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
【公布日期】2015.05.29
【字 号】大政发〔2015〕66号
【施行日期】2015.05.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园区建设会议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云政发〔2015〕43号)等文件精神,全力推动全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园区转型升级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总体部署和要求,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推动园区向质量效益型、市场主体型、集差异型和实体化管理转变。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发展,兼顾其他园区加快特发展。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要求,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效特农业及食品加工、矿冶建材四大产业。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效特农业及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祥云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兴鹤工业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方向,重点发展质量效益型矿冶建材产业;洱源邓川工业园区以绿生态园区为目标,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效特农业及食品加工产业;其他园区因地制宜抓好特产业发展。坚决打好园区转型升级攻坚战,培育主导产
业,以园区转型升级带动全州产业转型升级,以园区跨越发展带动全州经济跨越发展,努力把大理打造成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出口加工重要辐射中心。
  二、园区转型升级目标
  以2014年为基期,到2017年、2020年园区分别实现以下目标:
  ——园区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园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从2014年的774.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9%);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18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48.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9%),工业企业税金总额从2014年的58.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4.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1%)。2020年工业园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6%);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6.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7%);工业企业税金总额达到94.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4%)。
  ——重点园区跨越发展。到2020年,形成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省级园区为支撑,以其他园区为补充,层级清晰、特鲜明的园区发展格局。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他3个省级园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
  ——产业集基本形成。到2020年,重点园区基本形成主导引领、关联配套、专业分工、协作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园区产业集格局。立足资源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效特农业及食品加工、矿冶建材四大产业,打造培育2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特产业集、5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特产业集、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特产业集。
  ——园区配套较大提升。到2020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六通一平”(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及场地平整),排污治污设施配套,生产规范安全、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生产性服务便捷高效。
  ——绿园区明显增加。充分利用绿能源,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支持园区利用天然气等新能源,到2020年,建成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洱源邓川工业园区等一批绿生态园区。园区生活污水、垃圾、工业废水、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固废妥善处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以上。
  ——两化融合显著提高。到2020年,大型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西部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基本普及,“互联网+”稳步推进,率先建成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创
新示范区和数字化园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建设在条件成熟园区有突破。
  三、主要任务
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一)科学规划园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坚持规划引领,各园区按照“多规合一”、“产城融合”的要求尽快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同时,按照“一园区一龙头”和《大理州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的要求,结合各园区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发展前景,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2015年底前完成《大理州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编制,2016年6月底前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完成产业规划编制,其他有条件的园区也要编制园区产业布局规划。
  (二)打造特园区,培育特产业集
  按照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以做大做强特产业、延伸产业链和关联配套为方向,策划包装园区招商项目,强化招商目标责任制,提高招商实效,加快项目引进,抓好特产业培育,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效特农业及食品加工、矿冶建材四大重点产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智能化水平;
按照“一县一品”要求,依托高原特原料发展高效特农业及食品加工业,延伸开发产品,通过“互联网+”,加强市场营销;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产品研发,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基础优势,促进矿冶建材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发展新材料产业,做大矿冶建材产业。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批具有特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每个园区形成一个特支柱产业。
  (三)严格项目准入,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园区“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园区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在项目引进上,把好项目准入门槛,杜绝污染项目入园,对洱海流域的园区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控制与主导产业无关联的项目入园。提高投入产出强度,提升产出效益。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单位面积投入强度达到300万元/亩以上,产出率达到600万元/亩以上;省级园区单位面积投入强度达到200万元/亩以上,产出率达到400万元/亩以上。园区用地自供出之日起2年未建项目的,依法依规退出用地。鼓励支持园区建设“订单式”标准厂房,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引导中小企业入园发展。建立健全不符合园区发展主业和低质低效企业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园区产业特化、专业化和集化发展。
  (四)集中要素资源,推动重点园区率先发展
  集中各类要素向园区倾斜,重点突破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优先保障工业用地指标,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力度。重大工业项目通过用地预审和立项审批后可申请先行用地。统筹要素资源,支持重点园区引领发展,全州土地、林地指标等要素优先向国家级、省级园区倾斜,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千亿元的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元以上的祥云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兴鹤工业园区、洱源邓川工业园区。其他园区要结合资源、市场、环境等条件,争先进位,努力进入省级工业园区。
  (五)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加强园区硬件环境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园区开发建设。鼓励采取PPP等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项目建设与运营。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园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各类管网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逐步完善园区吃住行娱购及就医就学等生活配套功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改善园区发展软环境。以园区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培养一批懂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善管理、能干事的领导干部队伍,发挥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院校的作用,优化专业设置,为园区企业培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队伍。优化整合行政审批流程,推行限时办结承诺制度,扩大集中办理并联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项目服务。设立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代办项目审批事项,严格限时办结。州级工业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园区管委会,实行州级相关部门“跟章制”,园区需要报请州级相关部门审批的事项,由园区管委会审批后,州级相关部门直接加盖大理州工业园区审批专用章,审批责任由各园区负责。
  (六)强化区域合作,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跨区域开放合作新机制,支持合作建园,选择性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打造独具特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促进地方协作发展,支持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宾川、巍山、洱源等县建立产业协作发展模式,形成园区互为上下游产业链、合理分工、共同推进。建立县市间税收、产值等分成制度,共享发展成果。
  强化园区的工业招商职能,要把一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招商引资上。建立完善园区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策划包装项目,开展定向定位招商,培育园区支撑产业。
国家级园区每年引进重大工业项目不低于10个、新投产重大工业项目不低于5个;省级园区每年引进重大工业项目不低于5个、新投产重大工业项目不低于3个。对重大项目要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保证项目如期注资,按时开工、按时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