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 复习提纲
1
技术及性质
一、 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其培养目标是 提高技术素养
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的基本的生存需要
一般街道上路灯照明选用的是 金属卤化物灯
二、 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
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的核心,也是设计的核心
综合性(跨学科) 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两面性
专利性:产生时间:1790    对象:技术活动的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的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申请过程: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设计过程
一、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设计中的人际关系
“机”不仅指机器,还包括一切和人有关系的物品
人际关系需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汽车的颜从安全到不安全的排序:白、红、黄、蓝、灰、绿、棕
三、 设计的一般原则
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也是技术的核心
实用原则 物理功能(可靠性 效率精度 构造 性能)
        生理功能(方便性 安全性 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 肌理和装饰诸要素给人以愉悦感)
        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价值 兴趣 爱好 社会地位)
        设计的根本是实用
经济原则 提高功能成本比
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 设计的一般过程
1. 发现与明确问题
⑴发现问题
问题的来源:⑴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⑵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⑶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
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观察日常生活(无意、偶尔,或有目的、有计划);
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⑵明确问题
1 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判断内容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 问题提出的目的
判断问题的价值: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是否已经解决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是否是主要问题 能否解决 投入与产出比例
2 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2. 制定设计方案
⑴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1 收集信息(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资料、收听广播看电视、浏览互联网)
2 设计分析
3 方案构思
4 云南省考试中心网方案呈现(把模糊设计、草图具体化)
5 方案筛选
⑵设计三要素:物 环境
⑶方案的构思方法
1 草图法(画)
2 模仿法(仿)可以依葫芦画瓢,形状功能不变
3 联想法(移)知识的迁移,本质改变
4 奇特性构思法(破)突破常规
⑷方案的比较与权衡:表格法 坐标法
⑸常见的思维方式:定势思维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3. 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
㈠绘制图样
⑴正等轴测图:各夹角为120° 图上尺寸=实际尺寸
⑵常见的技术图样
㈡制作模型或原型
金属加工工艺:下料→划线(钢直尺、划针)→锯割(远端起锯)→锉削(左手施力大到小,右手施力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画园(筒)中心线→冲眼→钻孔(不能戴手套,不能直接用手拿工件,不能披头散发)→孔口倒角→攻丝→倒角→连接→淬火→电镀→喷漆
4. 测试评估及优化 (最关键过程)
⑴测试
四种试验类型:性能试验 优化试验 预测试验 信息试验
五种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 模拟试验法 虚拟试验法 强化试验法 移植试验法
○对安全帽进行的超载试验是一种预测试验
5. 编写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了解产品的特性;使用户安全地使用产品;使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
2
结构与设计
一、 结构的含义
1.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打配合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及功能
2. 结构与力:压力 拉力 剪切力 弯曲力 扭转力
3. 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 框架结构 壳体结构
二、 结构的分析
1. 结构的稳定性 影响因素: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材料等
若一个结构的中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范围内,就是稳定的
2. 结构的强度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材料、构建之间的连接方式(刚链接、铰连接)
结构形状强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构件形状强度:(最强)工→十→口→LO|_|(最弱)
三、 结构的设计
四、 结构的欣赏:技术和文化两角度
流程与设计
一、 流程的含义
二、 流程的分析: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
三、 流程的设计
(流程框图)
2.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材料、工艺、设备、资金和环境等
四、流程的优化
2.内容: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
3.方法:调时序;改因素
系统与设计
一、 系统的含义
1. 概念: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 系统的类型
3. 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1+1>2;②要素协作;③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更新);环境适应性
二、 系统的分析
1. 系统分析及其目的
系统分析是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
目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
3.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三、 系统的优化
方法:数学模型(最优解)  科学估算(满意解)
控制与设计
一、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控制的三要素:对象、目的、手段
二、 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与过程
1. 开环控制系统
(方框图)
2. 闭环控制系统
(方框图)
三、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
1. 干扰因素:出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克服方法:消除;减弱;提高性能
2. 反馈
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反馈来减少被控量(输出量)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