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浙教版《中学信息技术》 8年级  网络与生活  4
因特网探源
浙江省杭州市采实教育集团
应筱艳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因特网探源》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信息技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预习本课时学习内容。
(2)要求学生从书籍、杂志或者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有关因特网起源的内容。尝试利用【百度搜索】www.baidu查资料
二、 教学课题
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对象为初中学生。现在学生家中一般都有电脑,对电脑软件操作、搜索等应用都比较熟悉。虽然学生对上网都不陌生,对网络也有一定了解,但对网络的起源并不了解,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在一堂课完全了解网络的起源,有一定困难。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选取了在因特网发展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供学生去探索和掌握。如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中国的第一封等。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点把中外因特网起源这条线穿起来,织成因特网起源的整张网。
    由于本科内容理论性强,内容相对离学生的生活学习关系较远,可能会出现学生兴趣不高的情况。因此,本课在解释因特网的来历的过程中引入了一段简洁明了的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深奥难懂的原理。
本课学习任务明确,即两个学习任务,以教师设计的问题或者任务为驱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熟练掌握利用关键字进行分类搜索的技巧,以及保存搜索到的网页、网页中的文字、图片等技能,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过在网络中搜索信息、筛选信息的过程,掌握利用网络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获取信息、辨别信息的能力。
情感道德价值:树立良好的信息和网络道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网络资源探索因特网的发展史。
难点:多个关键词的确定
三、 教材分析
该课为浙江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的第4课。本册主要包括 “网络与生活”、“网上交流”、“网上安家”三个单元,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培养初步的网络道德文明,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课来自于第一个单元“网络与生活”,本单元是一个准备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因特网;以学生的视角看待网络的发展;初步掌握上网所必需的软硬件设备;收集各类资料了解因特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完成一篇小报告。
结合具体情况,本课对教学材料的选择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在导入阶段选择了一段有关因特网起源的视频,此视频为英文配音,学生难以听懂,顾教师对其进行了翻译和中文配音的处理。并由教师将其传至优酷空间,供学生在线观看
四、 教学方法
1.在解释因特网的来历的过程中引入了一段简洁明了的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深奥难懂的原理。
2.以“探”为过程,以“源”为目的,以搜索引擎为工具,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步认识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五、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图片:
1. 【百度图片】网上购物
www.tieshan/uploads/allimg/110127/1_110127105911_1.jpg
杭州教育2. 【百度图片】网络聊天
blog.cqnews/attachments/2009/07/130010_200907020101011jmuo.jpg
3. 【百度图片】网上银行
news.lnd//attachement/jpg/site1/20100902/59593494d4ee524cd451dd57.jpg
4. 【百度图片】网上试衣间
www.loveyd/upimg/allimgs/080705/0032462.jpg
5. 【百度图片】上网搜集资料
b/uploadpic/2010/03/23/2b1734a7c150afa76ee55c4994619775.jpg
师:这些图片表现的是怎样的场景?
图片上的人物在干什么?
请同学概括一下这些图片所展现的场景的共同特点。
生:都用到了因特网这个平台。
师:现在的因特网能实现这么强大的功能,那么因特网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呢?如果不是那么开始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原始的因特网是怎么样的,他又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的。让我们一起来《因特网探源》(出示课题)。
      师:我们知道,计算机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单机的,那么他又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呢?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
利用百度图片创设竞赛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这些因特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引出学习课题。
(二)初探——因特网的来历
1.观看视频《因特网起源》
【优酷视频】因特网起源(说明:此视频由本教案教师自己制作并上传)
v.youku/v_show/id_XNTIyNTgzNDI4.html
师:请同学们说说因特网起源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生:网起源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他的前身是ARPANet,是美国军用网络。
师:请同学们讨论在视频中印象深刻的内容。
生:ARPANet、NSFNet、冷战时期……
2.学生任务一:在因特网的发展史上,ARPANetNSFNet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网查一查这两个网络分别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他们又为因特网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将搜索到的资料做好筛选后填入下表。
      内容
机构名称
建立时间
作出的贡献
ARPANet
NSFNet
ARPANet: 【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196838.htm
NSFNet:  【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536896.htm
3.师生交流搜索结果。
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通过任务一,我们了解到从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和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科学网NSFNET,最终形成因特网INTERNET,这个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设计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1.复习搜索引擎的使用。
2.了解ARPANetNSFNet这两个网络的信息,了解因特网的来历。
(三)再探——因特网到中国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因特网在国外的发展,那么我们中国的因特网又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呢?它来到中国的标志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完成任务二。
学生任务二:
1.我国第一封在什么时候由谁发出?主题是什么?标志着什么?
tech.sina/i/c/2003-07-17/0947210358.shtml
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主题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一封,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2.完成因特网中国风云人物榜。(带人物图片)
w/content/2006-09/25/content_60679.htm
姓名
照片
风云事迹
钱天白
钱华林
刘韵洁
胡道元
3. 师生交流搜索结果。
教师提醒:请同学们注意搜索方式:1.关键字搜索,2.分类搜索。
【设计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1.复习搜索引擎中的分类搜索。
2.了解中国因特网的发展状况。
(四)畅想——因特网的未来(拓展)
师:因特网的发展非常快,今天还是新技术,明天可能变成昨日黄花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大批新技术的出现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有关互联网的新技术。
生: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可穿戴设备……
师:请同学们在百度百科中了解这些新技术。
1.【百度百科】下一代互联网baike.baidu/view/297530.htm
2.【百度百科】物联网baike.baidu/view/1136308.htm
3.【百度百科】云技术baike.baidu/view/2108643.htm
4.【百度百科】可穿戴设备baike.baidu/view/509488.htm
师: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未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室会是这么样的呢?
    我们来看两个视频:
1.【优酷视频】软·2019畅想
v.youku/v_show/id_22948230.html
2.【土豆视频】未来教室·英特尔的宏伟蓝图
www.tudou/programs/view/wszqW7eUqwU/
【设计意图】
通过展望因特网的未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整理知识
这节课的内容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1.因特网的发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本课内容)
①ARPANet:1969年建立,实现了计算机的互联、 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②NSFNet:1986年建立,实现了广域网与计算机中心以及计算机中心与计算机中心之间的互联。
2.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①1987年9月14日发出我国第一封。②1990年11月28日注册登记我国的顶级域名CN
师:请同学们谈谈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比如网络安全,网络游戏,上网成瘾等。
总结:因特网发展的脚步远远没有停止,而是加速度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比如网络安全,网络游戏,上网成瘾等。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利用这一科技产物,为我所用,做科技的主宰,而不是被科技主宰。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掌握因特网的来历和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体会科技要为我所用,做科技的主宰,而不是被科技主宰
六、 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并被“浙江省农远工程”录像课收录。
感想一:雕文织彩虽是美,平平淡淡也是真
我们看过很多包装精美,情境设计巧妙的公开课。所以形成了一定的惯性思维,好像没有特殊设计过的公开课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这也我一开始的想法。从导入环节到练习环节,我都力求有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
一开始由于觉得本课内容理论性太强,太过于枯燥,就设计以一个“完成因特网考古”的情境来贯穿整个课程,从考古这一话题切入,分成考古小分队,完成考古手册。一开始还不免对自己的想法自鸣得意,但实际操作了以后发现这样做学生觉得很有趣,积极性是有了,但是却模糊了学生重点,学生的兴趣着重与考古这种形式,缺忽略了因特网起源这一学习重点。换句话说,“形式”这层外衣过于喧宾夺主了。
经过修改后,去掉了复杂的包装,直接由《因特网起源》这一视频引入,这个视频简洁明了也不乏新意,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里面出现的“美国太空总署”,“美苏冷战”等词语也让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探索因特网起源的情绪里。
在练习环节中,也明明白白的将搜索任务列在学习档案中,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搜索效率高,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索结果。
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曲折的情境,语言朴实,环节踏实,这不正是我们平时课堂的状态吗?
感想二:小处着眼巧织网,隐藏线索妙体验
由于本科内容理论性强,特别是阐述因特网起源的时候,如果单纯的讲述或者看书既乏味又显得晦涩难懂。因此,本课在解释因特网的来历的过程通过引入互联网中的视频及图片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深奥难懂的原理,效果较好。在形象的视频短片中,中学们记住了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网络名词,如NASAARPANet和NSFNet等。起到了很好的吸引注意,引起学习注意的效果。再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点把中外因特网起源这条线穿起来,织成因特网起源的整张网。
本课主要有两条主线:一、中外因特网的发展;二、搜索引擎的应用。这两者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贯穿交织在一起的。使得技术的掌握操作和内容的习得水融。同时,本课还有一条隐藏的情感主线:善用科技这把利刃。如在搜索因特网发展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技改变生活,知识改变世界”;在课堂结束总结是,让学生谈谈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比如网络安全,网络游戏,上网成瘾等。让学生体会科技要为我所用,做科技的主宰,而不是被科技主宰。这些话题平时我们都在说,但是在这堂课中学生体会到了互联网起源的初衷是造福人类,让学生得到更多积极地情感体验。
感想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几易其稿,由繁入简。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对本课也有了更深入得思考。
1.有关因特网起源和中国因特网的发展,如果仅仅是按照书上的内容,过于简单了,所以在本课设计中以任务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两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了解到更多更深入,更有趣的内容。比如,书中提到了第一封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那么发送第一封的人又是谁呢?他是怎样的人呢?还有没有更多这样的人呢?所以我又增加了一个任务——中国互联网风云人物,使得内容更多更丰富。
2.注意分层教学,对能力不同的同学设置不同等级的要求。课本中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整理成一篇学习报告。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发现只有一部分同学能在一堂课中完成。所以将这一任务变成机动任务,让速度快的同学来完成。
3.本课理论性较强,但是在拓展环节,也就是畅想因特网的未来时,学生的气氛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说明学生还是喜欢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
七、 教师个人介绍
应筱艳,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教育技术系,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任教至今。浙大教育管理研究生在读。江干区教坛新秀。
浙江省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杭州市研究性学习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执教浙江省“农远工程”示范课。江干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说课评比一等奖。浙江省教师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杭州市教师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杭州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优秀教案一等奖。杭州市年会论文二等奖。杭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三项评比三等奖。多次获区教学专题论文一等奖。
撰写论文曾刊登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负责的课题立项为市教研课题。
多次执教市、区公开课,教研课。有学生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承担网页制作、flashPhotoshop等多项教师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