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浅析
标签: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中央公务员遴选公务员职业倦怠是指公务员个体长期工作在压力较大的情境下,逐渐形成的情绪衰竭、非人格化和成就感低落的一组综合症状,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经联合国内众多知名媒体通过分析近4000份问卷后发表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指出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有 70%的职业人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已成为职业人士的“通病”。在被调查的15种行业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士工作倦怠情况最为严重,倦怠程度为46.4%,其中公务员工作倦怠程度最高,达到了54.88%[2]。这表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已不容乐观。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倦怠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政府的形象,严重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对普通众的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探究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解决之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基层公务员职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1.传统文化因素
我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学而优则仕”,凡是优秀人才都以进入仕途为第一正途。十年寒窗苦读,古人都期盼中科举,将才干卖与帝王家。这种思想延续到现在,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依然很有市场。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持续升温,外加经济环境不理想,就业形势严峻,公务员这个职业被许多人当成“金饭碗”,原因在于公职人员的职业稳定性强、待遇福利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上,当下社会地位较高,尤其是三线以下城市,人情往来时存在感比较强,这些都导致公务员考录竞争激烈,往往出现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每年国家公务员热门岗位备受媒体关注。但是,党和政府在招录公务员时多偏向基层岗位,在政府职能转变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基层岗位事务烦琐,权责不一。同时,好多考生不顾兴趣、专业,随大流进入公职人员队伍,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坐不住冷板凳,在烦琐的工作环境中,消耗了激情,职业倦怠感也就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