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长者——赵憙南阳人事考试网
一、解词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 (      )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李)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刘)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赵)王(刘良),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
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
二、译句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三、积累
①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坐。”
②因为;由于。《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③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崩殂:死。古时指皇帝的死亡。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3.天子死,崩,也叫“驾崩”、“山陵崩”、“归西”、“驾鹤归西”、“驭龙归西”、“殡天”。
4.诸侯或后妃死:薨(或薨逝、薨亡)。
5.大夫死:卒,士死,不禄。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
6.丁忧:古代官员因父母亡故暂时辞官回乡守丧称作丁忧,又叫“丁艰”。古代不论官职多大,遇到父母亡故都必须回乡丁忧,丁忧时间长达三年。如果朝廷因为特殊情况要求官员必须留在朝廷,不得回乡丁忧,或者已经回乡丁忧但期限未满,朝廷强令召其提前出仕,这两种情况叫夺情。[来源:学,科,网Z,X,X,K]
[[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县人。年轻时就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又没有儿子,赵憙当时(只有)十五岁,常想着为哥哥报仇。于是准备兵器,结交门客,后来终于去复仇。但是仇人都患病了,没有能够和他相抗的人。赵憙认为趁其生病来报仇杀人,不符合仁者心意,就释放他们离开了。回头对仇家说:“你们将来如果健康了,要远远地避开(我)啊。”更始帝即位,舞阴(地名)的大户人家李氏坐拥城池而不投降,更始帝派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仍不肯降,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天下,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之后,更始帝随即任命赵憙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舞阴,李氏终于投降了。光武帝攻破寻、邑两地后,赵憙遭受创伤,有战功,回来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为勇功侯。邓奉在南阳造反,赵憙一向与邓奉关系很好,多次写信严厉责备邓奉,而那些谗毁的人趁机说赵憙和邓奉联合谋反,皇帝对此有疑心。等到邓奉兵败,皇帝得到了赵憙给邓奉写的书信,就大吃一惊地说:“赵憙真是忠厚的长者啊。”后来任命赵憙为怀县县令。大姓人家李子春先前做过琅邪相,强横狡猾,不守法度,兼并土地,当地人很是忌惮他。赵憙任职伊始,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的事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他犯禁的事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
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数十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生重病快死了,皇帝亲自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赵王说:“我和李子春一向关系很好,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饶他一命。”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其他各郡一起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首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就行了,可以(把余党)都迁移到京城附近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他们都转移安置到颍川、陈留。自此,赵憙提拔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奸邪恶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建武二十七年,授予赵憙太尉之职,赐爵为关内侯。当时南单于俯首称臣,乌桓、鲜卑都来入朝修好,皇帝命令赵憙主持边塞事务,考虑做长久规划。建初五年,赵憙病重,皇帝亲临探视。等到赵憙病逝之后,皇帝亲自前往吊唁。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正侯。
2
2017(2)  《赵憙传》词义积累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从兄 (堂兄)为人所(被)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乃挟兵(带着兵器)结客(约上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前去)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的人)。憙以(
认为)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释放)之而去。顾(回头)谓仇曰:“尔曹(你们。曹,辈)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更始(汉帝刘玄年号)即位,舞阴(地名,属南阳郡)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占据)城不下(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说)闻(听说)宛之赵氏有孤孙憙,(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能够向……投降)之。更始乃(于是)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已经,……之后)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任命)为(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省略“之”,他)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遭受)创(创伤),有战劳(战功),还拜(授予官职,任命)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憙素(一向)与奉善(交好),数遗书(wèi,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信),乃惊曰:“赵憙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做,担任)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并、并吞土地),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害怕)。憙下车(官吏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拘捕拷问)(李)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为了,省略“之”,他)请者数十,终不听(被允许)。时赵王(刘)
良疾病将终,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皇帝)亲临(赵)王(刘良),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亲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律不可枉(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解)也,更(重新)道它(其它)所欲(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愿望)。”王无复言(说话)。
其年,迁(升职调动;重新任命)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搜捕),斩其渠帅(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余党当坐(牵连治罪)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wùè,指憎恨邪恶)止其身,可一切(全部,所有;一概,一律)徙京师(帝王的都城)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迁移安置省略“于”,到)颍川、陈留。于是(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擢举(选拔荐举)义行(有善行的人),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大面积遭受蝗灾),侵入平原界辄(就)死,岁屡有年(丰收;年成好),百姓歌(歌颂)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爵位,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如“五爵”,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帝令憙典(主持,主管)边事(边防事务),思为(做)久长规(长久规划)。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皇帝亲临)视(看望,探病)。及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车驾(皇帝)往临吊(临丧哭吊)。时年八十四。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曰正侯。
3
《许将传》
一、解词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许)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许)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许)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 [yì]()射,(许)将先破的 [dì]()。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许)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许将)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 [yùn]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许)将曰:“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从此民无一人犯法,三圄 [yǔ]()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许)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及(
将立具()上(明日,访()枢臣(),不能对(绍圣()初,入()为(
[dūn]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省略“之”,它,用这件事)问(许)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 [shuò]()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二、翻译句子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4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三、积累
我国古代辞官说法
⑴.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
⑵.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⑶.致事:表示辞官退休,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
⑷.致政: 表示辞官退休,还君事。
⑸.乞身: 封建时代作官则以身许国,因此退职需乞身以还。故以"乞身"表示退休。它与"乞骸骨"一样,皆为 "请求退休"的意思。
⑺.解印: 印是为官之依据,解印就是退休回家。
⑺.解佩: 佩,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解佩,犹言脱去朝服,表示辞官。
⑻.解冠: 脱去官帽,表示辞官。
⑼.解组: 组,印绶。解下印绶,表示辞官。
⑽.解绶: 解去印绶,表示辞官。萧统《陶渊明传》: "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束带见召之,渊明叹日: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缓去职。”
⑾.解龟: 古代印章的纽一般为龟形,因以龟表示印。解去龟印,即解去官印。
⑿.初衣: 作官以前所穿的衣服。古人作官有官服,辞官则需脱去官服,穿上初衣。因以初衣表示辞官退职。或者称返初服。
⒀.投冠: 古代作官必戴冠,投冠表示辞去官职。或者挂冠,挂冠而去,表示辞官。
⒁.挂绶: 挂绥带而去,表示辞官。
⒂.释绂: 绂,古代系(ji)印章的丝绳。犹言弃印。
⒃.释冕: 冕,古代官吏所戴的礼帽。
⒄.请急:急,古代休假名,取急、请急,都指请假。
⒅.告归:古代官吏请假回家。
⒆.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入对,授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察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待选的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被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契丹以二十万的军队逼近代州边境,派遣使者索要代州的土地,岁聘使不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驳斥他们的理由,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演示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接待宾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渠没有定下来,只是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并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了,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监狱都空了。父老乡亲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再看到监狱空了。”郓州习俗,士子喜欢聚集在一起
公开批评官方政令,许将虽然没有禁止,这一习气自动消失了。征召担任兵部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西方用兵,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坟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大名府知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