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作者这样导言:“乙醇俗名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成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但乙醇为什么能充当饮用酒的成分?在医学上为什么用途广泛?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知道答案”。这样的导入,可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过程。又如讲胶体溶液,用三个为什么设疑布惑,造成悬念,引入新课。即为什么输血要配血型?为什么钢笔吸墨水要对墨水牌子?为什么豆浆能变成豆腐和豆花?这三个联系实际的为什么,一下子就把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了。因势利导,作者再告诉大家:“要解答这些问题并不难,同学们只要知道了胶体溶液的知识就会明白。”“什么是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有些什么性质呢?”抓住教材的关键提出问题,紧接着简明扼要地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讲解,由于同学们求知的欲望极浓,收到了好的效果。
总之,设计导言应该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思考性,应该以联系教学内容为前提,贴近学生知识水平为基础,把握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
2 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化学是一门理解与记忆并重的学科,为了使同学津津有味听懂并记住所讲的内容,教师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形象而恰当的比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上下工夫。比如讲有机物的特点,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漫不经心。相反,适当准确使用文学语言,就会增加
讲课的魅力,使同学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当讲到有机物稳定性差、易燃时,作者对同学们说:“在七百多万种有机物中烈火金刚的不多,一点就燃的却比比皆是,稍不留心就会使国家财产付之一炬。”讲有机物反应慢、需加催化剂、产物复杂,就举“发醪糟、沃三天、加曲子、才香甜”的例子,对比无机物反应快。作者配上了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并说:“说时迟那时快,眨眼之间,沉淀就生成。”这样处理,学生兴趣高,记得牢。又如引摩尔概念时,讲微观粒子小,不好计量,就问学生:“一滴水多还是少?”学生会答:“少”作者又告诉学生:“一滴水中有十五亿亿个水分子,如果只取二十分之一滴给中国十亿人数,每人一秒数一个要数上亿年。”学生感叹不已,对微观粒子太小不好计量印象十分深刻。讲阿伏伽德罗常数这个数字有多大?又举如果取阿伏伽德罗常数颗稻谷,分给全世界的人吃,要吃上五千万年,从类人猿至今还没有五千万年。于是同学们对摩尔这个物质的量的单位,即阿伏伽德罗个微粒作为一个整体来衡量微观粒子有比较形象的理解。
教学实践证明,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清晰,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而且促使学生开阔丰富的思维,启开知识的大门。
3 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过去作者曾认为讲得越多,越有用,学生学得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其实不然,学习是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过程,不可能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而应分清主次,掌握重点,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少则得,多则惑。”从教学实践中作者体会到讲多了,无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暇思索,精力分散,反而事与愿违。相反将一两个问题讲明讲透,抓住教材重点精华,学生理解易思维活。从局部和暂时看是少,从全局和长远看就多。例如讲盐类水解,首先设问:“酸性溶液显酸性,碱性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显什么性呢?”(学生一般答中性)作者马上做实验,当同学们看到醋酸钠和氯化铵溶液分别显碱性和酸性时,惊讶不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抓住这两个实例,重点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得出“有弱就水解,无弱不水解,”的结论,然后练习。引申到盐类水解的规律,即“谁强显谁性,弱弱具体定。”再做大量练习,这样四句话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一节课的关键。又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时,作者结合实例,把这些判断精讲为“升、失、氧、还,降、得、还、氧”八个字,接着精选五个有代表性的化学方程式请学生判断,在练习中把各种特殊处理技巧教给学生。由于一节课学生只需记住八个字,而且在实践中学,在疑难中学,在错误和教训中学,学生印象深、记得牢,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目前,五年制高职生在学习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并付诸实践,五年制高职生学习状况会有较大改变。
教育探索
加强在校医学生医德教育 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
中国卫生教育人才网
张明勇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0030)
  摘 要:当前,种种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引起了人们对医德医风的高度关注,医德高尚的郑子全给医药卫生行业的从业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笔者就如何加强在校医学生医德教育作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希望能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卫生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182143203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郑子全事迹给医学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郑子全一生中有无数感人的先进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为了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而错过了自己女儿的最佳时机。后来郑子全说“我当时真是艰难。如果我不去钟家村,那个患者肯定熬不过当天晚上。”根据当时报信人的描述,郑子全判断那个患者的病情已经是十万火急。而女儿的病情,当时还不是十分危急,“我只能选择先救病重的,这是最起码的医德。”为了这最起码的医德,郑子全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
作者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郑医生这种“平等
34
1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9月第6卷第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