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广州模拟)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  )
                 
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白银大量外流
C.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市民阶层兴起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低银”“低假银”,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趋利思想,说明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业生产不受重视,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白银大量外流,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善书劝诫乡绅、商贾、大众不使用“低假银”,无法说明市民阶层兴起,排除D项。
2.(2019湖北武汉模拟)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
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帝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B.佃户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  B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的地位说法错误,A项排除;材料中政府颁布新政,保障佃户权益,其表明佃户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租佃关系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佃户对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得出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是以偏概全,D项错误。
3.(2019广东深圳模拟)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这反映了清代(  )
A.土地兼并日趋合法化
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
D.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答案  C 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田地主人更迭频繁,说明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故选C项。题干信息未体现土地兼并是否合法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业生产衰退,故B项错误;土地买卖无法说明农村贫富差距加大,故D项错误。
4.(2019河南洛阳模拟) 明初时民间机户就已存在,明中叶以后数量大增,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存在于乡村,并促使一批丝织业市镇的形成。这说明(  )
A.丝织业最先出现雇佣关系
B.民营丝织业技术发生变革
C.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明代民间机户出现并存在于城乡之中,还促使一批丝织业市镇的形成。这说明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故选C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明代民营丝织业技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并未发生“变革”,B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5.(2018河南新乡调研)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是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县的半山桥市,民居辐辏,朝夕为市”。这反映了当时江南(  )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B.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工商业市镇日渐兴起    D.生活观念发生转变
答案  A 明中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突破了集市贸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江南地区出现大量的市镇交易正是其表现,故A项正确;封建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材料并未提及,故B项错误;市镇贸易的涌现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外在表现,故C项错误;生活观念材料未提及,故D项错误。
6.(2018课标Ⅰ)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  B 本题考查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观察图文材料,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政府组织的一次远洋航行,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贡献的奇珍异兽看作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本质上说明了明朝廷用中国文化解读朝贡贸易贡品,故选B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既未反映海禁政策,也没有反映传统观念的更新,且C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CD两项错误。
7.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
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禁政策
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谭纶认为,闽人靠海为生,但海禁甚严,导致该地居民生活贫困,转为盗贼。这表明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故选B安徽高考时间2020具体时间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谭纶主张开放海禁,并非发展福建海洋渔业,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抗倭安民,故D项错误。
8.(2019湖南长沙模拟)中国古代对于“农民”的称呼,青铜器上有“臣”“众”,先秦文献有称“野人”,
秦汉有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明清时称“庄客”“佃”“农民”等,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
C.农业赋税制度的变革    D.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答案  A 中国古代农民称呼的不断变化主要源于土地制度以及农民地位的变化。
9.(2019山西晋中联考)在福建馆藏的康熙四十三年至乾隆十二年的33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23件,约占70%,货币借贷10件,约占30%。在乾隆十七年至道光三十年的131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仅24件,约占18%,货币借贷107件,约占82%。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货币地租已取代实物地租
B.商品经济获得了发展
C.商业发展改变了经济结构
D.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康熙四十三年到道光三十年,谷物借贷占比下降,而货币借贷占比上升,这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B项正确。货币借贷占比上升,谷物借贷占比下降,并不能表明当时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A项错误;当时中国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变化,C项错误;D项所述材料无法反映。
10.(2017课标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朝廷制定了许多用以区别不同体等级身份的规定,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饮食器具也在其中。从材料信息可知,到了明朝后期,人们已经违背了朝廷制定的关于器皿使用的规定,这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级秩序受到冲击,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传统伦理并未瓦解,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
11.(2018安徽“江南十校”3月考试)《大清律例》载:“如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
A.法律带有野蛮特征    B.钱庄、票号较为普遍
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大清律例》规定,如果钱庄、票号的人有挪用、侵吞民户存款行为,朝廷将“拘拿押追”,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重视规范商业行为,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C两项;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
12.(2018四川达州模拟)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海禁政策。这说明(  )
A.经济模式与政治抉择密不可分
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连
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
答案  A 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造就了统治者的固有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故A项正确;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连严重偏离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海禁令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必然产物,当然外部的殖民威胁加剧了这一政策的出台,故C项错误;西方入侵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表述,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广西柳州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倭寇”危机,暴露了明朝官方应对海上危机的乏力,意味着朝贡贸易走向尾声。最终在调兵遣将平息倭寇以后,明朝海洋政策完成了从以政治为重心到以经济为重心的转折,做出了重大调整。政策转变意味着制度变迁,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虽然经历了诸多曲折,但是,前者孕育了福建海商合法化及其集团的崛起,到万历末年,海舶千计,漳、泉颇称富饶”,中国海商集团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成为17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的主体;后者孕育了
葡萄牙人入居及其经营海上贸易合法化;澳门的兴起和发展,自一开始,就是中国海商与居澳葡萄牙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澳门形成广州外港,开辟了多条国际海上贸易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全球。两种海上贸易模式预示了晚明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新格局——东西洋贸易网络正式开创运行。制度变迁导致的海上贸易新模式为民间海商迅速崛起为中国海上力量的主体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