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上的社会转型
——2014年山东文综卷的命题立意
山东省邹平一中特级教师刘庆亮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是近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由于国际形势和具体国情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这一转型的道路、速度和效果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型。中国在这一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命运多舛,艰难曲折。有学者指出,如果从战争开始算起,历经近一个半世纪之后,直到目前这一转型仍未彻底完成,其时间之长、难度之大,在世界上似乎绝无仅有。因此,“社会转型”的话题不仅成为
近年社会热议的焦点,也成为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而这一点,在今年的山东文综卷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全面和深刻,令人拍案叫绝!
一、突出社会转型的四大领域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政治诉求和潮流。作为非选择题,选修模块的第46题、47题成为这一主题的“当家菜”。第46题从光绪皇帝和康有为关于改革的认识入手,凸显了维新派政治民主化的追求与光绪皇帝“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的改革意图之间的矛盾,揭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第47题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作《革命的寓意》入手,考查了体现“自由”“平等”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并进而考查了启蒙思想家卢梭。此外,第21题古希腊雅典城邦强调“城邦公民的平等”,也从侧面对这一主题做了回应。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区域市场到世界市场,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作为备受瞩目的必修模块的非选择题,第39题成为承担这一主题的中流砥柱。该题考查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市场形成的影响,以及奴隶贸易在英国兴衰的原因。
同时,第17题从19世纪60年代“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纺织业发展”的角度,反映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战争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附庸,开启经济现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此外,第15题唐宋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的材料,不仅回应了这一主题,也是史学新成果的一次成功运用。
从迷信到科学、从宗教束缚到理性张扬,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发展方向。第22题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体现出近代自然科学逐渐摆脱宗教束缚,走向理性发现的历程,“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角度”。第16题以四幅地图的形式,在“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的背后,挖掘出现代化转型在“史迹空间”留下的历史印记。需要注意的是,第13题虽然考查的是孔子兴办私学,但是其“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的落脚点,其实也蕴含着“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社会转型的命题立意。
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宏大叙事到生活细节,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社会视角。第38题从女性解放的角度考查了“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内容设计政治、经济、文化,不仅折射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的时代特征,也揭示出“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的历史结论。此外,第18题从《马关条约》“合议即成”后“举国争言洋务”的细节,涉及到社会转型期的思想解放。
二、反思西方社会转型的三大问题
作为工业文明先导型的西方,欧美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令人发指的殖民主义暴行,还伴随着“欧洲中心论”“革命恐怖主义”等问题的产生。此间,不仅有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的争鸣,更有整体与局部、原点与归宿历史反思。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复杂的问题也被巧妙地浓缩在一张长度不大的试卷中。
第一,“奴隶贸易”等殖民扩张行为是西方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罪恶。第39题提供了辩证思维的参照,依据道德标准必须批判,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据生产力标准,正如刘宗绪教授所言,它“无疑是进步的”,因为“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如果“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去看历史”,“它瓦解封建制度,催化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在这里,试题为我们提供的辩证视角是:奴隶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第二,“欧洲中心论”不仅是盛行一时的西方史观,也是殖民者天然的价值体系和逻辑观念。随着社会进步和史学发展,“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纠正了它的错误和狭隘:反对“欧洲中心论”,主张“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强调世界历史是“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出现了一些为人乐道的经典试题。今年山东卷的第39题在这方面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材料提供了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在《欧洲经济发展》中的“欧洲中心论”观点,设计的第(4)个问题要求“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一方面,试题肯定了“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按照“评述”的要求,首先旗帜鲜明地进行“评价”:“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
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其次,进一步“论述”了两个观点,一是“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二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革命恐怖主义”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极端民主主义,事实上完全走向了民主和法治的反面,值得深刻反思,第47题对此有所体现。试题设问的指向虽然是依据材料的信息判断是哪位启蒙思想家,但是判断的依据却是:“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毫无疑问,卢梭关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的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革命要求,成为法国人民推翻旧的封建制度、确立新的社会原则的思想武器,直接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但吊诡的是,卢梭的民主思想却成为雅各宾派革命恐怖主义罪恶和灾难的根源。其原因在于,卢梭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的思想,被作为人民革命和人民起义权力的来源和依据,还被雅各宾派在1793年宪法中确定下来:“当政府违反人民的权利时,对于人民及一部分人民而论,起义就是最神圣的权利和最不可缺少的义务。”而卢梭“社会契约”中“公意”主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公意”的滥用:只要声称拥有了“人民”的支持,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便拥有了“人民”所赋予的一切权利,使得暴力、
武力披上了民主的、革命的外衣。由此,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法国人民抬腿就上街,动辄就起义,杀人和剥夺就变成革命的必然,暴力和暴力镇压就演化成了交替拉锯的“政治习俗”,雅各宾的暴政便是由此而来。这体现出卢梭思想极具破坏性的一面。而令人唏嘘的是,这样的革命恐怖主义一再在历史中重演,包括我国的义和团运动和。
三、认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大束缚
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后进国家,中国在社会转型中还面临着四大束缚:民族束缚、政治束缚、经济束缚、思想束缚,却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解放。
第一,近代中国深受西方列强的殖民压迫,要顺利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必须完成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第19题就是这个主题的体现:“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这描绘出的局面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该题的命题立意凸显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这是近代百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雪洗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同时,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作为反法西斯的盟国,英美等国废除了其百年来在中国享有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了国际地位。
此外,民族束缚还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的“冷战遏制”。其表象是冷战思维和社会制度、意识形
态的差异,其背后是国家根本利益,其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也严重阻碍了国际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前进步伐,代价堪称惨重,教训值得反思!殷鉴不远,这样的霸权主义在当下仍然阴魂不散。山东卷第23题就暗含了这个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强力扶植日本的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掩卷沉思,此题不仅有反思历史的深刻寓意,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近代中国要完成社会转型,不仅要进行器物层次的经济、军事、文教领域的转型,还要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避免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最终突破封建王朝专制的政治束缚,而第46题就切中肯綮,从光绪皇帝和康有为对改革不同的理解,引领学生思考“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可谓见微知著、入木三分。
第三,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还面临着西方列强的经济束缚。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着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大肆进行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是世界市场的附庸,第17题就是这一主题的体现。该题通过一段地方史料,突出反映了江浙地区的丝织业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刺激之下的发展情况。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是原材料价格、产量受西方市场控制的被动发展和畸形发展。
第四,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还有严重的思想束缚,其表现有二:一是封建残余思想,
如第38题以妇女解放为主线,通过巴金小说《家》的主人公高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的爱情悲剧、《大公报》关于李欣淑与封建包办婚姻进行抗争的报道,考查了包办婚姻、守寡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二是左倾错误思想,如第20题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词条极为褒奖的解读,反映出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深受左倾思想的严重束缚。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的山东文综卷除了以上关于社会转型的宏观架构之外,依然保持了往年的简约平实、主干突出、材料丰富等一些风格,兹不赘述。
四、高考命题给我们的三个教学启示
试卷的网站第一,要注意知识的宏观架构:学习历史需要放宽历史的视野,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视野的广阔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历史认知能力和历史智慧,也是教学能力和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例如上文所述今年山东文综卷关于社会转型的宏观架构和学术视野。
第二,要注意细节的微观还原:除了宏大叙事和宏观构建之外,历史学习还要借助借助丰富的史料去还原历史现场,通过细节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的原状,以小见大,于细微
处见精神,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大众化,引领学生去体验和感悟鲜活生动、血肉丰满的真实的历史。近年的高考试卷无一不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大胆尝试。例如今年的山东文综卷第38题选取的一组连环画和《大公报》的人物报道就是典型代表。
第三,要注意学术成果的吸收:目前,高考命题人员基本还是由高校教师组成,命题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渗透到高考命题中。据黄牧航教授统计:过去7年中,全国各地的历史科高考试题可以明确查到学术出处的新成果达到300项。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尽管像山东、上海等省市引用数量低,但不意味着没有体现新的学术成果,只是命题者已经通过“二度消化”后,采用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已经很难查这是哪位学者、哪篇文章的学术成果了。这明确透露出一个信息,即当前历史科高考命题对学术研究新成果的依赖,已经逐渐超过了对传统史料的依赖。命题者主要是从学术新成果中寻命题的观点和素材。过去的命题依赖原始史料,是一种“六经注我”的命题思路——即运用各种史料来印证教科书的观点。而现在依赖学术新成果,是一种“我注六经”的命题思路——即运用所学知识来印证、反驳或批判各种新的学术观点。如今年山东卷第38题关于两个历史结论的论证、第39题关于“欧洲中心论”的评述,就渗透着很明显的学术性。
有句调侃的话说,大学老师只看书不备课,中学老师只备课不看书。但是,从近年高考的命题趋势而言,要真正实现“以站立的姿态面对高考”,我们确实还需要不断阅读,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