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构建教育新生态
作者:袁帅
来源:《小康》2021年第12期
        在课堂上进行无人机飞行模拟训练,在生化创新实验室里做实验……这些新奇有趣的教
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
学形式在成都市成华区的校园里都能到。近年来,成都市成华区上承国家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以及成都城市智慧治理系统,下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承担智慧城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13个,探索出一条具有成华特的智慧教育推广、落地之路。
        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就已明确提出,“利用新兴技术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在成华区,这一变革如何实现?重构前后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成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华区以科研引领课堂变革,开展“区域馆校课程构建研究”“翻转课堂教与学研究”等省部级课题研究,并实施课程迭代行动,研发“基础+拓展”信息化课程,形成了机器人编程、可视化编程等创新教育拓展课程。
        为了不断智能化迭代技术环境场,成华区携手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构“一平台一中心,一校一空间三库”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由程洪教授领衔,在外骨骼、机器学习等项目有很高造诣。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领衔,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和专业理论水平。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的雷泞菲团队,带领高中生和大学生一起在列五中学生化创新实验室开展“狭叶红景天的悬浮培养研究”,成为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
重点课题。此外,成华区还与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科技创新人才的联合培育。
        与此同时,成华区与高校开展创新项目共建,分别打造了以人工智能、生物化学、纳米材料等为主场景的6个创新实验室,从而加强高中教育改革,推进高中育人模式变革,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目前,人工智能科普、人工智能编程已覆盖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创客教育中的机器人编程已排上双庆中学、电子科大附小等学校的选修课表;高中创新实验室的智能识别、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智能课程也将在6所高完中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