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2023年
第24期(总第364期)
课堂网络语言的兴起得益于新媒体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小学生正是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对他们有着深刻影响。如今,各种网络新词不断出现,影响着小学生的用语习惯,导致他们频繁出现语言误用现象。网络语言在为新词语、新观点的产生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给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网络语言冲击时,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一刀切”,而应亮明态度,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
一、网络语言特点
(一)创新性
网络是一个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空间,为网民提供了表达个人观点、想法以及发挥个人创造力
的平台。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更有新意。网络语言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语言对现有词汇进行变异,例如用“赚米”来代替“赚钱”,用“打酱油”来表达“我只是路过”或“我是业余的”;二是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言文字用法的突破,如“神马”本来是名词,在网络用语中却被用作问题代词“什么”,“嗨”本来指的是“高兴”,在网络用语“出
来嗨”中却被当成动词,意思为“出来玩”,还有“给力”“山寨”……这些词语都是网民们通过比喻、谐音、仿拟、飞白等形式创作出来的。除了构词大胆、随意,网民们在句式上的构思也常常出人意料。
(二)简洁性
传统汉语言一般用一个个独立的词来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这就意味着词汇与词汇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而网络语言更倾向于用较少的词来表达复杂的思想、观点和想法,因此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性的特点。有的网络语言甚至只是几个简单的字母或数字进行排列组合,通过“形”的简化来缩短交际时间。在具体的网络对话语境中,这些网络语言往往会带给使用者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在碎片化社会背景下,不少人在网络交往中追求“短、平、快”,一些青少年也会为了追求时效而选择用字母或数字来表达心中所想。
(三)诙谐性
除创新性、简洁性以外,网络语言能吸引大众使用并传播的特点还有诙谐性。无论是出于娱乐消遣还是学习模仿,网民都会更偏爱一些有活力的语言文字,还会苦心构思出一些既让人啼笑皆非又使人印象深刻的网络语言,从而营造风趣幽默、轻松愉快的交际氛围。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朱文秀
摘 要:新媒体是网络运营者通过数字与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价值和信息的一种传播形态,具
有成本低、传播快和应用广等特点,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便捷的网络以及多元的信息传递渠道使得网络语言逐渐深入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也因此受到影响。文章结合网络语言发展的大背景,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具有建设性的举措。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语言;小学语文教学;影响;举措
作者简介:朱文秀(1981—),女,甘肃省西和县西青永丰小学。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27-2023年第24期(总第364期)
课堂
二、网络语言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丰富汉语言体系
随着世界各地区文化的深度融合,网络语言发展和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大。现代网络语言能将不同语言的特点、优势相结合,不仅能加深人们对外国语言以及文化的了解,也能加深人们对母语的理解,为人们的日常交流带来许多乐趣,这也是现代人普遍愿意使用网络语言的缘由[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适当运用当下有价值的网络语言,可以给小学生的语库注入新元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但要注意的是,网络语言的选择应建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2.丰富汉语言文字的表达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字的表达手段。在进行纯文字沟通时,人们无法感受对方的表情、动作和音调,因此常常借助一些图片或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以及情感,而这些符号和图形实际上丰富了汉语言文字的表达手段。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和融合,汉语言表达手段日益多元化,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世界的传播。在规范语法和词汇的前提下,网络语言无疑为传统汉语言文化系统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要想振兴汉语言文化,促进汉语言文化持续发展,我们应以学校
为主阵地,以语文课堂为有力武器,对传统汉语言文化进行合理创新。不论是面对网络语言还是传统汉语言文化,都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教师既要通过语文教育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让先进的网络文化“为我所用”。而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就是一种对上述理念的生动实践[2]。
3.反映社会现状和折射网民心声
网络语言有助于反映社会现状,打破信息垄断。网络互动揭示了公众真实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网络语言也反映了网民的心声和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情感宣泄的途径。
(二) 消极影响1.影响学习心态
随着网络语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变化,他们开始认为掌握网络上的用语已经足够,而忽略了学习传统汉语规范的重要性。一些小学生会刻意将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当他们发现传统汉语言知识相对沉闷、烦琐时,便会刻意转向使用网络用语。例如,笔者在班级中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偶班主,上课6,不要再吵6”“9494”(意思是“我是班主任,
上课了,不要再吵闹了”“就是就是”)。这些用语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小学生如果过度使用这些网络语言,久而久之,便容易对规范用语产生陌生感,甚至是排斥感,从而失去学好语文的动力。
2.挑战语言规范
网络语言可能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表达习惯,导致他们在写作中使用不规范的表达方式。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一部分小学生故意使用错误的字词,或者采用其他符号和缩写来替代正确的文字。例如:(1)用数字来代替同音字,如“886”表示“再见”,“55555”则代表哭闹时的呜呜声;(2)中英文混音,如“我服了U ”就是“我服了你”。像这样的网络语言数量众多,有的逻辑混乱,语法错漏百出,不仅阻碍了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还会误导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语言学习,对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造成不利影响。
3.写作表达不明
网络语言还可能对学生写作主题构思和表达产生负面影响。曾有学生在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中写道:“偶不素米女,没有大梨想,只有粥睡,粗米。”翻译过来就是:“我不是美女,没有远大理想,只喜欢睡觉和吃饭。”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可能导致学生的书面表达不明确。如果让这类语言进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会严重违背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宗旨,削弱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利于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三、应对网络语言消极影响的举措探析
(一)辩证看待网络语言,规范语言教学网络语言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首先,教师应以凝练和准确为原则,指导学生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时选择表意清晰、具有高级审美趣味且有意义的词汇,避免使用粗俗浅薄的用语。其次,教师要以汉语言体系及规律为原则,教导学生使用那些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同义替代的网络用语,减少与现代汉语规范不符的表达,如“V 我”(给我发)、“Q 我”(给我发QQ 消息)。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络语言,通过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提升学生鉴别网络语言的能力。
在当前网络语言盛行的大环境下,教师需要秉持开放的态度,既要深刻意识到网络用语层出不穷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要正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3]。由于小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的思维和习惯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较深,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汉字。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28-2023年第24期(总第364期)
课堂(二)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其生成和演化的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不仅可使课堂语言环境更加生动有趣,还有助于传承
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汉语言文化。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络语言,充分吸收其中的精华,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其次,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导他们如何避免盲从与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网络语言对小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等汉语应用能力有较大影响,学生若未得到有效引导,他们对语言内涵以及语境的理解容易出现严重偏差。因此,无论是新媒体、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肩负起为小学生创造优质语言环境的重任。最后,教师应鼓励小学生正确使用汉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抵制低俗的网络语言。
(三)营造绿网络语言环境
当前网络环境相对开放,准入门槛低,造成一些自媒体为追求经济效益,挑战社会底线,滥用粗俗的网络语言,对青少年心灵造成不良影响。作为网络语言的重要传播媒介,自媒体需要受到各级有关部门的监管。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能促进网络语言的良性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实现双赢。学校可经常组织以规范网络语言和抵制网络暴力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正确认知;在暑假和寒假期间,可以组织创新网络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2年网络流行语
如今,小学生使用网络越来越普遍,但他们由
于辨识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语言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家长
作为第一责任人,应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对孩子在网上发表或接触的各种言论,家长要加以监管。同时,家长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户外接触新鲜事物,带他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让他们领略精彩世界,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结语
总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语言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网络语言不仅仅是时代产物,更体现了新时代国民的意识形态和精神风貌。多样化的网络语言促进了语言发展,拓展了语言文字的深度和广度,但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弘扬中华语言文化的角度出发,规范教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积极参与绿网络环境创建。唯有如此,才能减少网络语言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消极影响,促进我国文化健康、长远和稳定发展。[参考文献]
[1]谢琴.探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
响[J].作家天地,2022(22):101-103.[2]蔡羽.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
学发展的影响[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4):192-194.
[3]游曼,廖苑君,蒲昌玖.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对
网络语言不良影响的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1(4):84-87,106,128.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