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课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罗网,取得日新月异进步时,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2)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艰难探索
(1)历程:
  ①阶级: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②形式: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
(2)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打压民族资产阶级。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
1.开端:五四运动
(1)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2)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2.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4. 四个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
5.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争和解放战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
人的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是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6.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7.体现特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就领导权来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2)就革命前途来说:
    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
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8.发展趋势: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9.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辞旧”的角度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从“迎新”的角度看)
(3)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
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国际”的角度看)
三、经验总结:思想p25
1.原因: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2.过程: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列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内涵:(附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4.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理论基石
2.意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一、过渡时期
1.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年-1956
2.原因:
(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补充)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公有制生产关系不可能直接在私有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只有先推翻旧政权,建立人民的政权,才能在这个政权保护下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2)必然性:
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③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党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4.胜利标志: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5.意义:
(1)从中国发展来看:
  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③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④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交革。
6.地位: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二次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2)宏观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方向引领: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贡献: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2)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方面)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方面)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科教方面)
(2)意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4.曲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5.艰辛探索的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附加整合知识:三个历史时期的评价:
(一)经历三个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