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大气运动
内容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学业质量水平
合格考
(水平1-2)
1.绘制简单示意图,描述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等级考
(水平3-4)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水平运动规律解释有关自然现象。(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运用等压线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解释相关天气现象。(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一、大气运动
1.主要形式
2.主要意义
二、大气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2.形成过程
(1)地面受热均匀
山东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2)地面冷热不均(如下图)
垂直运动
[画一画] 请你用箭头在图中线段上画出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
气压差异
[画一画] 请你在下图圆圈处标注出气压的高低。可以看出: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气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气压区;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出方向相反
水平运动
[微思考] 大气运动都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水平运动即风,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垂直运动是由热力原因或动力因素引起的,所以大气运动不一定都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2.形成风的作用力
作用力
方向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压区指向压区
相关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作用,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
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偏转,南半球向偏转
无关
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相关
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只改变风速,不影响风向。(×)
[微思考] 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提示 海拔越高,摩擦力越小,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小,即风向与等压线几乎平行。,
识误区
气温高处的气压不一定都低
比较气压值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讲学法
风压定律
高空风压定律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北半球),南半球相反。
近地面风压定律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北半球)
大气运动的意义
大气运动使不同地区热量,水分得以交换,影响各地的水热状况,形成了各种复杂天气现象,也会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探究点一 热力环流
情境探究
[情境]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围困在葫芦峪,然后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原来,葫芦峪地处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每次只能一人一马通过,而谷内却能容纳1 000多人。此地就像个葫芦,正是设防歼敌的绝妙地带。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见此状,诸葛亮仰天长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探究]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葫芦峪突降大雨的原因。
提示 葫芦峪位于山谷中,大火使葫芦峪近地面空气受热,沿山坡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
素养凝练
1.城市风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