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乡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作为先导性科学技术,正在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农村信息化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数字乡村是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化与农业农村农民深度融合的新型发展范式,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尽快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 数字乡村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数字乡村的概念是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式提出的,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升级版。而农业农村信息化开始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以后,进入发展期。第三个阶段是从2010年前后到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逐年提升,为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18年底,电信普遍服务三批试点已经基本完工,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1.17亿户,全年净增236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5.2%。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超过98%。[1]城乡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差距相比2017年同期缩小1.9个百分点,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图1 农村宽带用户数情况
我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95%,较上年末提升4.3个百分点。2018年启动了第四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侧重支持了行政村、重点边疆民族地区、海岛的4G网络覆盖。截至2018年底,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2亿人。信息终端和应用供给更加丰富,用于社保、就业、金融等服务的终端在农村地区正在加速普及。
(二)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初显成效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RFID电子标签、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二维码等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数字化农业中,支撑农业生产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依据,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物联网试点成效显现,9个省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发布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有序开展,积极探索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
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初
步建立,电商企业的运营节点覆盖至县级,许多地方延伸到乡镇和村。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2]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覆盖全国1016个县,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000余个,[3]乡村电商服务站8万余个,覆盖了全国约2/3的行政村,农村网店1000余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近3000万人,示范地区初步建成“两中心一站点”的电商运营体系。全国新增直接通邮建制村1.6万个,直接通邮率超过98.9%,全国24个省份实现全部建制村直接通邮,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2.4%。[4]
图2 全国农村网络零售规模
以“互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乡村精品旅游”“互联网+农村特文化产业”等为代表的农村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例如四川凉山州海南乡核桃村,利用沿邛海渔民异地搬迁契机,引入有实力的旅游度假企业,采用企业租赁闲置房屋和雇佣渔民的模式,利用互联网渠道开展旅游推广,实现企业、渔民双赢。
(三)智慧绿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设备应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生态保护。涵盖基础地理、土地、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数据的全国自然资源“一张图”平台建立起来,打造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自然资源监管新模式,实现了对全国每一块土地开发的全流程、全覆盖监管。涵盖基础地理、遥感影像、水利基础和水利专题等数据的水利“一张图”平台建立,数据总量达到700TB,有效促进了水利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完善了国家基础水利信息体系。
农村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众的环境意识明显提升,绿文明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
北京市大力推动农村供水和污水处理信息化,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饮水条件,显著提高了农村地区污水的监管和处理效率。陕西省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陕南南水北调水源区、关中渭河和陕北延河等流域,以及道路沿线、人口密集地区等示范区域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民众的环境意识明显提升。辽宁省建立了环境监管移动执法平台,汇聚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的重点污染源信息,通过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随时调取企业信息开展现场执法。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四)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互联网逐步成为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各地积极应用互联网平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文明村镇、新乡贤、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农村优秀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整理和保护,有重点地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较高历史、人文、科学价值的数字文化资源。同时,适应农民对信息内容和获取渠道等需求的变化,对传统农家书屋、阅览室等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实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农家书屋。甘肃省着力打造了“读者数字农家书屋”,通过书屋将政策信息、农业技术、便民技术等内容传递给农民。
县级融媒体中心快速发展。2018年起全国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级融媒体在机构、内容、渠道、平台、人员、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促进了基层宣传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众生产生活的有机结合。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扎实推进,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达1.98亿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建成了2.86万个乡镇基层服务点,60万个村基层服务点。
(五)农村治理模式不断创新
“互联网+党建”加快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共产党员网推出30余个系列党员教育示范培训课程,通过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将党员教育资源直接推送到全国2万余家党建网站。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从中央直达基层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经过不断更新升级站点设备,实现了站点建设由“基本型”向“拓展型”的转变。同时,实施完成党员教育“精品工程”,有效提升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电子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提升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效率,节约了乡村居民的办事成本。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基本实现全省政务、事务、商务服务“进一张网,办全省事”,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交
换、联动审批和全程追溯。浙江推动“最多跑一次”向乡村覆盖,截至2018年10月,已经有2万余个村(社区)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实现了农业农村行政审批网上办理。
(六)乡村信息服务深入推进
“互联网+医疗”推动了医疗服务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延伸。全国近7000家医疗机构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宁夏、云南、内蒙古、贵州、西藏等省份远程医疗政策试点稳步推进,贵州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接入了远程医疗网络,有力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远程医疗服务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1800多个县,包括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国家级平台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与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成,与卫生计生部门管理新农合省份(除西藏外)的信息平台及部分大型医疗机构互联互通。2015~2016年,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启动,构建国家、省两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为基层中医馆提供辨证论治、治未病、知识库等信息化服务。
“互联网+教育”切实提高了农村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推进了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截至2018年底,全国96.7%的中小学实现网络接入,92.3%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333万间,其中7
1.2%的中小学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5]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直接服务农村中小学师生的数量超过1亿人。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已经覆盖了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200所乡村中学。“国培计划”累计培训乡村教师和校园长540万余人次。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以来,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活跃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3万余所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