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课程学生发展指导
    1.关于高考改革
    高考总是人们最关注的。高考决定学校的名誉,决定家庭的幸福,影响孩子的未来,事关社会的安全。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家长就关注什么。
    在2020年的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都将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从去年开始命制3套题,全国卷1主要面向经济发达省份。按照现形势,2020年山东会继续采用全国卷1。全国卷1简单来说,最大的特点是阅读量大,难度大。
山东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很多人问到了英语考试。之前的信息是一年两考,三年六考,选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后来说,只在高三一年两考。来自张厅长的最新资讯是:高三一年两考,但不是相同试卷形式考两次,而是把听力和笔试分开。第一次在高三上学期末,主要考听力,考试时长没有确定,考试分数没有确定,确定的是考完第一次后,休息半小时,再考第二次,选取成绩高的计入高考总分。给学生2次听力的机会,对学生来说是个好事。第二次考试就是在高考时间,不再考听力,只考笔试,也就是阅读、语法和写作等题型。与现在的英语考试相比,我无法评判时好
时坏,我也不知道将来大学录取时还会不会单看英语成绩,像之前人说的,985的得达到130以上,211的得达到120以上,普通高校也得达到100以上。这些我都不知道,据我所知,也没有相应的纸质文件对此做过规定。我想说的是,英语,是一门交流工具,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是日后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讲述好中国故事,重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老师讲英语的套路,确实该深思并且也要改革了,说句不好听的,不能在戕害学生了。
    语数外是统考科目,按照现行政策,考试时间为6月7日和8日。选考科目为理化生政史地6选3,任意选。比如A考生选取了物理、化学、历史,那么他需要在高三(不能提前)参加这3门的等级考,等级考按照比例划分等级还是绝对分数,暂时不知道。但是我想,应该还是以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当然,A考生参加等级考的前提是他的物理、化学、历史3门在合格考试中必须合格。(至于在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时还是否看学生合格考都达到A等级了吗,暂不清楚。)A考生没有选的生物、政治、地理,也必须参加合格考,这是拿到高中毕业证的必要条件。当然,在考完生物、政治、地理并且合格后,该考生可以完全放弃这3门的学习,转而以更大的精力去钻研物理、化学、历史,因为这影响着他的高考成绩,影响这他的大学录取。改革者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样会不会造成学生的不均衡发展?
    高校在录取招生时,“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语数外),依据选考3门等级考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不同于浙江省,山东省充分尊重高校的选择。比如说,山东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要求高中所选科目为物理、化学和地理,浙江省是学生只要选取了其中1门就可以报考这个专业。山东不是,3个专业都全部符合才能报考此专业。此次山东高考改革,各个高校高考选考科目暂没有公布,但是可以参考浙江省和上海市。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总数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7个、41个、26个。从前较“冷门”的生命科学、地理、历史,均在文理不分科条件下变得“热”起来。当然,很多专业高校的专业没有要求,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等诸多高校的所有专业都不设报考科目限制。全市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专业(类),主要涉及管理、法学、艺术等。
    对个等级考选的3门,2020年时是否采用全国卷,分卷还是合卷,6选3造成的20种选择,是否需要20类排名等等,这些我暂时不清楚。
    2.关于课程改革
    很多人关注的是,6选3有20种选择,学校或老师会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如果不强加,充分尊重学生意见造成的选择太多,以后怎么上课?教室不够,教师也不够,管理会不会混乱。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想说的是,大部分学校和老师一定会尊重学生的意见。至于20种选择,学校会实行走班制。个人建议,在高一不要实行走班制,在高二开始实行,因为高一学生需要全部学习,他们还需要参加合格考。走班制如果处理不好,确实会给学生、给学校造成很多伤害。所以,各个学校要早做打算,科学筹划,把走班制做到最好:既要照顾到学生的选择,又要考虑的学校师资和教师的资源配置问题。我相信,科学规划,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当然,走班制会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教学管理不方便,教学上收发作业不方便,检查作业不方便等等,都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乐观一点,聪慧一点,后续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我认为,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了和自我管理能力。走班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的机遇。能管理好自己的,会脱颖而出。不会管理自己的,在成绩上,在最终的本科录取上,可能会被淘汰。 
    课程改革方面,还有一些细节。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互动等国家规定课程。音乐、美术三个学年都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三个学年每周必须开设,应提供模块供学生选择。为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开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发展指导课程等地方课程。
    课程机构分为必修(88学分),选修1(至少42学分),选修2(至少14学分)。学业水平合格考以必修要求为基准,高考和等级考以必修和选修1要求为基准。选修2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1的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小编看来,对于一些普通的高中,选修2的开始有点难度,或者会流于形式,单独为了拿学分。但是也有一个矛盾,普通高中也有尖子生,而这些尖子生在高考时单独靠文化课很难考生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还是需要依靠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但是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时,会参考选修2。所以,对于普通的高中来说,需要考虑好这个问题。通过分分出尖子班,单独给尖子班开始选修2是可以的,但这可能违背了改革者的初衷,也有违背教育公平之嫌。
  3.关于学生发展指导
    反对改革者认为,让一个15,16岁的小孩去6选3,去选择将来的专业,去选择将来的职业,是不现实的,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有道理。在无力改变改革的情形下,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学生以科学、全面、看得见、摸得着的指导。
    首先要把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认清自己很难,却太有必要。再次要给学生选课指导,给学生大学专业指导,给学生以职业行业体验。我觉得,可以采取反倒机制:先让学生感受各个职业,再让学生选择大学专业,在了解高校专业要求选课科目的基础上,再让学生6选3。这是理想状态。
    问题来了。有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们根本基础不到各行各业的人,对很多职业根本没有概念和认识。有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有需要,就有市场。一些机构或者一些人是不是开始乐了呢?
  担心的,是各个学校能否给学生以全面科学的指导?各个机构可以做到这些,但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会不会对学生百分百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