希腊
 C.中国
 D.印度
解析:【解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夏朝,施教机构有“庠”、“序”、“校”、“学”等。
5.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解析:【解析】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6.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
 A.杜威
 B.马斯洛
 C.斯滕伯格
 D.华生 
解析:【解析】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
7.对教学与考试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学生的负担很重,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无可厚非 
 B.学校教学方式不需要与考试的测量方法完全一致
 C.就统一的纸笔测试而言,学科教学内容有些可测,有些不可测
 D.考试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反馈
解析:【解析】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应该围绕教学大纲制定。
8.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莫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9.“经验泛化说”是( )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贾德 
 C.詹姆士
 D.伍德沃斯
解析:【解析】贾德提出了迁移的“经验泛化说”。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不同时机,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
 A.阶段性评价
 B.准备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初步评价
解析:【解析】布卢姆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实施的时间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1.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指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功能 
 C.教育制度
 D.教育内容
解析:【解析】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12.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 )。
 A.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
 B.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
 C.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D.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 
解析:【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它是有机体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行为。
13.从微观的角度,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育行政制度 
 B.受教育者
 C.教育者
 D.教育影响
解析:【解析】从微观的角度,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4.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
解析:【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
15.( )不属于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综合课程 
解析:【解析】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6.课业及其进程指的是( )。
 A.课程 
 B.课程表
 C.教程
 D.学年
解析:【解析】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
17.某校教师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从事人文社会类的课程教学,这类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导课程,能够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他所教的这类课程称为( )。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相关课程
解析:【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根据题干中教师的介绍,可知是学科课程。
18.(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A.行动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个案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法的内涵。
19.科学家根据蝙蝠发出超声波探测目标的“回波原理”发明了雷达,这属于( )。
 A.迁移
 B.原型启发 
 C.定势
 D.功能固着
解析:【解析】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科学家根据蝙蝠发出超声波探测目标的“回波原理”发明了雷达,属于原型启发。
20.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 )。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公开性
 D.开放性
解析:【解析】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观念形态来实现的,这种作用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因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总题数:10,分数:20.00)
21.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解析:【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的“九年一贯制”。
22.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有(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 
 C.结构具有展开性 
 D.对象具有观念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技能的特点,具体是对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分。D项是心智技能的特点。
23.学校的产生一般需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解析:【解析】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等。
24.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解析:【解析】课程目标的规定性包括: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递进性。
25.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D.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解析:【解析】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第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第二,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第四,文字记述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有了比较系统的文字材料;第五,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第六,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第七,个别施教或集体施教的教学形式。
26.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包括( )。
 A.展开性
 B.物质性
 C.内隐性 
 D.观念性 
解析:【解析】就心智技能的对象而言,它是一种观念活动,如法则、规则运用自如,因此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就心智技能的形式而言,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里默默地进行,因此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就心智技能的结构而言,它是从完整到压缩、简化,因此心智技能具有简缩性。
27.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解析:【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28.由瓦根舍因提出的“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有( )。
 A.基础性 
 B.基本性 
 C.范例性 
 D.启发性
解析:【解析】范例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体现基本性,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2)体现基础性,教学重视学生实际和可接受性,难度适宜;(3)体现范例性,在学科知识中精选起示范作用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时进行正向迁移;(4)体现四个统一,即知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