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
作为成都“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指导成都城市建设领域发展的重要依据,《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正式出炉。这也是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规划。
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规划》提出重点抓好住房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径。
【目标】
到2025年,新增改造老旧小区2555个、快速路里程达到约315公里
十五分钟公服圈覆盖率达到100%……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
到2025年末,全面构建“现代化建设、绿化转型、数字化赋能、智慧化运行、全周期管理”的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模式。
具体而言有10个领域目标。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质量稳步提升。到2025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
高质量住房供给体系较为完善。“十四五”期间新增供应商品住房100万套(间),其中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到2025年末,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覆盖面达到100%。
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173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新增改造老旧小区2555个,打造特街区100条。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末,十五分钟公服圈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天府文化地标130处、国家级博物馆23座,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家以上,新增三级乙等
县级疾控中心5个以上。
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都市圈出行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末,实现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850公里以上,铁路公交化达560公里。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占公交出行比重达65%。成德眉资各方向实现2条以上轨道联系,构建成德眉资同城化1小时通勤圈。市县枢纽至少一线串联,构建市域30分钟交通圈。全市开工建设60个以上TOD项目,陆肖站、行政学院站、三岔站等14个站点首批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基本呈现。
市政基础设施更加智慧高效。到2025年末,全市快速路里程达到约315公里,30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达到45%。
安全韧性体系基本构建。到2025年末,市域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累计建成359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建筑业转型升级绿发展。到2025年末,全市建筑业总产值7800亿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达到70%节能标准,新建建筑绿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0%,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0%。
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城乡一体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房建设品质和居住功能不断提升。
行业治理更加智慧精细。城市治理体系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智慧物业系统全面建成。城市体检指标标准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城市体检颗粒度进一步延伸至街道、社区。
【任务】
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格局
持续提升住房供给品质
一个总纲、六大专题、十大任务,是《规划》的总体框架。
一个总纲,即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总纲。六大专题,分别是住房发展、城市更新、公建配套、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大任务,则分别是“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持续提升住房供给品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风貌提升”、“构建高
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开展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建筑绿发展”、“扎实开展村镇建设行动”以及“推进政务服务精细化建设”。
在“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镇化质量”任务方面,《规划》明确,要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强化极核引领;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强化动力承载;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强化节点支撑。
在“持续提升住房供给品质,稳步推动住有宜居”任务方面,《规划》则提出,要提升住房保障质量水平。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租赁补贴和人才公寓多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