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作者:白钢华 李王辉
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11
        为了掌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类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的就业心态,指出当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差距,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毕业生积极注定参加多种形式就业,从而提高就业率。
        一、调查问卷的确立及调查结果分析
        该调查在河南省某高职院校进行,对该校2008届毕业生和2009届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共发就业调查表408,回收395份。该调查采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置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并兼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针对学生就业的期望、选择、社会适应性、就业技巧、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0个选择题和4个开放性问题。通过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以下四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学生的就业信息来源渠道窄,对学校的依赖性强
        数据显示,2008173名学生中的110人需要推荐就业,64%,只有25人自主择业,14%2009222名毕业生中有135人需推荐就业,63%,只有41人自主择业,18%。另外,2008110名需推荐就业的毕业生中要求通过中介的有78,71%2009135名需推荐就业的毕业生中,要求通过中介的有95,70%。这反映出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较差,择业依赖性强。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聘、面试、技巧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另外,很多学生缺少社会活动能力。可见,学生对自身认识较不理性。
        2.就业难问题突出,就业指导需求越来越强
        调查显示,学生在选择薪水标准上较以往切合实际,不再一味追求高薪待遇。究其原因,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民办院校的发展,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造成人才供给相对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一方面,用人单位提高了招收门槛;另一方面,一部分毕业生降格以求。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东莞公务员工资待遇,有部分毕业生(3%)甚至要求零工资就业
        3.毕业生自身角错位,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愿意从事技术含量高的研究性工作,或国家公务员,以及教育行
,而对一些民营、个体小企业几乎无人问津。他们更多地将自身定位为高级知识分子,而非普通劳动者,根本意识不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或中小企业就职,而是想方设法往国家机关、科研单位里。结果,很多学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能去的单位不愿去。
        4.希望毕业后专升本的学生仍占有大量比例
        数据统计发现,2008届已毕业的学生中专升本的学生占22%,2009届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有21%的学生明确表示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参加专升本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太难,先上学再说”,反映出当前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大,专升本也是无奈的选择。
        二、提高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观上的种种问题与现象,值得职业教育者去研究,并采取一定的对策,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领导重视,指导得力,定位准确,为提高就业率提供保障
        学校是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是为学生谋求生存和发展服务的。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学校应该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政策、制度等方面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2.优质的就业服务,为提高就业率搭建良好平台
        学校应以人为本,提出学生就业至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推行人性化管理,加强四家建设(创造家的环境、营造家的温馨、培养家的情感、提供家的服务”),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
        3.突出技能教育和资证教育,奠定高就业率的重要基础
        学校应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尽可能由双师型教师实施专业技能教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能力为本,提高基本技能的课时比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学校应适应就业准入制度,切实推行双证制度,注重职业资格考核,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施对证施教的方案,毕业生至少90%以上都能取得双证,甚至能拿到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