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Xi+n Univ.of Arch.&Tech.(Sociat Sciencc Edition)Vot.39No.6
Dec.2020
第39卷第6期
2020年12月
【建筑文化】DOI:10.15986/j.1008-7192.2020.06.004
舶来建筑文化对皖南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
王薇I',3,韩子藤1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22;2,安徽建筑大学建成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
3.安徽建筑大学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以舶来建筑文化为出发点,皖南近现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典型建筑测绘以及同历史研究学者与当地居民访谈等研究方法,厘清了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地区的传播途径和特点,并从建筑空间、建筑构造及建筑装饰三方面,归纳总结出在舶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皖南传统建筑特征&为皖南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及再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当代传承创新皖南建筑提供思路&
关键词:舶来建筑文化;皖南;建筑空间形态;建筑构造;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TU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92(2020)06-0022-09
一、弓I言
随着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建筑开始大量引入中国。在这些洋式建筑所传播的舶来建筑文化影响下,中国产生了新的建筑类型。这些新式建筑具有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形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采用新的结构方式。并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近代新建筑体系的雏形&
晚清时期《烟台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安徽皖南部分地区被划分为各国的租界地&外国人在租界地建造楼房、官署、洋行、旅馆等,同时各国传教士也纷纷造教堂、办医院、建学校[1-394&在这些洋式建筑的影响下,舶来建筑文化开始逐步向皖南渗入&到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观念逐渐成为主流价值取向,封建制度、宗族观念等适时革新,反映在建筑
上则表现为对舶来建筑文化的认同,对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的关注&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传播影响了皖建筑的,皖建筑的代化与现代化转型,形成一批类型丰富、特征显著的近代建筑&
二、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传播的途径及特点
1-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传播的途径
(1)经商传播&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内陆沿江地区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人相继在租界区内建造为之服务的各类建筑,这些建筑呈现出浓厚的舶来建筑文化&随着这些城市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皖南商人去往商埠城市经商[2]74,在“西学东渐”等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对舶来建筑文化较为推崇&因住过洋房,适应了西式建筑的便利舒适,也有部分抱着好奇和炫耀的心态,回乡建造的宅第往往带有舶来建筑风格&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皖南商人将舶来建筑文化带回了家乡,承担了一部分“舶来建筑文化传播人”的角&
(2)宗教传播&近代之后,西方国家加快推行殖民政策和实施文化侵略手段,在中国建造了大量教堂、教会等宗教建筑,使西方宗教文化广泛传播⑶130&从1876年开始,皖南地区逐渐受到西方宗
收稿日期:2020-04-17
基金项目: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经济发达地区传承富含建筑文脉要素的绿建筑评价指标体
系”(2017YFC0702503);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细颗粒物模拟和负离子评价的高密度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研究”(51778001);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bJZD23)
作者简介:王薇(1975-),女,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和人居环境;韩子藤(1996-),女,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E-mait:vivi-gan@126-com
第6期王薇:舶建筑文化皖建筑 的 研究23
教的影响,兴建若干教堂类建筑。这些建筑多数由 传教士对当地民居改建而成,建筑形式结合了皖南
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特点,如屯溪天主教堂;
少数由传教士新建,具有较为明显的洋式建筑风 格,如歙县天主堂。 教堂代表着西方宗教文 化,对皖南地区的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产生了较为
深远的影响。
(3)留学归来传播。洋式宅第、别墅的宅主多
为 、商 ,其中 少有留学背景⑷。他们
在传播舶来建筑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 他们在留学 期受传统教育理念 ,对本土 建筑文化了解较深;另一方面,他们在海外学习了 西方的建筑思想与设计手法。在回国从事建筑创
,往往以舶来建筑理念为主导,将统建筑融
合西式构图手法与建筑元素,所设计出的建筑作品 反映出典型的西式建筑风格&
2.舶来建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舶来建筑文化广义上指中国之外的国家与地
区的建筑文化,本文主要指近代历史上在皖南传播
并产生较大影响的,除中国以外的建筑文化,主要
包括古典主义文化、哥文化、文艺复兴文化、巴洛
克文化等。其中古典主义文化流
广。
舶来建筑文化集合了古典主义、哥特、文艺复
兴、巴洛克等风
,将统建筑 古典建
筑原则拼凑组合,讲究例均衡、造型独特和富于
饰,追建筑的 ,主要 建筑的 、构
造和装饰,较中国传统建筑更为开放。
3.舶来建筑文化的构成要素
综合分析,古典主义文化构成要素包括拱券、
柱式、廊道等,一般见于教堂、洋行,主要影响建筑
装饰和交通组织,如芜湖中国银行旧址;哥特文化
构成要素包括尖券、彩玻璃等,一般 教堂,主
要影响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如天主堂;文艺复兴 文化构成要素包括外廊、四坡屋顶等,一般见于领
事馆、洋行,主要影响建筑造型和交通组织,如英驻 芜领事署旧址;巴洛克文化构成要素包 线、线
脚等,一般 医院、学校、教堂,主要影响建筑造
型和建筑装饰,如圣雅阁中学(表1 )&
表1舶来建筑文化的要素信息
舶文
化类型
古典主义哥特主义 文艺复兴主义 巴洛克主义
要素相 关内容
拱券、柱式、廊道
尖券、彩玻璃
外廊、四坡屋顶建筑型教堂、洋行教堂领事馆、洋行
建筑
建筑装饰、交通组织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造型、交 组织
曲线、线脚
医院、学校、教堂典型例
芜湖中国银行旧址
建筑造型、建筑装饰
圣雅阁中学
天主堂 英驻芜领事署旧址
4.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传播的特点的演进,丰富了皖南建筑风格&
湖南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自战争以来,舶来建筑文化首先是以被动 输入的方式移植入皖南地区&芜湖等通商口岸的
开放,商埠城市中租界的规划建设,教堂教会等宗
教建筑的建造,将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地区:开
&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
舶来建筑文化在皖南的 被动的输入逐渐转
向 的 & 舶建筑文化 构技 术与材料方面的先进性,促使皖南建筑对西式建筑
三、舶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皖南
建筑空间特征
舶 建筑文化的 逐 , 皖 建筑
历经了从传统民居到局部洋化,再到文化熔融的中 西合璧式建筑的发展过程,5-,体现了皖南传统建筑
文化与舶来建筑文化相互借鉴,促使空间形态衍生
学习与吸纳&从最开始的符号、形式模仿,到空间
出新的变化
2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9卷
皖南传统建筑在接触到舶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后,使用者对建筑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提高,因而建筑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局部演化。
1.天井空间
皖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以天井空间为核心来展开。天井空间作为过渡空间,承载着采光通风、收集雨水和排水的功能;在,天井空间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载体,以及家族精神和情感核心[6]70&在代舶来建筑文化的,传统建筑中的天井空间主动吸收了西式住宅利用玻璃天窗来满足采光及遮挡雨水的要求,此外还借鉴了在住宅中利用露台来增加与自然交流的做法,表现出 一定的开放性&
传统天井之上多为单坡斜屋面,便于汇集雨水,地下有蓄水池用以排水,主要朝向厅堂,保证活的交往空间有良好的采光&代部分民居受舶来建筑文化的影响,模仿西式府邸,内部空间功能改变,不再保留天井排水蓄水的功能,以便保持室内干燥,同时进口的新型玻璃材料又能够保证采光&因此便有用西式几何形天窗代替传统天井的做法,如婺源庆源村詹励吾母宅和黄山区知还山庄,法是在天井上加建玻璃顶,利用玻璃的透光性保证建筑的采光,兼具防雨的功效(图1)&
江西省自学考试网
a.婺源庆源村詹励吾母宅
b.黄山区知还山庄
d鬻县南屏小洋楼d旌德江村黯然别墅
图1天井的改造更新
v县南屏小洋楼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式府邸,将天井空间改建成屋顶亭台,亭台占地约10平方米,在四周安装了栏杆&改造了建筑,还增加了立面层次感,丰富了建筑造型&登高亭台可凭栏远眺,村风收眼底&与此类似的还有旌德江村黯然别墅,将建筑入口处的天井屋顶封闭,并在二层设置观景露台&
皖南传统民居对外呈封闭性,立面开窗少,主要为实墙,传统天井仅满足对内的风、排水蓄水的要求&而改造后的天井,增加了对外的观景功能,增进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交流,体现出舶来文化影响下
住宅对外封闭性减弱,开放增强(图1)&公安体能测试有哪些项目
2.交通空间
(1)外廊式&皖南传统建筑以天井为核心组织空间,布局封闭内敛[7]&舶建筑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串联起各个功能空间的廊道&按照廊道的位置又分为外廊式与内廊式&廊道联系使空间组织紧密、交通便捷,空间布局伸展自由&
早期外廊式建筑伴随殖民统治出现在沿江通商口岸,这种空间布局模式基本上是西方列强在东南亚各殖民国家的一种复制⑻&为适应皖南当地湿润且冬季寒冷的气候,调整为三面廊、双面廊、单面廊及局部设廊的样式,其中单面廊为数较多,多分布在建筑的南向,使建筑获得了更好的采光&建筑布在外廊,与外廊过渡,呈现出较传统建筑更为开放的空间形态&黄山区耿城镇沟村谭芝屏在武汉经商发迹后,回乡建造了别墅知还山庄&于民国9年动工,主楼为西班牙式建筑,上下两层单面外廊,坐北朝南,还建有花园、庭院、水池等⑼10&泾县岸崇义堂,建于清末民初,二层外廊朝向内院,木结构支撑,木柱顶端弃复杂的雕刻装饰,简化为曲线造型,不加雕刻(图2)&
b.泾县厚岸崇义堂
图2外廊式
(2)内廊式&西式建筑的廊道在皖南传统建筑中演化成了宅邸的回马廊[10-69-70,回马廊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交通形式,
一方面优化了建筑的
第6期王薇:舶建筑文化皖建筑的研究25
交通组织,同时也打开了建筑外部较强的封闭空
间,其典型特征是回廊的应用,回廊通常布局在传
统建筑的二层,围绕天井三面围合或是四面围合,
建设部
作为天井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具有观景休憩及
交通联系的功能。近代舶来建筑文化的皖
南建筑有许多使用回马廊的案例。例如,泾县厚岸国考真题题型
某民居,围绕天井三面设计回马廊,交畅,便捷
联系房间&旌德江村笃修堂始建于明代,于清
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大部分被毁,后民国重建时特意
在二楼加设“回马廊”,可见此时期对于该空间的追
求(图3)。
b.旌德县江村笃修堂
图3回马廊
(3)楼梯。西式建筑中常以楼梯上下联系交通、组织空间,置于空间中心部位,不仅节约交通面积,同上便于紧密联系各功能空间。其他空间围绕楼梯展开,布局因此更加集中紧凑。
皖南地区由于居住方式由明代的“楼居”变为清代的“地居”,一层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二层仅为家中女眷使用,因而传统建筑中楼梯通常占据很小的空间,多设置在次要、隐蔽的位置,如天井两侧,或厅堂太师壁后侧,如V县南屏村敦睦堂。但随着受舶来建筑文化和居住习惯的影响,楼梯开始逐渐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且作为住宅的核心部分,功能空间围绕其展开。例如建于民国时期的旌德县江村黯然别墅和黄山区知还山庄,均将楼梯从偏僻位置移至宅第中心,最大程度缩短垂直交通距离,更加便捷地联系各个空间,凸显出对楼梯的重视程度(图4)。
b.黄山区知还山庄
c.旌德县江村黯然别墅
图4传统与近代楼梯位置对比
3.附属空间
西建筑皖统建筑追功,大度的利用空间,且更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交流,注重外部环境,因设置阳台以满足这些需求⑻。皖统建筑由于受到文化、伦理、安因素的影响,相对封闭,立面上开窗也较少。
西式建筑中阳台空间的引入,使得建筑的空间体量变得丰富,形体也相应产生变化。黄山区知还山庄主立面两侧对称且设有凸出的多边形阳台,四周围有椭圆镂空图案的阳台栏板&歙县三阳村洪雪飞故居,由其伯父建造于清末民初,洪家在杭州和上海专营茶叶生意,发迹后回乡建造宅第。故居主屋坐西朝东,大门朝东南向,临街面二层设有阳台和通透隔扇,可凭栏欣赏外部景观(图5)
福建事业编一年考几次
2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9卷
b.歙县三阳村洪雪飞故居
图6四坡硬山屋顶
图5阳台
四、舶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皖南建筑构造特征
1•屋顶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象征着建筑的地位和阶级,是建筑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屋顶的形式、构造、装饰的设计别具匠心,蕴含了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皖南传统民居受屋顶等级限制,多为双坡硬山屋顶,屋面用小青瓦,且为便于排水坡度大,以适应皖南地区多雨的气候。
而近代传入皖南的西式建筑,基本为四坡屋顶,屋顶用红瓦铺砌,屋面坡度较缓,且加入老虎窗和烟囱等以丰富建筑外轮廓。部分建筑还改为四坡屋顶,坡度变缓,有的甚至取消了封火山墙,天井被屋顶所覆盖。黄山区知还山庄采用四坡硬山顶,并且四坡屋顶围合成的天井处改为天窗(图6)& 2-封火山墙
封火山墙又称为马头墙,是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11]&山墙呈阶梯状高低错落,头样式精美,是皖南传统建筑最突出的特征要素之一。清末民国时期,西方殖民者在皖南商埠地区建造
的西式建筑大量采用西方巴洛克建筑语汇,其中曲线被视为一种洋式符号非常流行&受到舶来建筑文化影响,传统建筑的马头墙产生了一定的变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脊头几何化和简化+二是山墙曲线化,用巴洛克式曲线取代传统的平直线条。如婺源密峰涵庐,笔直浅薄的封火山墙边,有西方建筑檐口的韵味。泾县厚岸宁远堂前后两进的山墙皆做曲线化处理,与周边传统民居平直的山墙形成强烈对比(图7)。
a.传统鹊尾式封火山墙
b.涵庐几何化封火山墙
d.婺源务峰涵庐
c.泾县厚岸宁远堂
图7封火山墙简化及西化
3-门楼
皖南传统宅第的门楼,由实体的“门”和形象的“楼”组成。门用作建筑物的入口,楼则是炫耀财富的标志,表达家族地位的象征&皖南传统建筑非常讲究门面,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传统皖南宅第门用仿构建筑形象,飞
角,砖雕样式丰富精美,门洞上方常常有砖作牌,宅主为一味追[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