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人才网宜宾宜宾那些百年红⾊记忆!在李庄、兴⽂、江安……
在宜宾这块美丽的红⾊⼟地上,涌现出了赵⼀曼、李硕勋、余泽鸿等⼀⼤批⾰命先烈,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红⾊篇章;⼤师古镇⽂化抗战、“国剧醒世”忆江安、“川南农暴第⼀”、川滇黔游击纵队“策应丰碑”……在这⾥留下了熠熠⽣辉的红⾊印记。
关于宜宾的红⾊故事,长期以来在众中⼝⼝相传、⽣⽣不息……
中国李庄,邮件准到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原本是长江边上的⼀个普通⼩镇,在中国版图上微乎其微。
但1940年,⼀份“同⼤迁川,李庄欢迎,⼀切需要,地⽅供应”的16字电报,迎来了同济等8⼤著名科研机构迁往李庄,在这⾥留下了⼤师云集、彪炳史册的百年佳话,李庄与昆明、重庆、成都同时成为了中国四⼤抗战⽂化中⼼。
▲⼴场上展⽰的《李庄歌》与雕塑
说起李庄,宜宾⼈可以骄傲地说,“抗战时期,只要在邮件或电报上注明‘中国李庄’字样,邮递员就能准确地将邮件送达长江边上的这个⼩镇。”
李庄,⼀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化符号,犹如⼀枚精彩的邮票,把中国知识分⼦在抗⽇烽⽕中的⼀段传奇邮寄给我们的⼦孙后代。烽⽕中的李庄⼈才汇聚,除了中国营造学社,还先后住进了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类学研究所,⾦陵⼤学⽂学研究院等。这让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李济、傅斯年等知名⼤师也云集李庄⼩镇,原本3000⼈的⼩镇李庄,接纳了10000多名⼤师学者。
其中,傅斯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古典⽂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同时,他也是五四运动学⽣领袖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学代理校长、国⽴台湾⼤学校长。
傅斯年在李庄的住所叫桂花院,是个独⽴的院落,⾮常幽静。傅斯年⼀家都很喜欢这个地⽅,多年以后,傅斯年夫⼈还撰⽂回忆这个美丽的⼩镇:“那是⼀个⽔秀⼭明,风景宜⼈的世外桃源,我们结庐⼭半,俯瞰长江……”
▲图⽚来源于⽹络
如今,李庄居民仍会聊起傅斯年的故事,“当初,傅斯年对李庄的乡民平等相待。当时有⼀个叫张海洲的轿夫,曾给傅斯年抬过滑竿,据他的后⼈介绍,傅先⽣常坐滑竿到镇上办事,路上只要看到抬滑竿的有些累,他就马上喊停,⾃⼰下来⾛。有时候当地的区长、镇长请傅斯年吃饭,饭菜摆上,他总是先站起来到轿夫桌上,看看饭菜是不是⼀样,如果不⼀样,他马上就⾛,⼀点情⾯都不留。”
红军岩”的由来
宜宾市兴⽂县⽯海,是亚洲最⼤⽯海,被地质学家誉为“兴⽂式”喀斯特地貌王国。曾经,这⾥是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重要活动场所。
▲兴⽂⽯海,图⽚来源于⽹络
1935年2⽉4⽇,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红⼀军团红⼆师进驻兴⽂县五村(今⽯海镇)。第⼆天,红军后卫部队在龙君庙脱离追敌后,继续向建武前进,留下⼀个红军连住在龙君庙,防⽌敌⼈追剿。
这⽀⼩部队在经过平寨村⼩岩湾时,队⾥的⼥卫⽣员发现⼀位苗族妇⼥抱着个不满两岁的⼩孩,站在茅屋门前哭泣。看见她那焦急不安的神情,她离开队伍跑上前去问个究竟。苗族妇⼥听不懂汉话,只是⽤⼿指着怀中的⼩孩,焦急地⽐划
见她那焦急不安的神情,她离开队伍跑上前去问个究竟。苗族妇⼥听不懂汉话,只是⽤⼿指着怀中的⼩孩,焦急地⽐划着。见⼩孩脸⾊苍⽩、⽓息奄奄,发着⾼烧,⼥红军连忙从挎包⾥取出药来,⽤⼿势⽰意⼤嫂把⼩孩抱进屋去喂药。发现苗家⼤嫂独⾃在家,这名20多岁的⼥红军战⼠不顾部队已经⾛远,留下来帮助苗家⼤嫂烧⽔。
正在⼥红军帮助⼤嫂给⼩孩喂药的时候,⼀⽀部队追来了,⼀路狂叫着“抓红军”。在这紧急时刻,苗家
⼤嫂急中⽣智,把红军战⼠推到阴暗的灶房⾥,⽤包⾕杆掩藏起来,随即⼜抱着⼩孩站到门⼝。
▲红军岩
⼥红军在包⾕杆堆⾥看到敌⼈将⼝对准苗家⼤嫂,她不顾个⼈安危,⼀下⼦从包⾕杆堆⾥跳出来,⼤声喝斥:“住⼿!放开她!你们要抓抓我,与她⽆关。”敌⼈⼀时惊呆了。⼏秒种后,缓过神的敌⼈松开了⼤嫂,⼏⽀都对准了⼿⽆⼨铁的⼥红军。
敌⼈押着这个红军战⼠向五村⾛去,苗家⼤嫂抱着⼩孩紧跟在后⾯⾛了很远。当⾛到⼩岩湾岩⼝附近时,⼥红军乘敌⼈松懈,挣脱绳索,向⼩路上跑去。敌⼈在后⾯⼀边开,⼀边追赶。⼩岩湾岩⼝杂草丛⽣,乱⽯林⽴,不熟悉地形的⼥红军最后被敌⼈追到了⼤漏⽃(⽯海天坑)边上。
站在⼤漏⽃岩边,⼥红军的脚下是⼏⼗丈⾼的悬崖。在她⾝后,是追赶的敌⼈。就是死也不能落到敌⼈⼿中!危急时刻根本容不得⼥红军细想,望着已经越来越近的敌兵,她⼀咬⽛,闭上眼睛转⾝跳下了⼏⼗丈⾼的悬岩。
▲红军岩
红军战⼠舍⽣取义、宁死不屈的⾏动让跟随其后的苗家⼤嫂悲痛不已,她哭着将红军战⼠为⾃⼰孩⼦治病⽽英勇牺牲的事告诉了附近的⽼百姓。当天晚上,⼤家打着⽕把下⼭到了⼥红军的遗体,⼜来⼏
块⽊材做了⼀副简单的棺材,偷偷将⼥红军安埋了。
为了纪念红军战⼠,苗家⼤嫂把孩⼦的名字改为“陶红⽣”,意思是红军给了孩⼦新的⽣命。⼥红军就义的⼭岩,被当地众称为“红军岩”,每逢过节,当地众都要备办祭品来到红军岩为⼥战⼠祭扫。红军岩的故事也被当地⽼百姓传诵到现在。
如今,兴⽂⽯海⼤漏⽃边上的“红军岩”,已经成为兴⽂县红⾊旅游的重要景点。“红军岩”的故事,也随着导游们的讲解,被天南海北的游客所知晓和传诵。
红军勇救放⽜娃
红军长征途经兴⽂时,川军主⼒6个旅,分为左右两路,跟踪尾追红⼀军团和三军团。范⼦英旅随后进⾏“清剿”,1935年2⽉6⽇开到⼤坝后,派出部队四出“清乡”,搜捕红军伤病员和掉队⼈员。
当天下午,范旅⼀部在柏杨坡密林中抓到⼀个负伤的红军战⼠,⽤绳索捆了⼿臂,押着下⼭。到了⼭脚下,前⾯地边有3个放⽜娃,正在好奇地玩弄⼀颗⼿榴弹,他们刚扯断了点⽕线,⼿榴弹内已冒出⼀缕青烟。3个⼩孩从未见过这玩意⼉,不晓得利害,还在地上翻来滚去,趴在周围哈哈⼤笑。红军战⼠看到这个情况后,⼤吼:“快丢开!快丢开!”可放⽜娃听不懂红军的外省⼝⾳,反⽽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个陌⽣⼈。
▲长征期间,红⼀军团在兴⽂建武等地的宣传标语。
在⽣死⼀线之际,红军战⼠以迅猛的动作,挣脱了敌兵⼿⾥的绳⼦,不顾⼀切地冲向放⽜娃,飞起⼀脚,踢开⼿榴弹,随即扑倒在放⽜娃⾝上。霎时间,⼿榴弹在附近爆炸了,3个放⽜娃脱险了,然⽽红军的头却被弹⽚击破,鲜⾎顺着脸往下流。敌兵惊慌地跑拢来,⼜打⼜骂,把红军重新捆绑押⾛了。红军伤员看着这3个⼩孩安然⽆恙,露出欣慰的微笑,向⼩孩点头告别。
3个放⽜娃回到家中,分别向⽗母讲述了红军舍⾝救他们的经过。3家农民⼗分感动,他们赶快煮了些鸡蛋,藏在提篼⾥,带着3个⼩孩,去追那个红军战⼠,⼀直追到⼤坝街上,没有到,四处打听,也⽆下落。
第⼆天,⼤坝乡公所门前集中了⼀些被捕的红军,他们的⾐物被川军和民团抢光了,只穿着单⾐单裤。3个放⽜娃带着⽗母靠拢去,⼀个⼜⼀个地看遍了,也没有见到那个救他们的战⼠,不知被敌⼈弄到哪⾥去了,更不知是死是活。他们⼼⾥⾮常难过,想到天下的红军是⼀家,便把带来的鸡蛋悄悄塞进那些将要被押⾛的红军⼿⾥,红军都默默点头致谢。
为了铭记红军救命之恩,3个放⽜娃改名叫刘红⽣、李红贵、王红兵,每年清明节,他们都不约⽽同来到柏杨坡前为红军烈⼠扫墓,表达对红军的感激和怀念。
追寻红⾊⾜迹
可以说,当初红⾊⾜迹遍布宜宾。如今,在此基础上,不少地⽅作为景点向外推出,也是为了让后⼈都能了解到这⾥曾经发⽣过的故事。
宜宾市江安县的国⽴戏剧专科学校,始称国⽴戏剧学校,1935年10⽉18⽇创建于南京薛家巷。1939年抗⽇烽⽕中疏散迁⾄江安,在江安办学六年。新中国成⽴后,国⽴剧专与延安鲁艺、华⼤三部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是现今中央戏剧学院的前⾝之⼀。
⽯菊古地与兴⽂⽯海景区毗邻,这⾥曾经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古道漫漫,繁花似锦,风景优美。独特的古苗⽂化、红⾊⽂化、乡⼟⽂化在这⾥铸就了乡村⼈⽂胜景。
▲珙县⽯碑乡渡⼝,1935年2⽉7⽇,红⼀军团团部及所属红⼆师曾在这⾥抢渡落雁河。
僰王⼭是古僰民族最重要的繁衍⽣息地之⼀,沟⾕溪流、瀑布湖潭、洞⽳奇⽯等⾃然景观字熔宙冶,浑然天成。这⾥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点之⼀,也是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策源地和转战地。
▲1935年2⽉8⽇,红⼆师先头部队攻占珙县王场锭⼦⼭碉楼
此外,还有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赵⼀曼纪念馆、“红⽩马⼥政委”赵⼀曼出⽣地——赵⼀曼故居、中国⾰命先驱——李硕勋故居和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成员阳翰笙故居、中共早期重要⾰命活动家郑佑之故居、伟⼤的⽆产阶级⾰命家朱德在南溪的旧居、清峰寺⾰命烈⼠纪念馆等等。
踏上红⾊⼟地,聆听红⾊故事,让后⼈铭记历史,感怀先烈。
本⽂刊登于《新三江周刊》2020年7⽉2⽇27期
原标题:不忘初⼼,传承宜宾百年的红⾊记忆
头条报道组记者:银于佳冯璐平
领导说了,点⼀个
⼩编⼯资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