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语文
  本卷150分,分第Ⅰ卷和第Ⅱ卷,150分钟完成。须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佚(yī)之狐        媵(yìng)嫱    揽茝(景德镇市事业单位考试网chǎī)    逢(páng)孙
B.忤(wǔ)视            央浼(měī)        变徵(zhǐ)        罪愆(qīān
C.皮辊(gǔn        优渥(wò)        祚(zhà)薄        拔擢(zhuó)
D.襜(chān)帷        汗涔涔(cén    潦(liáo)水    纶(guān)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郭            风致        断章取意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寒战            揩油        锱铢必较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C.蜉蝣            迄今        韬光养晦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嫉恨            蹩脚        灼灼其华        糜不有初,鲜克有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表演围绕“中原”“南阳”“农业”三大特展开,演员们绘声绘地表演把华厦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得非常到位。
B.历史上因贪腐而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虽说值得注意,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流风余韵绵绵不绝,令人遗憾不已。
C.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D.据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将用数据反戈一击,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
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来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任务。
5.下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③②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薜宝钗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宝玉还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话恰巧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红楼梦》
B.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吴国。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蜀军,顺利渡江,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最终被俘不降而死。《三国演义》
C.觉民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性格温和稳健,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但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最终和琴收获了胜利。《家》
D.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还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士”“君子”,让他们为社会服务,即“学而优则仕”。《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学习: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节选)
现实中,本来是为了完善人、提升人的学习却被仅仅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学习视野中的人被遗弃了,学习非但不是
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反而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人在学习中寻不到快乐,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
正当人类在惊叹科技的神奇、享尽科技带来的繁华与便利之时,科技的负面影响却悄然而来,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逐步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这种状况愈演愈烈,直至演化成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人类世”。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认为,“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质营力,对于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已经引起了地球环境一些不容乐观的变化,正在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因此,我们人类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引起大的人为的自然灾害。”这绝非危言耸听,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风险与机遇同在,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而将要发生哪一种情况,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这依赖于一种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即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而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主要依赖于人的学习来发展。
一切学习都是关涉人的学习,都是为了人的学习,但在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下,任何事物都难免被打上“物化”的烙印,学习也突出地呈现出它的工具性特征,学习成为应付考试和寻职业的工具,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日益功利化。从整体上失去其精神陶冶的意义。结果是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体和社会世俗发展的要求,却导致了个体的人格危机、精神危机、德性危机以及产生的严重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知识、有能力,但在人格、精神和德性上都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人的学习存在的危机与问题,是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扭曲、停滞与不足所造成的。
学习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的哲学概念。生存并非简单地指“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成着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生成的,并且不是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而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的开放。当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一种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一种生成着的存在;当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着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
7.下列对“科技的负面影响”和“人类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技的负面影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负面影响的状况得不到扼制会成为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
B.“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将会引起地球环境不容乐观的变化,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生态问题可能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C.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的“人类世”新概念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D.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侵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是科技的负面影响。
8.下列关于学习与生存问题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这取决于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
B.生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且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的哲学概念。
C.一切学习都是关涉人的学习,都是为了人的学习,但在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下,某些事物都难免被打上“物化”的烙印。
D.“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是由个体的人格危机和知识能力的缺陷造成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学习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奴役人的手段,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
B.学习被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原因是人在从事学习活动时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
C.当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一种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一种生成着的存在。“生成着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不是生成的而是现成的。
D.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所以,我们当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着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舒芬,字国裳,进贤人。正德十二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
  时武宗数微行,畋游无度。其明年,孝贞皇后崩甫逾月,欲幸宣府。托言往视山陵,罢沿道兵卫。芬上言:“陛下三年之内当深居不出,虽释服之后,固俨然茕疚也。且自古万乘之重,非奔窜逃匿,未有不严侍卫者。”不听。
  孝贞山陵毕,迎主祔庙,自长安门入。芬又言:“祖宗之制,既葬迎主,必入正门。昨孝贞之主,顾从陛下驾由旁门入,将使孝贞有不得正终之嫌,其何以解于天下后世?昨祔庙之夕,疾风迅雷甚雨,意者儆告陛下也。陛下宜即明诏中外,以示改过。”不报。遂乞归养,不许。
  明年三月,帝议南巡。时宁王宸濠久蓄异谋,与近幸相结,人情惶惧。言官伏阙谏,忤旨被责让。芬忧之,与吏部员外郎夏良胜、礼部主事万潮连章入谏,疏入,陆完迎谓曰:“上闻有谏者辄恚,欲自引决。诸君且休,勿归过君上,沽直名。”芬等不应而出。有顷,良胜、潮
过芬,扼腕恨完。芬因酌之酒曰:“匹夫不可夺志,君辈可遂已乎?”明日遂偕诸曹连疏入。帝大怒,命跪阙下五日,期满复杖之三十。芬创甚,几毙,舁至翰林院中。掌院者惧得罪,命摽出之,芬曰:“吾官此,即死此耳。”竟谪福建市舶副提举,裹创就道。
  世宗即位,召复故官。嘉靖三年春,昭圣太后寿旦,诏免诸命妇朝贺。芬言:“前者兴国太后令旦,命妇朝贺如仪。今遇皇太后寿节,忽行传免,恐失轻重之宜。乞收成命,以彰圣孝。”帝怒,夺俸三月。未几,复偕同官伏左顺门哭争。帝怒,下狱廷杖。旋遭母丧归,卒于家,年四十四。世称“忠孝状元”。
  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以倡明绝学为己任。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七》)
【注释】①祔:新死者在安葬前祭于祖庙。②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③昭圣太后:明世宗伯母,地位同兴国太后。④兴国太后:明世宗生母的尊号。⑤负气:恃其意气而不肯屈于人下;峻厉:严正不徇情。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释服之后            释:脱去        B.意者儆告陛下也        儆: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