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年10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规划编制目的
为适应沿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示,落实铜仁市发展战略目标,正确处理沿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整合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力推进沿河跨越地理空间束缚,积极推进跳跃发展,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铜仁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实施,充分发挥资源和文化优势,立足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借助区域城镇的带动和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沿河县建成贵州省东北部、黔交界地域山、水、城、绿交融共生的特城市
第3条规划原则
1、贯彻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原则。
2、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
3、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原则。
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塑造城市特的原则。
5、体现“以人为本” 的原则。
第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
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8、《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年)
9、《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
10、《贵州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
11、《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12、《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
13、《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规划》
14、《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2008年)
15、《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16、《铜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3-2030)
17、《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8、《沿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9、《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20、《乌江山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
21、《沿河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
22、《沿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3、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规范、政策
第5条规划期限
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共19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4年;
中期为为2016—2020年,5年;
远期为20212030年,10年。
第6条规划层次及其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为整个县域行政辖区范围,面积2468.8平方公里。确定县域内城镇的分工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的配置,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等。
2、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东至牛金山、双树坪,西至青岗园、枫香坨,北面至黑獭,南面至淇滩、峡门口,面积为10
4.9平方公里。
第7条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和平镇、淇滩镇、沙子镇、中界乡、黑水乡、黑獭乡、官舟镇七个乡镇的行政区划范围,未包括沿河乌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界限范围,面积为560.5平方公里。
第8条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  城乡发展目标和战略
第9条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1、近期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8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GDP达到170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7.9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0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收入6500元,年均增长14%;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中期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4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GDP达到200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0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11000元,年均增长12%;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
2、远期203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1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GDP达到41333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0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0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31000元,年均增长11%;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实现小康。
2、城市建设目标
增强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建设具有较高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拥有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保持优秀的城市生态环境。203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39m2,人均道路面积达16m2,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3m2。通过20年时间的努力,将沿河建设成为规模适
当、布局合理、功能健全、保障有力、民族文化特鲜明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3、社会人文发展目标
形成拥有良好精神文明的社会风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现代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挖掘和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主要社会人文指标达到并超过国内城市平均水平。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建立均衡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完备,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大量提升,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文明。
4、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森林植被、自然地貌、水源地、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合理保护,形成功能合理、科学布局的生态绿地网络。工矿企业得到全面整治,污水、废弃物、烟尘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全县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5、资源保护和利用目标
土地、水、矿产和能源等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集约使用。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国内中上水平,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节水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绿建筑、绿交通得到全社会的倡导和有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共融。
城乡发展目标体系表
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近期
(2015年)
中期
(2020年)
远期
(2030年)
经济指标
生产总值指标
生产总值(亿元)
80
140
310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人)
1.7
2.0
4.1
社会指标
人口与城镇化
全县总人口规模(万人)
68
70
75
城镇人口(万人)
25.8
33.6
46
城镇化水平(%)
38
48
61
资源指标
水资源指标
万元GDP耗水量(m3/万元)
27
24
21
能源指标
单位GDP能耗水平(tec/万元GDP)
0.95
0.75
0.65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10
15
20
环境指标
生态指标
森林覆盖率(%)
45
47
50
污水指标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70
80
90
资源化利用率(%)
0
0
10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80
90
100
垃圾指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0
90
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
60
80
90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率(%)
50
70
80
大气指标
大气环境质量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
80
90
100
城镇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80
90
95
第10条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城乡空间整体发展。树立城乡空间规划和建设上的整体发展观,合理配置资源,按照生态优先、整合最优、机会均等的原则,加强城乡空间整合,促进城乡空间协调、持续、稳定发展。
2、城乡产业紧密关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工业、旅游业、现代农林业、生态协调发展,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3、促进城镇“梯度化”发展,培育有工业支撑的城镇规模化发展,适度控制乡集镇发展规模,引导人口和建设用地指标向工业和城镇集聚,做大做强城市,带动县域全面发展。
4、城乡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建立城乡服务机会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安排城乡社会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形成层级清晰、体系完整、运转高效、集约利用的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5、城乡社会制度公平。城乡财税统筹,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税赋;建立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的劳动力市场,推行统一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推行城乡管理一体
,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撤并”工作和户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