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0引言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接连发生的一些工程伦理事故又向世界提出了庞杂的伦理挑战,比如挑战者号失事、福岛核电站、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大数据杀熟等。这些工程伦理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了世界各地教育部门与政府有关机构的关注,并期望能通过专门的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心,使他们更自觉地遵守工程伦理准则,从而使其在工程工作实践中更能把公民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使工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与社会[1]。
工程伦理课程从2018年开始作为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既表明了该门课程在我国的受重视程度,也体现出工程伦理教育缺失在未来或许还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工程技术类研究生对工程伦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相对应的伦理责任以及严格遵守工程方面的伦理准则,更关键的是亟待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由传统工程技术思考方式向现代伦理思维模式的转换,源于内心地处理好与工程伦理学有关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提高工程类研究生在未来工作中的伦理决策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2]。
从2019年开始,广西大学将工程伦理课程列为学校所有工程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授课教师
均为经过全国高校工程伦理课程师资培训的专业课教师。其中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硕士的《工程伦理》授课由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承担,修课对象为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硕士全部一年级学生,按方向分为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两个大班级上课(每班六十余人),16学时,已授课五轮。本文结合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实际和累积的课程教学经验,对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案例教育的内涵、案例教育的改进方法及评价考核体系进行探究,希望对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课程教育发挥指导和建设性作用。
DOI:10.19694/jki.issn2095-2457.2022.29.41
电子信息领域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
案例教学建设
归伟夏1,2陈燕1
(1.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随着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现代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如何在电子信息领域培养能够具有正
确职业伦理道德的工程技术人员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该领域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改进的案例教学建设方案,包括“总、分”案例相结合、“正、反”案例相结合、建设案例库、构建以案例为主导的考评体系等内容,期望能为提高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探索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工程伦理;电子信息领域;案例教学;研究生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JGY2020008)“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硕士工程伦理案例库建设”;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A110);“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归伟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故障诊断、智能算法。
科学课堂
133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1工程伦理课程现实困境与存在问题
在进行工程伦理课程案例教学建设之前,存在以下普遍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第一印象都普遍认为工程伦理课程就是思想政治课,和其他思政或道德修养课程存在本质上重复的内容,觉得该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缺乏贴切度和紧密度,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工具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从而会致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清晰,学习动机不强烈。(2)课堂参与性不足:随着学习目标的不明确以及单一的初始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也不高,在课堂教学上容易陷入被动化的学习状态。学生参与课程内容探究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而在课后学生的主动化学习积极性也需进一步加强。(3)结合专业实际的案例不足:所用教材结合电子信息领域的案例较少,仅仅依靠纯理论的工程伦理课程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无法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4)考核评价体系不全面:工程伦理课程重在培养研究生的伦理意识、责任感以及价值判断,注重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工程伦理问题的辨识和决策能力的提升。传统的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是撰写学习报告和考试,这样的考核体系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伦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对复杂事物的诠释要借助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案例,才能做出最好的解释,提高学生对工程伦理的敏感性,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能共情。大部分工程师在职业道德问题上出现困难,都是他们未能意识到自身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做了一些不合适甚至错误的选
择,给工程师的声誉染上污名,也影响到了工程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工程类研究生充分了解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工程伦理素养,这样才能正确意识在工程实际中能够做什么,哪些事是违背了职业伦理,哪些事则是不可做的。如此就可以逐步使学生形成合理评判是非曲直的客观标准,在面对未来特定的伦理困境时,正确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并深刻意识到,一名负责任的工程师,在工作中不仅要对生产、工程、服务以及风险负责,而且也要重视顾客以及公众的自主权[3]。
在工程伦理课程实际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
可同时培养研究生的多种创新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比如,根据批判性思维模式,要求学生能通过公正、诚实和反省的视角来探究案例中事情的正当性。结合灰度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对个案剖析中解决伦理困惑的方式提出三个或以上的方法。结合量子思维模型,可以利用案例解析中的因果关系来展开,如解析出一果有多因、或多因有多果、或有因未必有果等多个复杂的状态,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量子世界中事物存在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和模糊性。
3工程伦理案例教学建设
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往往分为两类,一类为“讨论式”,就是让学生先在课前或课上阅读案例,接着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并发言。另一种为“角扮演式”,针对案例中出现的各种主体,学生通过人物角
再现案例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在具体的情景下不同对象的伦理处境,继而展开分析探究,归纳总结案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处理方案等[4]。
这些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比较浮于表面,教学过程往往会流于形式且学生的感悟不深。本文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建设:
(1)将总论案例与分论案例相结合。根据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有工程伦理领域通论案例研究、富有鲜明学科特点的电子信息领域案例研究,使通识教学内容和专业具体化内容得以兼顾。通识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共性伦理问题。具备鲜明学科特点的电子信息领域案例则着重选择了该领域近年来所发生的经典案例,并按照“大数据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隐私安全、算法推荐的伦理问题”“自动控制、无人设备”等主题进行划分,更精准地培养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辨识和分析能力。
(2)将正面和负面案例相结合。借助个案分析,能够使研究生在特定的工程伦理案例背景下,进行反思与表达。引入一部分负面案例,更易于触发学生的警觉性,纠正其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思维导向,使学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自觉抵制违反工程伦理道德的做法,从而培育自身的工程伦理显性认知与隐性认识。同时,也应注重引入正面、积极的案例,让学生在
科学课堂
134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正面案例和模范人物的引领中培养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建设案例库,设计互动案例。通过不断积累、挑选代表性较突出的例子来构建课程案例库,依托其中的案例提出所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并探讨解决的依据、策略和方法。同时,可以对相关教学应用软件进行研发,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的信息化,将全面的工程伦理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案例导入到软件中,并能及时迭代更新,便于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自主学习。增强案例的互动性,能够很好地补充传统案例教学的缺陷。创设一些互动案例,通过协同学习的方法,以分组形式共同开展探究与讨论。可以让学生模拟饰演工程项目中具有截然不同职能部门的人物角,各小组根据具体的工程案例情况来讨论和剖析工程项目中所出现的伦理问题。
此外,可以考虑采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构建工程伦理的真实生存体验,通过模仿工程实践的现实场景,让学生真正感受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工程师所可能遭遇的伦理困境,从多个思维角度、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探讨工程伦理准则在工程项目开展进行中的特性,引导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做出合适的工程技术伦理决策。这种情境沉浸式案例教学法,可以构建得到一个身临其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的特定氛围。通过设置具体工程现实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工程实际个案模拟中发现其中的伦理诉
求,并引导学生对各类利益主体及工程之间的利益均衡进行总体合理性评价,从而履行必要的自我责任。并逐步构建起“从整体看待世界,明晰事物发展的混沌和不确定性”的量子思维模式,用开放、宽容、灰度的思维从事社会实践活动[5]。
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现场的模拟情境,往往会让学生在众人前表演感觉尴尬、拘束从而导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制作视频,同时也可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整个视频拍摄、制作过程中,也相当于给予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前期的拍摄选题、脚本的撰写、中期的演出和拍摄、后期的视频剪辑制作处理过程,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且通过以上任务的完成,更能深刻体会到作为职业工程师在面对伦理困境时需要做出怎样正确地抉择。最后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后,团队可在课上进行总结陈词,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或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接受一种事实:可从多个角度的思维方式来提出问题;剖析问题的方式也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总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学生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多样的思维和批判性的思考来处理未知世界的伦理挑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工程伦理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构建以案例为主导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这就需要考核学生对工程伦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来量化考核方法,以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恰当地评估。具体考核内容包括:课前:要求根据
提供每一案例主题,调研、查阅、搜集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占总成绩的10%。课中:考勤、课堂讨论、制作视频案例、案例点评等占总成绩的50%。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40%。
通过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侧重对学生对所学工程伦理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进行考评,也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在面对新的复杂工程伦理问题时的决策能力。
4结语
工程类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未来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直接关系到今后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的水平。本文结合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的特点以及本校的教学实践,对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目前已在教学中逐步开展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改变了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惯性看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好地掌握所需的工程伦理理论并具有一定的伦理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路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26-30.
[2]张筝,涂晓春.工程伦理课程研究生思维模式开发探讨[J].科教导刊, 2021(10):22-24.
[3]王小兵,曾瑜,张薄.加强高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25):100-102.
考研资讯免费[4]刘学锋,电子信息专业“工程伦理”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37-41
[5]何菁,丛杭青.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创新探析[J].江苏高教,2017
(6):29-3
科学课堂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