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我国迈进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截止2020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为13.45%,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最新标准7%。预计
2030-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值。各级政府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相关政策,而智慧养老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智慧养老的概念,智慧养老是指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嵌入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保健、生活娱乐、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到2021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智慧养老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智慧养老服务品牌,标志着智慧养老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粤港澳大湾区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粤港澳大湾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影响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9+2”城市借助坚实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较发达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养老市场环境等,在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大湾区养老保障、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合作,推动大湾区养老事业的提质增效。基于此,本文深入粤港澳大湾区调研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科学化建议。
一、调研对象
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行业进行了调研,对该地区466家养老服务机构发放调研问卷。其中广东省387家,香港43家,澳门36家,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由调研小组成员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问卷调研、实地走访,获取有效客观的调研数据。
三、数据处理
广东省卫生人才招聘网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校对、检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四、调研结果分析
(一)人才数量与质量
1.智慧养老服务队伍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在被调研的466家养老机构中,存在招聘困难,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养老机构需要的人员总数为7034人,而实际到岗人数为6276人,空缺率为10.8%。究其原因,主要有薪酬福利低占47.5%,工作环境差占17.5%,工作强度大占23.8%,社会地位低占11.2%。
2.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学历层次较低。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学历占比为20.1%,大专学历占比为30.5%。仅有158家本科学历以上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而学历层次较低的人才仅能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但保健康复、慢性病管理、急症应急处理、心理咨询等问题较大,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需求。
3.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结构较为单一。受过专业养老培训的人才较少,养老服务人才的主力军为中年人,普遍存在缺少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人才紧缺人才依次为:专业护理人员占比58.4%,卫生技术人员占比32.4%,医生为9.2%。依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养老机构医务室标准》,养老机构医务室至少配置一名医生,一名护士。由此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缺少医生、护士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招人与留人
1.智慧养老人才招聘较为困难。目前分给养老机构的编制较少,从养老机构聘用方式来看,有66.5%采取的是合同聘用的方式,合同有效期为三年。有23.3%采取的是临时用工的方式。这使得应聘人员认为工作没有太多保障与稳定性。应聘养老机构的人员较少,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专业技能型人才更加难以招聘到。
2.智慧养老人才队伍流失较为严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薪酬福利较低,工作强度大、工作持续时间
长、事情杂烦琐碎、社会地位低,这使得养老服务机构人才流动率高,人才队伍流失很严重。从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到岗第一年辞职率为25%,第二年为45%,第三年为67%。
(三)人才培训
1.智慧养老人才培训缺乏规范性。从调查来看,由于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长,人手紧缺、培训课程较少等原因,从业人员投入的培训时间较少。参加培训的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的仅占13.5%,10-15个小时的占10.3%,5个小时以下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需求调研及分析
徐载娟
(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调研方式,对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人才队伍数量供给不足、学历层次较低、人才结构单一、人才招聘较为困难、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培训缺乏规范性与协同性等问题,最终提出科学化建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人才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农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协同供给质量提升》(项目编号:KA202115)、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ZL20191114)的阶段性成果。
06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的占比为30.8%。另外,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养老服务行业未设立行为准入标准,也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加上培训硬件与软件设施跟不上,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停留于形式,培训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
2.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应具有协同性。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级城市,在养老培训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因此,要围绕“大湾区”养老,将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深港口岸经济带、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为契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培训协同发展。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培训仅停留于表面,比如讲座、会议等,没有从深层次的角度来共同开展培训。
五、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一)改变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模式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培训模式为举办各类培训讲座、会议。政府、学者、养老机构、社会各界沟通合作较少,停留在各自的领域,培训资源没有达到协同合作的目的。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应改变原有的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融合度、规范化,理顺与畅通培训流程,完善培训保障机制,全方位地提升培训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的培训部门应制定培训大纲、培训进度表、培训教案,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举行各类培训教学竞赛活动,推进以赛促学。改革培训评估评估机制,让学员积极参与到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中来。
创新智慧养老培训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方式,推进养老培训远程培训方式,打破培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提高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质量,为培训出一支高素质、技能型、综合型的人才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的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应改革现有的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出兼顾学历、职称、能力、经验、业绩等相符合的薪酬制度。完善各类保险制度、补贴津贴。提高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可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到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养老从业人才队伍。对长期投身于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建立养老护理人才专项资金,畅通人
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关注人才的长远发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薪酬、政策、立法等方面来保障养老服务人才的全面发展,制定薪酬福利制度动态调整制度,同时,薪酬福利与当地经济相匹配。
(三)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不同需求构建不同的培训体系,依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资源,增设智慧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立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的教学体系,扩大人才储备。确保各层级人才培养的衔接。加强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建立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全科医生、中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理疗师等重要岗位标准,达到分工惊细、权责对等、注重效率,从而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老年人不断个性化、综合化的需求。同时,利用职业技能鉴定的优点,建立培训、考试、鉴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养老服务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四)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人才招聘制度
实行公开透明的招聘制度,实施合理化、透明化、科学化的招聘制度。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对编制名额进行调整。针对高龄老人、残疾老人、失能老人等逐年增加,应适当增加相应的编制名额,使得老年人和养老服务人才的配比合理化。养老机构在举行人才招聘时,要建立合法、合规、透明、公开的招聘制度,把优秀的人才招聘到智慧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五)加强宣传,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同度
在调查中,有80.5%的人认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只是普通的技术职工,调研者普遍不看好养老服务职业,对该职业不太认同,将其看作是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发展潜力、无趣平庸的职业。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报纸杂志、书籍,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养老服务职业,改变众对该职业的偏见和不合理的看法,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中来。同时,可以借助社区、村委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要性与光荣性,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
(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培养人才
粤要充分借鉴和吸收港澳成熟发达的养老保障体系的经验,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在智慧养老人才培养的优势,促进粤港澳在发展养老产业、培训人才、投入资金、项目申请等方面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政策协调、信息共享、服务互通,积极探索异地珠三角九市异地养老服务,开拓对港澳同胞的跨境养老服务与合作。实施与境内民办养老机构相同的待遇,不断促进港澳投资者来粤开设养老服务,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培训的深入交流,通过高校养老人才联合培养、养老机构共同投资与运营等方式,培养高端养老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帅帆.江西省上栗县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职业稳定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2]赵维姗,曹广忠.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特征及职业类型的影响——基于全国13省25县100村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7(04):11-21.
[3]李放,王洋洋,周蕾.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05): 778-784.
[4]李红霞.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8(05):7-9.
[5]李怀珍,杨桂染,刘立新.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20(16):79-81. [6]张冰松,向昭颖,赵韬,等.健康养老服务创新型人才素质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2019,16(03):29-30.
[7]翟振武,陈佳鞠,李龙.2015-2100年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J].人口研究,2019,41(04)0:60-71.
[8]许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与策略——基于涉老职业教育的视角[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6(09):9-17作者简介:
徐载娟(1987.3-),女,汉,湖南省益阳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区域经济管理。
06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