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真题
一、概念辨析
1.偶然性与必然性
2.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
3.运动与静止
4.真理与价值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二、简答题
1.简述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及其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4.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5.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试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根据。
2011 年
一、辨析题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3、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4、被社会公认的理论就是真理。
5、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论述题
1、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谈谈你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
2、试论述我党制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四、分析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 15 分, 共 30 分。) 1、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 的许
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蜂高明的 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 结東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 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已的 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 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请问马克思这段话包含哪些哲学道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 桶长水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要最大限度地增 加木桶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材料 2 比尔·盖茨没有付出过多的汗水去读完大学,却靠开发软件的灵感和辛勤开拓成 就了微软事业,钱钟书先生在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校没有苛求, 他也没有去补这块短板,而是将自己的强项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回答:
1)运用唯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木桶原理”。(7 分)
2)联系“木桶原理”结合比尔盖茨、钱钟书的事例谈谈你的启发。(8分
2012 年
一、辨析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变化即发展。
4、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5、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考研时间2022
二、简答题
1、简述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2、什么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原理?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決定作用?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条件。
三、论述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试析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众路线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3、
四、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伴随人类工业化的步伐,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日益严重。世界上出现的一些灾害,与气候变化有关。为了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最需要的使预 防和控制。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式 生效,这是人类自救的第一步。此后,締约方在肯尼亚内罗毕、印尼巴厘岛、波 兰波兹南、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南非德班等气候变化大会上,在一定程 度上达成有关资金、技术、减排、森林保护等协议。与此同时,中国制定了响应 的环境保护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和对策,这些举措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将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产生积极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阅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 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 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 2 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 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 3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瞻人类学前途时说:各美其美,美人 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摘自费孝通著《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出版,第 399 页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 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发展文化建设?
2013 年
一、辨析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5、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二、简答题
1、简述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2、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等方面,说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论述题
1、2012 年 11 月 29 日,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略》 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中共中央总 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你对“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观点的理解。
2、运用唯物辫证法的理论,论述你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认识。
四、分析题
1、甲、乙两人去办事,略遇一河拦住去路,无桥亦无船,只能涉水而过。甲说: “不知深浅,怎能过河!”乙说:“不去过河,怎知深浅!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评析甲、乙两人的观
点。
2、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 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 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 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 人坚决主张要求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 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一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 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 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 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 得到耕地,把树 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成为荒不毛之地 一一摘自恩格斯《自然辫证法》 材料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 约東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华 民族永续发展。 一一摘自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而奋斗》 请回答
(1)对材料 1 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 1 和材料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 2 和材料 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 年
一、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2、有人说,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自然会跟着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理,对这句话作分析。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5、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方法论意义。
6、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7、人类可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对这句话加以分析。
8、在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 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 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简述这一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 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对我们有何启发?
二、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新时期开展众路线实 践 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
2、2013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 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从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理的角度,如何理解这段话?
三、分析题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水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 ,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 去寻,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材料 2: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入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 重统筹兼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 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 子要稳,加强顶层没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 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