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09 新闻知识
业务研究
媒体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
□ 李 军
【摘 要】近年来,中国媒体融合及传统媒体转型进程持续加速,传媒格局、传媒生态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全新的新闻资讯生产方式、传播路径、接收载体让人耳目一新,也对新闻工作者形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媒体融合加快推进,亟须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工作者;人才培养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媒体人,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懂新闻采编、懂制作技术、懂市场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广大媒体人要与时俱进,主动拥抱全媒体时代,担负起当代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一、媒体融合发展迎来良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AR/V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自媒体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86亿,占网民总量的80.3%。
信息技术早已融入新闻信息采集、生产、分发、获取、反馈等各个环节,成为媒体提高新闻“采、编、发”效率的利器,带来媒体传播格局和传播技术深刻变革,更加适应全媒体时代。
如今,媒体融合进入了新阶段,即融合成一种新型媒体——“融媒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在内容、形式、人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形成1+1>2的新兴媒体形式。
人民日报社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者和践行者。通过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人民日报》已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综合覆盖用户超9亿的新型媒体集团,包括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等。其中“中央厨房”作为全媒体新闻平台,是其“策、采、编、发”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作者简介】李 军,中国化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
·84·
新闻知识 2020 / 09
也是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
在全国“两会”上,中央和各地方主流媒体纷纷以新技术为引领,创新媒体融合传播手段。H5应用、无人机采集、AI主播、VR全景等融媒体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机器人写稿也成为现实。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报道疫情最新动态。其间,中央主流媒体利用、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平台持续发力,推出了许多“100万+”刷屏文章和亿级传播量的短视频、H5、微博话题,快速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打造全景式抗疫舆论阵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行业类媒体也迅速行动,发挥全媒体平台传播作用,将疫情防控最新消息、一线感人故事、疫情防控小贴士等,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广泛传播。
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权威媒体,《中国化工报》在2020年2月3日开始正常出版前,于1月27日成立“阻击疫情石油和化工行业在行动”报道小组并率先进入阵地,以“化工号”App、中化新网为统领的融媒体平台成为传播主渠道,24小时更新石油和化工行业阻击疫情的新闻报道。
“化工号”A p p是中国化工报社为顺应“互联网+”和融媒体大势,2019年强力打造的全新石油和化工行业融媒体平台,为行业组织及企业提供“平台+内容+传播+运营+咨询”五位一体综合服务。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刻不容缓
人才一直是媒体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新闻作品的采、编、摄、剪、播等环节都需要人去做,新媒体的发展更离不开各类人才。
然而,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缺乏。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进程加快、不断深入,许多媒体面临“人才荒”的窘境,不得不求贤若渴、高薪聘请。2019年9月博得职场人眼球的消息中,就有南方某省的晚报以160万的年薪招聘新媒体运营总监。
为何新媒体人才这么紧缺?一是数量供不应求。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远远快于人才培养的速度,行业内既精通网络传媒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又熟悉新闻业务的人才有限,难以满足需求,就出现了市场上新媒体人才高流动性、高薪酬的“双高现象”。二是缺乏规划和顶层设计。发展新媒体的同时,有关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并未同步跟进。高校对于新媒体人才到底怎样教育、人才培养有哪些标准甚至开设哪些新媒体相关专业等,认识比较模糊,招生数量也不多。三是目前新媒体人员大多是传统媒体采编人员转岗或兼职,任务繁重压力大,缺乏系统培训。
根据专业分工,新媒体岗位可分为内容、运营和技术三类。内容、运营类人才均可从传统媒体原有的编播岗位中培养产生,而新媒体技术工作转行却很难完成。对于新媒体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不少传统媒体采用合作开发或项目外包的方式来解决,将新媒体客户端搭建交给第三方完成。这种做法使传统媒体
能快速进入新媒体领域,但为其后续运营发展带来了风险。
因此,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因素和重中之重,而且重点是复合型人才,能熟练掌握新闻采集、统一运作、采编流程等方面的技能,即懂新闻、懂技术、懂市场。复合型人才不但能深刻了解传统媒体的运行、实施规律,还要对移动互联的发展有敏锐的了解和预判。
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
·85·
2020 / 09 新闻知识
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或通过高薪引进,将融媒体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人才纳入麾下,或将现有的“存量”人才骨干通过培训脱颖而出,提高采、编、摄、剪、播等新媒体技能,培养出一批既是新闻高手又是融媒精英的复合型人才。更重要的是,让二者通过新老媒体的融合实践,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完成脱胎换骨般的重生。
2016年,华西都市报构建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媒体——封面新闻App,成为国内报业集团中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新闻客户端之一。其融合成功的背后,得益于人才的深度融合,包括领导班子融合,采编队伍融合,运营、营销队伍融合以及考核体制的融合。[1]
三、传统媒体人成为“多面手”
融媒体高效快速的传播对传统媒体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不少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产生了茫然、恐慌甚至自卑的心态,担心自己难以适应新媒体的技术与工作模式。笔者以为,新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转换角,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拥抱新媒体时代,力争尽快成为“多面手”。[2]
首先,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只有增强新闻信息采集、生产、编发、传播的“中央厨房”意识,努力发展成为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拥有深厚的功底、广博的知识、辩证的哲学思维,才能快速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环境。
其次,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方面,新闻单位组织系统培训,使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快速掌握互联网新技术、新设备(包括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聚合类平台、自媒体等新型传输硬件和软件)的操作技能,熟悉各种媒体形式的采访报道、新型媒介传播流程与规范等。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培养自身驾驭跨媒体运作与多媒体操作的能力,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平台提供新闻产品,逐渐成为合格的全媒体新闻人。
再次,还要增强信息判断能力。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采编人员需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件,以选择适宜的报道方式,不可充当“新闻二传手”的角。这不仅仅来源于直觉、经验、常识,更重要的中国人才卫生网
是有赖于日常深入采访的日积月累,挖掘真相的扎实功底。
当然,高校和社会力量也要加快新媒体人才教育,培养更多的集新闻采集、统一运营和采编播新技术于一身的高端人才。
结 语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人才是关键因素,亟须加快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既要重用融媒体新型人才,也要发挥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通过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快速适应全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 冉梅.主力人才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关键——以华西都市报与封面新闻的融合为例[J].中国报业,2019(5):52-54.
[2] 战伟萍,闫博.借力岗位管理改革提升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水平[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72-7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