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合格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6,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Cl:35.5 Ca:40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代《本草纲目抬遗》中记载了药物鼻冲水”,“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是指(  )
A酒精                B.硝酸                C烧碱                D.氨水
2 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O 和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            B16O 和18O的核外电子排布
C16O218O2互为同位素                D16O218O2的化学性质不同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16P              B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O::C::O          D的结构简式:C2H4
4 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做出巨大的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对应关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屠呦呦因提取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B.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
C.道尔顿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拉瓦锡建立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5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氨气        B.氯化氢          C.稀硫酸        D蔗糖
6 下列化合物的俗名和类别均正确的是(  )
ANa2CO3:纯碱、碱                BKAl (SO4) 2•12 H2O:明矾、混合物
CNaHCO3:小苏打、盐                DCaO:熟石灰、碱性氧化物 
7 下列关于Fe (OH)3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Fe (OH)3胶体属于混合物                       
B可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 (OH)3胶体中少量的FeCl3   
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l3溶液和 Fe (OH)3胶体 
D制备Fe (OH) 3 胶体时应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至出现透明的红褐
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B.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C.常温下进行的一定是放热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9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OH  B.KCl  C.CH3COOH  D.HNO3
10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可通过滴加氯水除去
B.可用KSCN溶液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
C.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常加入铁粉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最终可观察到红褐沉淀
11 下列有关 Na、S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B.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体现了其漂白性
C. Na2O2可与CO2发生化合反应     
D. 常温下将铜片插入浓硫酸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浓硫酸可使铜钝化
12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  )
A.氮气        B.氮氧化物          C.水蒸气          D.氧气
13右图为番茄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子由锌片通过番茄流向铜片     
D锌片质量减小,发生还原反应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含有的电子数为16 NA                           
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 NA
C1L 0.1 mol·L1 Na2SO4 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 0.2 NA         
D11.2 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15下表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
B
除去CO2中的HCl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
从溴水中提取溴
加入四氯化碳萃取
D
除去NaCl中混有的I2
加热
1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l3+Na+、SO42、NO3                      B.I-、H+、Cl、NO3       
CNa+、NH4+、Cl、OH                    D Ca2+Ba2+、CO32-、Cl
1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NaOH溶液吸收含硫废气中的 SO2:SO2+OH=SO32-+H2O           
BNa与H2O 反应:2Na+H2O =2 Na++OH+H2
CCu与FeCl3 溶液反应:Cu+2Fe3+=2Fe2++Cu2+       
D用CH3COOH 溶液除去水垢中的 CaCO3CaCO3+2H+=Ca2++H2O+CO2
18 下列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OH、Mg (OH)2、Al (OH) 3 的碱性依次增强    B原子半径:C < N
CNa+、Mg2+、Al3+的半径依次减小                D.NOF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19欲配制100mL0.8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涤后,将洗涤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B.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NaCl固体
C.需称取4.68gNaCl固体
D.定容时,山东省公务员考试2020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溶度偏
20下列试剂可一次性鉴别KNO3、NaHCO3、BaCl2三种溶液的是
A.酚酞试剂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D.稀硫酸
21 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 H2 (g)+I2(g) 2 HI(g) 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消耗1mol H2的同时生成2 mol HI                B.HI的浓度是H2浓度的2倍
C.断开1mol氢氢键同时断开1mol碘碘键          D混合气体的颜不再改变
2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 CaCl2溶液
生成白沉淀
原溶液中有 CO3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和 KSCN 溶液
溶液呈红
原溶液中有 Fe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
原溶液中有 Br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浓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红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有 NH4+
23.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以向此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发生如下反应: 2FeCl2十Cl2=2FeCl3。对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属于复分解反应   
C.Cl2作还原剂            D.Fe2+被还
2425℃时,相同的镁条与下列酸溶液反应,反应开始时放出H2最快的是(  )
A.40mL 1 mol·L1醋酸                        B.10 mL 2 mol·L1硝酸
C.30 mL 1 mol·L1盐酸                        D.20mL 1mol·L1硫酸
25甲、乙、丙、丁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中所有原子共面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                    D丙存在3种同分异构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个 小题,共 50 分。
26 (10)柠檬酸的结构简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柠檬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mol柠檬酸最多能与        mol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3)乙烯和水反应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2分)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
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D同主族且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D的一半,灼烧含C的物质时火焰的颜为黄。
回答下列问题:
(1) A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