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整⑵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⑶。
唤渠⑷朝餐歇半霎⑸,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苛未匝⑹,照管⑺鹅儿与雏鸭。”
【注释】
【1】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十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
[2]兜套: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3]胛:肩胛。
[4]渠:他。
【5】半霎:极短的时间。
[6]苛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苛,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7]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
一、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二)诚斋体
诚斋体是南宋杨万里(号诚斋)所创诗体名。他始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唐人绝句,中年以后弃去前学,别出机杼而自成一体。他说过: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黄陈:黄庭坚、陈师道。陶谢:陶渊明、谢灵运。)其诗主要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戏蝶,无不收拾入诗。语言平易浅近,新鲜活泼,大量采用俚语谣谚。想象丰富新颖, 描写生动,诙谐幽默,饶有风趣,为中国是个所罕见。师法自然,一反江西派艰涩险怪之习气。
(二)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径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
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插秧歌》描写的是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他没有像晚唐诗人李绅那样抱着“谁知盘 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同情去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也不像范成大那样具体深刻地揭露残酷剥 削,同情农民疾苦,而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展现劳动场面,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 的赞美。
(三)文体常识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 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简单地 说就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 吟留别》《将进酒》、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琵琶行》等。
二、掌握字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笠(1!) 兜螯(dou ) (mou ) 蓑是甲(su 。) 湿到胛(jid ) 唤渠(qu ) 朝餐(zhao ) 半霎(shd ) 萌未匝
三'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笠是卑等蓑是甲
B. 雨从头上湿到明
C. 唤渠朝餐歇半霎
春江花月夜原文
D. 秧根未牢曲未匝 2. 下列诗句中,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田夫/抛秧/田妇/接 B .笠/是兜/螯蓑/ 是甲 C.低头/折腰/只不答    D.秧根/未牢/曲未匝
3.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 一二句表现了插秧的繁忙。值此春种时节,无论男女老幼,一起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 稍有懈怠。
B. 作者将“斗笠”“蓑衣”比作头盔、铠甲,这两个形象化的譬喻起到了化凝滞为飞动的神奇 效果。
C. 五六句以朴素的语言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一幅有声有的画卷,农事的紧张、家人之间的关怀 跃然纸上。
D. 七八句农人话外有音:在这当口,我怎么能够休息呢?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 实的话语中。
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一二句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暗示分工精细明确。
B. 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螯”和“甲”借代,暗示抢插无异于一场战斗。
c.五六句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抢插的紧张程度不言而喻。
(shi) (za) 雏鸭(chii)
兜螯:铠甲
胛:肩膀 渠:他 W :移栽、种植
D.七八句写田夫对送饭的人的回答:抢插还未结束,稻苗还未栽稳,体现了农夫的吃苦耐劳。
5.下列对《插秧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一二句用“抛” “接” “拔” “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C.本诗的五六句与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义和活泼之趣。
6.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
A.诗的开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时的繁忙景象。
B.“笠是兜螯蓑是甲”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第三、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 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7.下面对《插秧歌》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插秧歌》一诗的开头两句,以及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
B.《插秧歌》中“笠是兜螯蓑是甲” 一句用了借代修辞,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五、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
D.结句“秧根未牢曲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
(二)非选择题
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笠是兜鳖蓑是甲”句看似“游离诗外”, 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2)《插秧歌》中,“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两句写出了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
(3)《插秧歌》一诗中运用比喻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了农忙抢种的两句是:笠是兜鳖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4)《插秧歌》一诗中描写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劳作者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的两句是: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5)《插秧歌》一诗中模拟田夫口吻回应送饭人的两句:秧根未牢秋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
镜头,绘型绘。
3.《插秧歌》运用了什么手法展现劳动场景?有什么艺术效果?
(1)比喻。以“兜螯”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2)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
(3)细节描写。农妇呼唤丈夫休息片刻,且去用餐,而丈夫头也不抬,手里只顾继续插秧,口里却答非所问,说:“刚刚插好的秧苗根还没有长牢,照管好家长饲养的鹅儿和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踏坏了秧苗。”稍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不得不惊叹诗人对农村生活观察的细致、体会的深刻。
4.这首《插秧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这首《插秧歌》写全家齐动员冒雨插秧,把江南农村日常生活写得活灵活现,生气盎然。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5.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1)抛秧接秧图;(2)拔秧插秧图;(3)雨中插秧图;(4)呼唤早餐图;(5)农夫应答图。
6.全诗围绕一个什么字来描绘的?如果给诗歌加一个“诗眼”,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全诗围绕“忙”字来描绘的,这个字就是全诗的诗眼。
一二句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
三四句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
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夕卜音,给紧张忙碌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
七八句勾勒出了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忙碌的农人形象。
7.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描绘一二句呈现的画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秧。天还是灰蒙蒙一片,富贵一家人已经来到田头,他们要赶着把这秧苗插下田呢!开秧门喽!
二毛在秧苗田里拔秧苗,只见他俯着身子,左右手同时开工,两手同时握住三四根秧苗,一前一后拔秧苗,等到握不住时,在水田里将秧苗根部的稀泥淘洗干净,再用稻草捆成把,一把接—把,不一会儿,成把的秧苗在他身后排列成堆。
富贵将拔好的一担担叶绿根白捆扎整齐的秧苗挑起,走向窄窄的田坎。放下重担,两脚立稳,弯腰起身,双手一送一抛,秧苗在空中飞舞,像烟花灿烂时四处流散的火星,随后是,啪啪,啪、啪的落水声,偶尔的一两把又被直起腰来的家珍稳稳地接住。
大毛弯腰弓背立在水田中,左手极熟练地捋着秧株数,右手的几根手指在捏住秧根的一瞬间就把秧苗点进泥水里。灰白的天空在他们身边熨散开来。
8.作者在一二句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