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医院”遭遇尴尬期,什么才是院方真正需求?
“掌上医院”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两种版本,一是由医院自主开发的单院版、二是由厂商提供的统一平台版。虽然这些“掌上医院”的版本不同,但究其用途来说大致相似——提供预约挂号、检验检查报告推送等功能。
目前,单院版的掌上医院有“掌上盛京”、“温医附一”、“中山附六”等,面对全国的平台型掌上医院则有“大象就医”、“趣医院”等,许多医院在选择上线掌上医院的时候,通常都会纠结到底要选哪一款,与此同时,很多上线了掌上医院(无论是单院版还是掌医平台)的医院都把掌上医院当作“摆设”,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上周日,“医疗@互联网+”领军者沙龙在南京成功举办,行业领军者们纷纷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探讨各家医院尝试“掌上医院”的经验与感受。
沙龙精彩观点集锦:
观点1::形象工程不能长久
泰州中医院信息科主任 潘长龙
泰州中医院正积极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上个月刚刚由院长带队参观了温医附一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成果。潘长龙主任认为,学习温医附一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不能原样照搬,更多的是学习一种理念。
温医附一有一点做的非常好,即以患者为中心的线下流程改造。掌上医院平台建设应该以一个中心点为准,比如医院、医生、患者,这样才算得上真正落地,才有真正的用户。现在很多医院都接入了掌上医院App,但普遍移动互联程度低,很多时候掌上医院App就是个“摆设”。
除此之外,医院选择掌上医院平台的时候必须要实地结合本医院的情况,举个例子,远程医疗的提出,从国家层面来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落实到地方后,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用,比如我们泰州,距离区域卫生中心省城南京就只有2小时车程,患者和医生多数都选择直接开车去,何必在弄个远程会诊。
同时,医院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面临着多个掌上医院平台共存的问题。每次不同的厂商都要跟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医院、厂商的工作量大,所以未来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类似接口引擎一样的平台,将医院信息化系统接口标准化,这对于院方管理众多的掌
上医院平台来说,是个不错的方法。
但无论怎样,掌上医院平台这一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既是趋势,也是医院发展所需,医院还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关平台建设模式,不要照猫画虎,学好方法准方向,才是正确的,形象工程永远不能长久。
观点2:掌上医院要能做出医院的唯一性
南京市中医院信息科主任 周莉莉
南京中医院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江苏省前列,早在去年就已开通医院,为患者提供包括预约挂号、查收报告、今日专家、排队查询等一系列互联网医疗服务。正在建设中的企业号,也将考虑到方便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和了解最新资讯。
周莉莉主任提到南京市中医院在开始掌上医院平台建设时,针对掌上医院是选择还是App的形式做了大量调研。发现患者已经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使用南京市中医院的移动就医服务,比如“健康南京”、“我的南京”,还有省里边统一接的移动医疗平台,一个患者会同时面对四五个App,不知道选哪个好。其实患者只需要一个能看病的通道,对医院来说,也
只需要一个对外的出口。
关于统一的接口平台问题,周莉莉主任表示南京市中医院正在做一个统一的支付和对账平台,院内的信息系统只与一家厂商对接,再后来的厂商都是与该平台对接,这样从头到尾只需对接一次院内信息系统。
对于目前各家医院的掌上医院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周莉莉主任也提出了几点看法。
首先从患者角度考虑,移动医疗不能接医保,只方便了自费患者,使用医保的患者还一样要去窗口排队缴费,这也是移动医疗目前最大的瓶颈;第二就是发票的问题,无论是自费还是使用医保,患者在诊疗最后还是要去窗口排队打发票,如果能使用卷筒式发票,让病人可以去自助,那就方便多了,不过这需要医院去牵头跟政府提需求;第三,要想让大家都关注或者使用App,这里面就要有各方都关注的信息,比如医护人员想知道自己详细的工资单、希望手机能食堂订餐及支付,还有一点,在顶层设计的时候要触动到院长,设立一个院长查询的功能,让院长在出差时候也能看到医院工作进行情况。总结一下,掌上医院要高使用率,要抓院内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的需求点,再把医院的唯一性和特做出来,否则只是挂号缴费取报告的同质化竞争,又能有多大意义呢?
观点3:“无纸化”亦是行业趋势
东软集团项目经理 盛璐伟
前几天我去Apple Store买东西,发现可以选择电子发票,这张电子发票可以满足你的报销或者退换货凭证的需求。再比如去年江苏省试点的医生无纸化评审,参与评审的医生不再需要打印一厚本资料,只需提供电子版就可以,其实只要政策放开,这部分不会是移动医疗掌上医院的瓶颈所在。
现在同质化竞争严重,一家医院有多个掌上医院,对医院管理者而言,这确实是没必要。不过,互联网时代抓的是用户,将来的趋势会是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在这里可以查到这个区域内所有的医院。
南京市各大医院招聘信息比如感冒了,我会打开手机查看附近的医院,感冒这种病又不需要非要去三甲大医院,我的需求就是能够迅速查到一个距离我近的、患者口碑好的、又不用排队的医院。
目前,趣医院、大象就医等掌上医院都是采取面对全国平台策略,但是全国的医院也不可能只给一家厂商去做。如果医院有一个资源集成的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所有人都
可以过来对接。这样对医院而言,没有额外的工作量,医院只要掌握各个患者的来源,不同的掌上医院去掌握他的入口,已经足够了。
观点4:医院需要统一接口平台
泰州市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 谢乍晴
泰州市人民医院目前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也面临多个互联网医疗平台共存的情况,目前医院已经上线了多个掌上医院App。
对于目前医院内部出现多种就诊方式共存的局面,谢乍晴主任认为,有选择性地与多家医疗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益处颇多,医院对于合作始终是抱开放态度,但是上线了这么多,不知道最终谁会留下来。
另外一方面,比如泰州市人民医院刚刚换了东软的信息系统,将来各个掌上医院都要跟东软去接,可能接大象就医方便,但不可能说我只接这个,就不接别的。
所以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接口,而且各个厂商公司内部也要加强交流沟通,掌握公司
内部现有的产品。不然院方和厂商都要反复投入,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掌上医院平台的建设要在适应医院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再实现其他附加功能,医院不需要花哨的功能,实用有效是首位,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功能都差不多,最终还是要靠和医院业务的对接和服务取胜,希望能有一个统一接口的平台,帮助医院解决后顾之忧。
观点5:事物诞生都会经过从蓝海到红海的过程
大象就医市场总监 管永良
对于医院内有多个掌上医院平台并存的局面,大象就医市场总监管永良表示,多家共存意味着有竞争,而充分竞争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高,但是多家共存的同时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和安全性问题,因此医院方面在选择引入一家新的掌上医院平台时,一定会考虑它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性,是否有较好的商业模式落地做支持,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实力和长期投入的愿景。在某一事物诞生的过程中,会有一个红海到蓝海的过程,都会经过“过度繁殖”,但到最后,留存下来的一定是“适者生存”,这是一个趋势,不必太担心。
医保脱卡支付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安全,二是政策放开。已现有的技术手段来讲,安全问题几乎可以忽略,虽然政策尚未放开,但是各地都在积极尝试,比如在有些医院和地区可以通过线上个人垫付,线下再刷卡,完成医保脱卡支付。政策开放是个趋势,让我们静待花开。
从医院管理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以诊疗为中心,都是以服务为中心,掌上医院的不断完善,移动医疗服务的不断进化不断衍生,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带给医院和患者的好处。以院方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后期移动医疗应用会不断更新加入新功能,大象就医即将上线的医生版,也会包含着分级诊疗、医联体、随访、科研等项目的延伸,这是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