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婚恋依恋研究回顾与最新进展∗
朝阳瑞雪陈浩**乐国安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 300071)
摘 要: 本文对西方成人依恋的主要研究领域——成人婚恋依恋的理论发展、类型和维度及婚恋依恋和恋爱类型、婚恋伴侣选择及压力应对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
总结。最后探讨了目前婚恋依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国内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的
走向。
关键词:依恋  成人依恋  成人婚恋依恋
一、引言:早期成人婚恋依恋理论
依恋是个体在婴儿时期与主要教养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80年代后期,研究者把依恋理论从母婴之间扩展到成人领域。其中婚恋依恋是成人依恋研究的主要方面,主要关注婚恋伴侣之间的依恋关系对成人社会功能各个方面的影响。
婚恋依恋理论为解释成人亲密关系的发展、维持和破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人格发展、情绪控制和精神病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最早提出“依恋”的概念,并且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其生物功能在于保护弱小个体,心理功能在于提供安全感。而个体在生命早期所建立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个体成年后所建立人际关系的形态。另一位依恋理论的早期研究者Ainsworth和同事通过“陌生情景法”(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观察到婴儿和教养者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类型:安全型(secure)、回避型(avoidant)和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Aronson,Wilson,Akert,et al,2005)。
八十年代早期一些研究者开始把依恋理论作为框架去解释成年人孤独感和恋爱的本质。Hazan和Shaver于1987年第一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即成人婚恋依恋。他们观察到母婴依恋和婚恋依恋之间的一系列相似性,从而认为母婴依恋与婚恋依恋的情感及行为动力为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目标都是从生理和心理上接近依恋对象。此外他们还观察到婚恋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与母婴关系中的个体差异颇为一致,因而推论婚恋关系中的个体差异源于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信念的差异。
二、婚恋依恋的分类与维度
∗本研究属于嫁我网-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联合研究中心项目,由深圳市浩天投资有限公司资助。
**通讯作者: 陈浩, 博士生, Email: hallchan_nk@yahoo
Hazan 和Shaver在1987年提出成人依恋的概念时就发现成人的依恋类型及各类型的比例与婴儿的非常相似,于是就将Ainsworth提出的三种婴儿依恋类型扩展到成人个体。根据他们的定义,安全型的个体乐意接近和依靠其他人,对他人感到信任,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受人喜爱的,不担心被抛弃;回避型的个体不愿意接近和依靠其他人,对亲密感到不舒服,强调自我的独立;焦虑矛盾型的个体有很强的接近别人的愿望,渴望亲近,但同时又害怕被抛弃和拒绝。
在Hazan和Shaver的三类模型基础上,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提出了以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为基础的成人依恋四类型模式,将成人婚恋依恋关系分为以下四类:安全型(secure)、专注型(preoccupied)、恐惧型(fearful)和冷漠型(dismissing)。其中后三种类型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
随着成人依恋研究的发展,更多研究者提出对依恋模式的测量应该是通过维度测量而非对其进行分类。依恋类型关系结构由两个基本的维度组成:回避性,体现了对亲密和情绪表达的回避,与他人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焦虑性,反映了对他人的不信任,对于得不到足够的爱和被抛弃的担心程度(Fraley & Shaver ,2000)。与类型研究相比,维度测量把依恋的个人差异看作是连续的而非离散
的范畴,因此维度测量显得更加灵活,也能够更好的和依恋模式的稳定性、依恋的情景性等研究相结合。
三、婚恋依恋与成人社会功能的关系
1、婚恋依恋与恋爱类型
Hazan和Shaver(1987)在提出成人婚恋依恋的三种类型的同时,也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人拥有不同的恋爱类型。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有浪漫热情、充满幸福和信任的友谊般的爱,而较少有极端的、无我的、完全奉献式的爱;回避依恋类型对应于轻浮的游戏式的爱,亲密但不热情,不愿意付出,不自信;焦虑——矛盾的依恋类型对应于占有、依赖式的爱,表现得情绪化、不考虑对方和不自信。因此安全依恋类型常有积极的恋爱关系,回避和焦虑——矛盾依恋类型较少有满意的亲密的关系。
Collins和Read(1990)则从以下几个维度对成人婚恋依恋进行了测量:依靠性(愿意依靠别人)、接近性(有接近别人的能力和意愿)和焦虑性(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的程度)。并且,根据Lee对恋爱类型的区分,发现婚恋依恋类型和恋爱类型确实有很大的关系。Lee 把爱分为初级和次级两大类。初级的爱包括Eros(一见钟情的或激情式的爱,认为爱高于一切)、Ludus(游戏式的爱,包含欺骗和较低的情感卷入)、Storge(包容式的爱,含有爱和友谊的成分);次级的爱包括Mania(占有性和依赖性的爱,自我怀疑、对伴侣的控制)、Pragma(实际和理性的爱,但缺少激情,强调伴侣的忠
诚)、Agape(无私和完全奉献式的爱)。 Collins和Read发现在接近性上得分高的个体在Agape上得分高而在Ludus、Storge
和Pragma上得分低;焦虑性得分高的个体在Mania上得分高。虽然分类和表达方式不同,但结果和Hazan等人的研究是基本一致的。黑龙江公务员省考成绩
最近关于依恋类型和恋爱类型关系的研究则着重探讨依恋类型、人格特点和爱的类型之间的关系。Patrick (2004)等人的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个体倾向于陷入占有式的爱和游戏式、带有欺骗彩的爱,但这种联系并非直接的,而是通过焦虑型的依恋方式表现出来。即神经质的人格特点并不会直接导致某种特定的恋爱类型,但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个体往往更容易具有焦虑型的成人依恋方式,从而表现出占有式或游戏式的爱。这样的结果提示研究者,人格特点对爱的类型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成人依恋方式间接发挥作用的。
2、婚恋依恋与婚恋伴侣选择湖北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亲密关系建立初期的伴侣选择一直都是婚恋依恋研究的重点:依恋类型对于人们的伴侣选择有没有影响?人们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相似的还是互补的个体作为伴侣呢?从不同婚恋依恋类型的平均吸引力来说,以往的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型的个体对其它任何依恋类型的个体来说都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建立亲密、信任的依恋关系的最好机会。此外,专注型个体的吸引力次之,恐惧型和冷漠型
如何查学生考试成绩
个体的吸引力最差。但Klohnen等人(2003)的研究发现虽然安全依恋型的个体对于四种依恋类型的人都有最大的吸引力,但对专注型个体吸引力的评价根据评价人本身的依恋类型而有所不同:安全型和专注型依恋的个体认为专注型依恋的伴侣也很有吸引力,仅次于安全型的个体,但恐惧型和冷漠型依恋的个体则认为专注型依恋的个体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冷漠型依恋的个体认为专注型依恋的个体是最没有吸引力的。具体到不同依恋类型的择偶标准则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择偶标准最为灵活,非安全型的个体的择偶标准则显得较为僵化和不愿妥协。焦虑型个体理想伴侣形象更接近其理想母亲形象,回避型个体更接近其理想自我形象(Tolmacz ,Goldzweig & Guttman,2004)。
在亲密关系建立初期的配偶选择阶段人们遵循的是相似原则(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相似的个体)还是互补原则(倾向于选择和自己互补的个体)一直都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相似原则,并且并非所有方面的相似在配偶选择时都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Klohnen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从依恋类型的角度来说,各个依恋类型的个体都认为和自己依恋类型相同的个体有较大的吸引力,反之与自己依恋风格最不相同的个体往往被评价为最没有吸引力的。而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却发现,虽然总的来说人们在选择配偶时更加重视相同性而非互补性,但具体来说,人们和所选择的对象在态度、价值观上的相似往往强于在依恋方式和人格上的相似。婚恋双方依恋方式的相似性主要影响婚姻质量,而在婚姻关系建立初期并非主要影响因素。河南省人事考试网首页
3、婚恋依恋与婚姻质量
婚恋依恋和婚姻质量的关系的研究涉及到不同依恋类型或者依恋的两个维度(焦虑性和回避性)对婚姻质量的影响、配偶依恋类型的相似性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等等。因为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沟通和社会交往方式上、归因和冲突解决上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依恋类型会对婚姻的满意度和稳定程度产生影响。许多研究都发现,安全依恋型的个体在亲密
关系中表现出更高的信心,出现问题时能进行积极的归因、乐意和伴侣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面对压力也更愿意为伴侣提供支持和接受对方的支持,所以最容易拥有满意而持久的婚恋关系。而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的婚姻满意度则相对较低(Sumer & Cozzarelli,2004)。Fraley 等人研究发现,高焦虑性的个体更容易感知到由于微小情绪变化而引起的面孔表达的变化,但他们对情绪变化的判断却更容易出错。因为高焦虑型的个体虽然对别人情绪变化的线索更加敏感,却总是在准确地进行评估之前就作出情绪化的反应,这使得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经历更多的冲突,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感,更容易受到关系解体的伤害(Fraley,Niedenthal,Marks et al,2006)。而很多研究者发现,回避型的个体很难信任他人,在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着较远的距离,最不可能开始一段亲密关系,责任感也最低。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和伴侣缺少有效的沟通,当其亲密关系受到威胁时,他们更容易倾向于结束目前的亲密关系而寻新的伴侣,或者拒绝伴侣的情感,保持距离( Meyer,Olivier & Roth,2005)。此外,非理性的思维和信念也被认为是影响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由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发展出一种易受攻击的自我概念,这种脆弱的自我概念进而会培养出很多非理性的信念,包括对亲密关系的歪
曲认识和相应的防御机制。时间一久,这些非理性的世界观将会阻碍个体实现理性的目标和维持满意的婚恋关系。Stackert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比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有更多的关于婚恋关系的非理性信念。
除了依恋的类型之外,依恋的两个维度(焦虑性和回避性)对婚恋质量的影响作用也各不相同。在婚恋关系建立初期回避性比焦虑性所起的作用要大,这可能是因为回避性所体现的个体关于身体和情感亲密度的表现在最初的吸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焦虑性体现的是个体对于他们自己在关系中的想法和感受,这在最初的吸引中的作用是次于前者的。但是在亲密关系的日后发展和巩固中焦虑性所起的作用就逐渐加大了。Miller和Hoicowitz(2004)的研究发现,婚恋关系的维持时间只受回避性的影响,而婚恋关系的质量则主要受焦虑性的影响,必须同时具有低回避性和低焦虑性的婚恋依恋才能保证满意的婚恋关系。
在夫妻双方的婚恋依恋相似性和婚姻质量的关系方面,Shanhong Luo和 Klohnen(2005)的研究表明,虽然在配偶选择时态度相关领域的相似比依恋模式上的相似重要的多,但依恋相关领域的相似却是婚姻质量最有效的预测指标。其中,依恋回避维度的相似对婚姻满意度有最强的预测性。研究者认为在婚恋关系建立初期,那些显著的、易见的特质容易形成较大的选择压力。因此在配偶选择时,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是最容易被认识和考虑到的。相对而言,人格方面的特点,特别是依恋方式等方面更多的是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因此在关系建立初期就显得相对间接和不明显,而需要更
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夫妇在依恋方式及内部工作模型方面的相似程度和他们对婚姻的满意度之间并非呈线性相关,并不是对于所有夫妇双方来说越高的相似性都意味着越高的婚姻满意度:对于丈夫来说,在那些相似性高于平均水平的夫妇中,的确是高相似性意味着高满意度;但对于相似性低于平均水平的夫妇中的丈夫来说,相似性的降低并没有导致婚姻满意度的相应下降。与之不同的是,几乎对于所有妻子,依恋方式的相似性和婚姻满意度都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不仅是个人的依恋类型和内部工作模型会影响到婚恋关系,夫妻双方的依恋方式的相似性对于婚恋关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4、婚恋依恋与压力应对
婚恋依恋与成人的压力知觉及压力应对方式也有密切的关系。Maunder及 Lancee (2006)的研究证实,依恋的焦虑性和主观的压力感受成正相关,而依恋的回避性和压力感受的客观生理指标呈负相关。大量研究还表明,当面对压力时,高回避型的个体倾向于自我依靠而不向别人寻求支持;高矛盾型的个体虽然依赖他们的伴侣但同时对他们自己的消极情绪耿耿于怀;高回避型的个体对于可能得到的支持有更多的消极和愤世嫉俗的信念;高矛盾型的个体对可能得到的支持保持不满,不能够完全信任支持提供者(Collins& Feeney,2000)。
Simpson和Rholes(2000)的研究考察了重大的压力事件——孩子出生——给不同婚恋依恋类型的个
体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焦虑型依恋的妇女在经历了孩子出生的压力事件后,知觉到伴侣对她们的支持水平有明显的下降(尽管实际并非如此),她们对于婚姻的满意度也随之下降,这又会相对影响她们的伴侣对于婚姻的评价。
四、当前婚恋依恋研究中的争论和问题
公务员视频教程全集1、婚恋依恋的稳定性
婚恋依恋的稳定性一直是婚恋依恋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Hazan和Shaver在1987年首次将依恋理论扩展到成人婚恋领域时所做的假设就是由于个体内部工作模型的稳定性,个体生命早期形成的母婴依恋模式会对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影响。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是早期的母婴依恋和成年后的婚恋依恋之间有多大的重叠?个体的依恋模式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可能会改变个人的依恋风格的确切因素有哪些?回答这些问题最好方法是进行时间足够长的纵向研究,但由于婚恋依恋研究的时间并不长,研究者们目前几乎都是采用回溯式的自我报告对个体的母婴依恋方式进行间接测量,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也是在所难免的。
2、婚恋依恋的研究方法
目前婚恋依恋的研究主要还是采取问卷测量和访谈的形式。特别是对个体早期和父母的依恋模式的研
究只能采用自我报告的形式。这就无法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尽管研究者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比如个体自我报告、他人观察以及对个体生活事件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或者是结合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的方法等等,但如何有效获取个体早期依恋方式和当前婚恋依恋的可靠数据仍是当前婚恋依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3、婚恋依恋研究的被试选择问题
目前婚恋依恋研究的被试主要还是集中在成年早期的人,一般是选择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被试比较方便寻,另一方面也因为成年早期的被试对童年时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回溯相对比较容易和准确。但成年时期跨度很大,而依恋关系对不同成年
时期个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以青年人为被试所做的研究,其结果的可推广性值得怀疑。同时,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中年、老年婚恋依恋研究的缺乏将极大地阻碍依恋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五、国内研究和展望
国内对依恋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婴儿或儿童发展方面,其研究广度和深度都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目前国内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还主要是引进国外的测量工具并作修订。李菲茗等人2001年
修订了成人依恋问卷AAQ (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3. 1版本,但并未用于成人依恋研究;吴薇莉等人2004年报告了Collins1996 年修订的成人依恋量表AAS(Adult Attachment Scale)在中国试用结果,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李同归和加藤和生(2006)对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进行了中文版修订,并且经过测验证明其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婚恋依恋的实证研究仍是空白。
此外,虽然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依恋关系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但另一方面,依恋行为又传递着文化的观念,是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因此国内学者在进行依恋研究时要考虑到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对依恋关系产生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是不同的(刘芳,孟昭兰 & 胡平,1995),这提醒研究者们,中国的成人婚恋依恋关系也极有可能具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之处,这也有可能成为将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李菲茗,傅根耀(2001):成人依恋问卷(AAQ3. 1)的初步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9(3):190 ~192。
会计资格证怎么考 有什么要求
李同归,加藤和生(2006):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学报,38(3):399 ~ 406。
刘芳,孟昭兰,胡平(1995):中国母婴依恋关系研究.中国儿童发展,15 (4):27 ~ 28。
吴薇莉,张伟,刘协和(2004):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 修订版)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35(4):536 ~ 538。
周春燕,黄希庭(2004):成人依恋表征与婚恋依恋. 心理科学进展,12(2):215 ~ 222。
Aronson E , Wilson T D , Akert R M ,et al著,侯玉波等译(2005):社会心理学(第五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308 ~ 311.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61(2):226 ~ 244.
Collins N L , Feeney B C.(2000):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erception of partner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 Brisbane , Australia.
Collins N L , Read S.(1990):Adult attachment , working models ,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d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