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体系完备终身教育【论有中国特的终身教育
系的构建】
构建中国特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为重点,加速教育的开放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教育改革力度,继续实行自学考试制度,重视行业培训,加强企业、基层组织以及社区继续教育。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导向,以适应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加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结构组成要素的有机互动,重视改革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基础条件
终身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付诸实践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是指教育系统为个人提供一生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机会,使其进行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体系是按照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为达到一定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教育目标,而确立的面向全民的贯穿于人生各个阶段,具有连续性、统一性的一种教育结构形态。这个体系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从时间上说,要满足人的终生需要,其内容和方式则包括了人生的全部活动和一切方面。也就是说,终生教育体系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化社会”。
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就有孔子的“活到老,学到老”的阐述,但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
育体系的发展是从自20 世纪80年代终身教育概念引入我国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被迅速传播。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第一次在权威性的官方文件中正式使用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
教育体系”。1998年,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原则通过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到2O1O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构建我国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促进我国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基础条件。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构建终生教育,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和发展地位。到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国家已进入小康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个性发展和提到生活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终生教育体系的发展,这是经济基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高速率、宽频带骨干网已形成雏形,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已达45万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重点,岗位培训已向制度化发展,国务院60%的部门制定了本行业(系统)的岗位规范和培训制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广
泛开展为建设学习化社会,提供了实践可能。但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既有较之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的一面,又有在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超前启动的一面,这决定了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观念滞后、基础薄弱、准备不足。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构建中国特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即“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和学习进程正日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
展,人的知识的积累、老化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任何层次的人都不可能凭借其以前所学的知识而做到“一劳永逸”,而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知识老化和短缺的问题,这就必须依靠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等形式来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适应了人的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的要求。人的一生中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多次进行社会角、工作岗位的调整和变换,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其个人发展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正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发展的过程。
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仍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主要由国家财政投入,以达到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学历教育基本上是国家、地方政府和学生个人按合理的比例分担;终身教育中非学历、非义务性教育的费用,由受教育者个人或其公司、机构等来支付。这样可以促进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也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受教育程度往往是受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个人自身条件等因素决定的,但这些条件也因时空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终身教育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自主地选择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达到自我发展完善的目标。一个国家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实现教育的整体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和谐发展。总之,终身教育是解决人与生产力,人与社会不和谐的有效途径。
构建中国特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把原来相互割裂的各种教育及其因素、资源加以统合化、一体化,实现社会整个教育机构和训练渠道能够使人们便捷地根据需要获得学习和教育的机会。要改变现有的教育体系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大对有关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
特终身教育发展的道路。
大力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发展力度。随着终身教育思想、观念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正规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并不能使人受用一辈子,一个人要适应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克服知识结构上的缺欠,这无不需要通过成人继续教育和继续培训来完成。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对象是各类在职、从业人员,其教育结果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直接作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深化教育体系改革,建立一个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立交桥”,形成开放式的教育体系是终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建立立体交叉、彼此衔接的教育系统,而且也对传统的教育体系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之,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诞生的新的教育形态,是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速教育的开放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和创新水平,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日益突出。远程教育是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凸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技术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创造了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使全人类的学习进行着一次彻底的变革和解放,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教育,同时加快和推动了新型教育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使不同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同学习层次的公民都有机会参加学习,可以全方位地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它的特点是具有潜力开设全球性课程,教育和培训的个别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个人化,而且极好地适合了个人随处移动和到英特网上学习的需求;可以通过快速地反馈;比其他的办学形式更便宜;技术使得远程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可能等。它是以学习者
为主体的,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帮助学习者更方便更有效学习的一种教育形态,为加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条件。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力度。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8亿,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占50.3%高中以上文化占12.4%。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状况一直都不容乐观,农村的教育形势依旧很严峻,农村教育仍在低水平徘徊。《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
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应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人。整合农村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继续实行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它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是公民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