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2期
91
2012年分类总目录
特稿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杜玉波  (9.4)
专家论坛
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陈启元  (1.4) 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
李  廉  (1.7) 视频公开课“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宋志明  (1.13) 关于提高中国财经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王广谦  (2.4)
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
蔡自兴  刘丽珏等  (2.8)
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侯自新  (3.4)
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杰出人才成长开辟道路
王义遒  (4.4) 对地球科学通识课程的一些看法 伍荣生  (6.4) CEFR 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蔡基刚  (6.6) 谈学科的道理
谢维和  (7.4) 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 冯博琴  (9.6)
如何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李志义  朱  泓等  (10.4)
跨学科计算思维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浅谈
李晓明  (11.4)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吴  宁  冯博琴  (11.6)
愿更多的数学精品教材成为传世的经典 李大潜  (12.4) 浅谈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新思路 刘宪权  (12.9)
专稿
美、日开放教育资源考察与启示 胡树祥  石鹏建等 (12.12) 校长论坛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钟秉林  (5.4)
名师访谈
办最好的本科教育  为创新型经济发展赋能 ——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  本刊记者  周  杨  (8.4)
论教谈学
谈谈博士生的培养
蒋绍愚  (1.16) 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 张德江  (2.11)
文理交融:课堂教学的尝试、困境和思考 ——以史学和数学的合作为案例 郝  虹  张  成  (2.14)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蒋宗礼  (3.8) 谈网络视频公开课“王阳明心学”的几点体会 董  平  (4.10) 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自觉论略 周雪峰  (6.11)
实践思维及其视野中的科学教育
郭飞君  柳海民等  (6.14)
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 肖  念  (7.7)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理念与建设
——以北京师范大学“遥感区域”通识课程为例
王静爱  余  瀚  (8.6)
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
别敦荣  (8.10)
钱穆论治学:基于专门与博通的视角
魏兆锋  杜成宪  (8.13)
从学生和网络受众的角度出发寻“接口” ——建设视频公开课“中国诗歌艺术”的体会
王  红  (9.10)
做一名合格大学教师的体会与思考 强亮生  郝素娥  (9.12)
试论“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方法论取向 衷克定  (10.9-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 ——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 黄运平 (10.13) 试论大学教师的职业素质 ——基于个人的教学体会 孙健夫 (12.18) 教务处长论坛
基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 李  正  (3.12) 自我评估与自主改革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洪大用  蒋香仙  (4.13)
高校师德建设三题 刘济良  (6.18) 文化素质教育
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看素质课程设置原则
林光彬  罗卓笔  (1.23) 审美成就艺术人生
——论大学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许丙泉  (1.26)
数学文化课的探索与启示
——写在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十周年 顾  沛  (2.17) 视频公开课“古希腊文明的兴衰”建设浅谈
赵  林  (3.15)
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 体系
王利琳  丁东澜等  (3.18)
从校园戏剧视角看高校京剧文化推广 高字民  (3.21)
浅议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嵌入
梁丽萍  宋  燕  (4.17) 一本原著  引进哲学的殿堂——吴增定“哲学导论”通选课听后
张翼星  (6.20)
我开的两类“四书”课程
——作为通识教育与作为专业训练的国学经典课
郭齐勇  (9.15) 理工科类大学《论语》教学的目标设置和内容规划
张  涅 (10.17)
创新通识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蒋香仙  洪大用 (12.22)
生态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杨  持 (12.25)
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
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刘灿(1.30)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甄国红王娟等(1.33)世界近代史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其荣邢来顺等(2.20)“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存文韩高军(2.24)“双导师制”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中的完善与推广
黄振中(2.27)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毛继光(2.31)创新人才培养与无机化学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胡宗球(3.25)构建工科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佟绍成于自强等(3.28)理论教学中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俎云霄(3.31)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朱鸣华赵铭伟等(3.33)基于创新教育的地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钱书法崔向阳(3.36)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范式及应用
钟华韩伯棠(3.39)本科生院体制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徐晓飞(4.20)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王时龙王勇勤等(4.23)精心培育擅教善研的“双优型”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
彭南生(4.26)全面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陈颖(4.29)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体
系的设计与实践——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孟雪林艺茹(4.31)重构培养体系夯实培养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朱泓等(5.7)构建开放共享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韩响玲金一粟等(5.11)新生第一年导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汪家惠贾天钰(5.14)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
刘宏珍侯义斌等(5.16)独立学院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朱廷珺(5.19)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蒋悟真杨浩楠(5.22)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谢贤德潘学权(5.25)小教本科生“四位一体”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刘月红(5.27)大学人格培育之路径探索
——以清华大学“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为例
彭林顾涛(6.22)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李贵安李铁绳等(6.26)“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李崇光江珩等(7.10)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以合肥学院为例邵一江孙芹英(7.13)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及特建设
——以桂林医学院为例孙莉(7.16)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学的思考彭萍(7.18)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
——以北京大学为例孙燕君卢晓东(8.16)深化产学合作提高育人质量张洪田(8.20)建设数字化课程开展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徐定华彭慧(8.23)多个艺术学科支撑“产学研用”结合培养社会急需动漫人才的
研究与实践高 新 屠志芬(8.26)农科高校“三维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
何云峰马瑞燕等(8.29)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架构研究李曼(8.32)职业化训练:卓越法律人才理念的践行
——访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施天涛
本刊记者周杨(9.19)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于卫兵(9.22)协同创新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于巍陈少志等(9.25)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的设计和构建
李俊龙张天保等(10.21)地方“211工程”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杨晓翔温步瀛等(10.24)地方综合性大学协同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
黄先开杨鹏等(11.10)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仰恩大学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谢火木邵晴(11.13)大学数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秦新强赵凤等(11.16)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朱学海陈新民等(11.18)国际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熊璋于黎明等(11.21)大学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和实践陆经生(11.24)设计类专业“A+S·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施方法
徐伟叶海等(11.27)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构建范迅常维亚等(12.28)坚持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卓越创新人才
刘海兰武荷岚等(12.31)科学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职教育教学品质
齐再前孙晓鲲等(12.35)“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思考与探索
棠俞华等(12.38)学科与专业建设
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
陈喆(1.36)
92
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唐冬雁李文旭等(1.39)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
宋爱国吴涓等(1.41)工业设计教育的“有效”策略段齐骏李亚军等(1.44)特专业建设的背景及专业特的凸显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叶敏万后芬(1.47)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内容与原则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参照
崔刚马凤阳(2.33)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探讨马先标(2.39)建立适应新型建造业发展的专业链刘晓君姚继涛等(3.43)从专业出发认识特的基本特征促进特专业建设
——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谢奇勇(3.45)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分布特征考察苗贵松(3.49)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专业特的挖掘与拓展
周嘉蒋玉龙等(4.35)东西部高校专业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建设
——以土建类专业为例李炎锋薛素铎等(4.37)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符永正刘冬华等(4.40)关于特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王保华张婕(5.30)基于协同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
——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潘柏松胡珏等(5.35)融合中西提升中国经济学袁志刚杨哲(5.39)国家特专业建设中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
汤唯房绍坤等(5.41)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以软件技术专业编程方向为例华文立徐勇等(5.46)现代服务产业呼唤服务学学科建设
——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分析
陈德人(6.29)信息化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黄先开范蓓等(6.32)汉语“本土化”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
——以土耳其汉语教学为个案杨晓霭(6.35)基于大质量观视角的经管类专业综合改革探索
易荣华乐为等(7.22)发展海洋经济背景下水产特专业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
虞聪达俞存根(7.25)高校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展龙(8.37)试论地方文化研究与中文学科建设关系凌朝栋曹强(8.41)专业特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张灵禹奇才等(9.28)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与专业能力构成研究
曹介南徐明等(9.31)依托特学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研究与实践
陈丽春毛建卫等(9.35)中西方小说文体辨析及其在教学中的理论意义李小龙(9.38)
文化转型时期语言教学内涵的多角度诠释张青妹(9.41)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王绪瑾(9.43)生活事例、学术笑话与西方经济学教学蓝宝江李培祥(9.45)契合社会需求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
易树平郭艳丽等(10.27)积极开展国际IEEE专业认证推进特专业教育国际化
邵小桃戴胜华等(10.30)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王海燕(10.33)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
——以宁波大学为例郑孟状李学兰等(11.30)高等师范院校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渠桂荣郭海明(11.33)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性研究曾玲(11.36)现代汉语教学中应处理好的两种对接关系赵变亲李德龙(12.41)英语专业独立语法课的生存困境、目标定位与教学对策
李曙光辛斌(12.44)课程建设与改革
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房喻陈亚芍等(1.49)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常微分方程教学探析
阿拉坦仓黄俊杰(1.53)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
周廷刚苏迎春等(1.56)生态学公选课教学的几点体会包国章盛连喜(1.59)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崔艳丽叶光华(1.62)“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齐继阳(2.42)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马东瑶(2.45)“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与体系结构
赵媛嵇昊威等(2.49)研究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选课建设实践与思考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许慧霞(2.52)大学语文“好文章”再解读的思考郝晓丽(2.55)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姚缨英范承志等(3.54)论法学课程在保险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杨德齐(3.57)植根传统拓展创新
——“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教改构想
莎日娜(3.60)“热统”课程的“统计热力学”体系
——国家精品课程“统计热力学”的知识体系
梁希侠班士良(4.43)本土化依托项目外语教学的“教学”观张文忠(4.47)当前文艺学课程建设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刘晗龚芳敏(4.52)将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提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王新惠(4.55)诗性教育: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由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反思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李雅君(4.58)
9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龚沛曾杨志强(5.51)公共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郭定和许一峰等(5.55)高校双语教学实证分析刘兆龙罗莹等(5.58)实践的偏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以“三三制”教学改革背景下“4A广告讲坛”课程为例
胡菡菡郑欣(5.61)以计算思维为航标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王移芝鲁凌云等(6.39)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丽丹贾建光等(6.42)“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用例选择和使用的原则
陈青松张先亮等(6.45)论影响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三个因素钱大军刘增(6.52)构建“3-4-5”新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以广西大学为例韦化苏一丹等(7.28)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课程体系建构趋势分析
罗三桂蔡忠兵等(7.30)军队院校高等数学绪论课的教学设计程燕王振纬等(7.33)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数学与人文的有机交融周明儒(7.35)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侯文华姚天扬(7.38)“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韩振宇富宏亚等(7.41)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李波(7.4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媒体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李湘梅朱君波等(7.46)《诗经》:经典诗歌的当代阐释俞晓红(7.49)法学教育应对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改革
——以“欧盟经贸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例
张彤(7.52)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金娟琴谢桂红等(8.44)“偏微分方程”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推广
朱长江阮立志(8.46)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知识体系构建与认知方法改造
吴锵王雄等(8.49)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谷岩宋文等(8.52)高校考古专业中自然科学课程的建设问题探讨李清临(8.55)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建设
陈保亚杜兆金(9.48)深化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王成华胡仁杰(9.52)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陆汉权何钦铭等(9.55)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以“地史学”为例龚一鸣史晓颖等(9.59)
理工科院校翻译专业硕士教学中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设计研究
董洪学韩大伟(9.63)高校生命教育实践体验式教学探析蔡亚平(9.66)论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常云平陈太红(10.38)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陈新民金劲彪等(10.42)科学活动观视角下的“结构化学”课程教学
——研究型教学的思考与实施万坚邓阳等(10.46)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金文张惠等(10.49)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系列课程教改建设与实践
王娜君李旦等(10.51)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
——基于校企知识转移视角原长弘佘健华(10.54)地方农林院校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邹锐标(10.59)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思考刘贵松李茂国(11.39)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李真瑜(11.42)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反思施学云(11.45)培养学生能力要注重方法论的引导
——以“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课程为例司红霞(11.47)论税法本科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观魏敬淼(11.49)“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
崔鸿刘建清等(12.49)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的若干思考曾玉珊(12.52)面向软件工程学科的算法课程建设屈婉玲王捍贫等(12.55)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张安富(1.65)吟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刘亮(2.57)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的实践姚天昉(2.61)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传统课程
——“运作管理”课程改造的实践李永强毛洪涛等(3.63)高校人文类选修课教学方法优化的研究与实验
董丁戈成城(3.66)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李海军李钢(3.69)工程教育创新实践的方法与措施宗士增阎燕(4.61)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的有效方法
王子妍肖永平(4.64)国际商务实务模拟课程的内容构建
——基于4Cs 模式的创新实践吴凡潘峰(4.68)视频公开课“演讲与口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姚小玲(5.65)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同伴教学法对物理概念学习的促进作用
张萍涂清云等(6.56)研究型大学理科教学中的开卷考试及实践
吴坚李文萍等(6.60)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的理论与实践薛莉娅(6.62)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实践
——以无机化学“分子结构”一章为例
朱玲齐炜(7.55)
94
研讨式教学法在三小时教学单元中的应用
周剑雄张文明等(7.57)“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创新特点与功能
郭英德谢琰(7.60)大学教学方法中的教育功能叶信治(7.66)关于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思考陈希有牟宪民等(8.59)研究型教学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范成徐彤等(8.61)分析化学概念教学策略初探顾雪凡郑行望等(8.63)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
——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鞠晨鸣徐建成(9.69)“问题驱动”教学法在跨学科课程“运输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杭文何杰等(9.72)案例教学法初探——以WTO案例教学为例
杨国华张晓君(10.6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张树仁刘薇娜(10.65)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胡桃尧舜(10.67)大学数学研究型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
黄廷祝高建(11.52)“身边教学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
刘江南韩旭等(11.56)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大学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分层构建
陈佑清吴琼(11.59)“卓越工程师”培养要重视教学方法改革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李永坚黄绍平等(11.63)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介入程乐乐李向农(11.66)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方法研究熊禾根(12.58)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以“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为例钱宇华魏磊等(12.60)教学管理
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筑平台拓通道建舞台
王秀梅安连锁等(1.68)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学工作长效机制探讨中国医学人才网
龙跃君隋旺枚等(2.63)评价与培训相结合建立教师队伍良性发展机制
钱国英崔彦(2.66)校地协同共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成协设江珩等(2.69)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福建农林大学开展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林文雄 黄炎和等(3.72)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申金霞(4.71)结合实际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太原理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
张建文白薇等(6.67)
评估后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保障对策研究
——以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为例胡俊生武忠远等(7.70)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追求与实践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杨伟军欧阳文等(8.66)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建构中的若干关注点
——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朱军范慧慧(8.69)基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运行张彦春王孟钧(8.73)“顶岗实习支教”质量控制机制研究刘福来(8.76)依托专业校企合作联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吴元欣王存文(9.75)教学与研究相长的长效机制建立之思考王润孝张学良等(10.71)基于主题、时间、空间和模式分类的学科竞赛研究与实践
陆国栋魏志渊等(10.74)关于研究型大学期中教学检查的思考杨道武马建辉等(11.69)“蘑菇现象”:优秀教师团队的生态研究赖学军(11.71)基于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建华刘君义等(11.7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文化建设研究张红伟李伟(12.63)地方高校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运行
韦成龙刘理等(12.66)构建“双督导、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质量吴中江李平(12.69)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教学促进的组织与举措王军林杰(12.72)高校学生评教系统改进研究艾文国王桂伟等(12.76)实验与实践教学
本科教学实验的分类研究赵建华(1.71)课程实验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王晓萍刘向东等(1.74)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董倩刘东燕等(1.77)贯彻通识教育理念构建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
戴玉蓉熊宏齐等(2.71)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田宜灵朱荣娇等(2.74)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彭秀英(3.75)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研究与实践卓晴王京春等(4.74)回从学校到工作的“中间地带”
——大学本科生实习的类型区分与意义解析
袁庆宏范冠华(4.78)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外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武宝林王文涛(5.68)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孔建益侯宇等(6.70)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式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韩鹤友肖湘平等(6.74)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
滕利荣孟庆繁等(7.74)层次系统链条式电路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毕岗陈国宏等(7.76)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王潞(7.79)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