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符号的
美学表达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为例
何子豪 刘 兰
【内容摘要】奥运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为东道主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多元文化的跨域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中华文化的美学表达和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实践,为今后我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建议。我国跨文化传播应打造促进受众共情的文化标识,构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传播场景,创建故事化与视觉化的叙事文本,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精准阐释与意象的完美建构。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美学表达;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共享和互动的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以及高语境文化自身的复杂性,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被解构和误读的风险。体育活动存在许多运动规范、专业用语等相沿成习的规约符号,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提供制度性约束,也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和圈层的人们的相互了解提供共通的意义文
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合文化差异、避免传播障碍与隔阂的作用。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是世界各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国都会通过一系列程序化的仪式,实现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共融,进而塑造本国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将高科技嵌入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利用多种艺术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进行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表达,展现了东方美学,
作者简介:何子豪,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兰,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体现了中国创意和中国智慧。在新语境下,探索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新路径,意义重大。
一、跨文化传播的新语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呈现出冲突与融合的新表征。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迎来新语境,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不仅惊艳了世界,也为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窗口。
(一)奥林匹克文化的世界性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宗教祭祀的竞技比赛,经过2900多年的演变,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形成独特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奥运会举办国结合本国文化传统提出的赛事口号和主题,是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的在地化诠释和丰富发展,也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着力表达的文化理念。中华文化形成于中国自古以来独特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把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融入追求和平、进步、团结、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文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差异,获得国际受众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直播业态的迭代与文化符号解读的主动性
奥运会开幕式的转播权归属以及拍摄、解说,都有可能导致文化符号意义的流变,将直接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近年来,国内直播业态渐趋成熟,这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打下基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业的主持解说帮助国内受众理解冬奥会开幕式深刻的文化内涵;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也为受众在线交流提供了平台。在多元媒体形态同频共振的传播过程中,中华文化实现了塑造国家形象、赢得受众认同的预期。
(三)短期聚焦的流量声势与逆全球化背景下的舆论环境
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是多主体跨圈层互动的结果。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通过构建庄严的媒介仪式,将
不同文化圈层的受众聚合于具有统一认知参照系的共同体中,1在聚焦效应作用下,形成基于相近合意空间的跨域情感投射,在短期内创造出广泛的流量声势,吸引国外受众关注,从而促进本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由本届冬奥会引起的国外媒体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存在一定的正向表征。
但是也应看到,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变化,逆全球化趋势显现,世
1 李静亚、谢喜、王润斌:《社交媒介与奥运传播研究:背景、热点与前瞻》,《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20年第11期。
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趋于保守,此种态势易引发激烈的价值观博弈和文化冲突。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及媒体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文化符号做出单向度解读,恶意炒作开幕式的防疫措施,试图扭曲西方普通民众对我国的客观认知,同时阻碍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接受。这些问题有可能演变成负面舆论,对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造成障碍。
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美学表达
在中国梦与冬奥梦交汇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民通过文化创新,用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呈现出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观,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一)以“雪花”为主线的文化叙事
在符号内涵传递的实践中,不同文化圈层的人通过对符号进行排列组合表达丰富的文化含义。由于语言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因此对语言符号的传播交流成本较高。而具有象征意义的非语言符号凭借其通俗易懂的特质,往往能够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和助力。“雪花”作为中西方文化共通的意象,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倒计时短片中“暗藏”的雪花、引导员衣服上的雪花元素、部分表演的雪花背景,是贯穿开幕式的暗线和伏笔;雪花与中国结的巧妙结合,编织出简约又空灵的“雪花”引导牌,展现出中国文化中轻盈浪漫的冰雪美学;写有各个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雪花牌”在橄榄枝与中国结的串联下聚集在一起,传递出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光影互动中,所有“小雪花”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座“雪花台”,与冰雪五环相呼应,完美体现出“一起向未来”的奥运主题。
(二)以科技为基础的文化表达
德国学者格诺特·波默提出“气氛美学”理论1,强调人身体的“在场”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了所有观众的“共同在场”,将内化于心的中华文化以视觉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美学观念和文化底蕴,让人们在现场氛围的感召下产生观点的交融,各国文化中的差异被淡化。LED三维立体舞台将抽象的中华文化变为具象的艺术影像:绿的柳条在“微风”中摇曳,宣示着春的到来;“立春”字样的焰火,将生命的磅礴之力带上云霄;场地上的孩子轻轻吹动的蒲公英,飘散到各个角落,寓意播撒希望;《立春》中8K实时分辨率的LED地屏和裸眼3D技术,与演员的表演有机结合,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构建出天、地、人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中国人
古朴智慧的时空观与自然观;冰雪五环展
1 吴天天:《环境美学的新视野:格诺特·波默的气氛美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
现环节中,一滴蓝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在场地上弥漫开来,营造出“水瀑布”的视觉奇观,使中国传统的水墨文化与自强不息的奥运精神相交融;由LED柔性灯板制作的五环标志经过滤,凸显冰的质感,透出玉的温润,“五环”与“雪花”交相辉映,是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在对话;歌曲《雪花》的旋律在鸟巢上空回响,孩子们手持“和平鸽”在场地中追逐嬉戏。动作捕捉技术通过场地上方的摄像头跟踪每个孩子的位置,营造出雪花紧跟孩子们的脚步缤纷飘舞的景观,描绘出孩童天真烂漫的图画。
(三)以“我们”为核心的文化自信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没有借助有形的器物展现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而是聚焦由世界各国构成的“我们”一起“走向”未来,体现了自我与他者平等交流的文化自信。在奥运五环展示环节中,二十四道“激光刻刀”在“冰立方”雕刻历史、复刻时光:从第一届法国夏蒙尼冬奥会开始逐一展示历届冬奥会的标志,
讲述世界各国对奥运精神的传承;6位运动员击打影像冰球,晶莹剔透的奥运五环“破冰而出”,喻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打破隔阂、相互走近的使命担当;从运动员入场式的引导牌到汇聚成璀璨的“大雪花”,写有各个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雪花牌”重构成这一届冬奥会的主火炬,传达出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通的核心理念;伴随着《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旋律,76名中外青年并排走向前方,以观念性的行为表演,向平凡而伟大的世界各国人民致敬。44位来自河北阜平的孩子用标准的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对奥运精神的用心演绎。
(四)以环保理念为依托的文化创新
一个新的符号文本的诞生,通常是从它的“前文本”中得到了灵感和启发。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会调用相近类型的符号储备,借鉴往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经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既基于“前文本”,又摆脱“前文本”的束缚。开幕式上巨大的3D“迎客松”创意造型展现在鸟巢上空,犹如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到来,既极富中国文化韵味,又秉持了环保的理念。奥林匹克圣火是奥运精神的象征,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点燃方式都为世人所瞩目。北京冬奥会鸟巢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就是主火炬,由参赛国名称构成的“雪花台”守护着奥运火炬,不息的火焰象征着人类团结一致守护奥林匹克精神。以不点火代替点火,这一经典“留白”于最细微之处展现了“一叶知秋”的意境。此外,开幕式的焰火表演使用无毒、微烟的环保弹药,极大降低了烟火的燃放总量,这一切都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的低碳
环保观。
三、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未来留下了丰富的跨文化传播经验。我国在跨文化传播中要立足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理念,优化传播话语表达形态,通过科技与文化符号的完美融合构建异域文化间良性互动的关系,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认同感。
(一)文化深耕:打造能够引起中外受众共情的文化标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跨文化传播中形成了一些具象化的国家形象符号。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国内外受众熟知和喜爱的公共符号,在奥运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在跨文化传播中进一步深入挖掘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冰墩墩”“大熊猫”等文化标识,1通过共情传播在海外受众中不断深化中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可借助商业化手段持续推出有关“大熊猫”的电影、动漫,以“大熊猫”为第一视角,系统、立体地向国外受众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并根据具体的社会情境对中华文化进行新的解读。这种以非语言文化符号作为国家形象标志的传播方法,能够在不同文化圈层中创造出情感的亲近性,淡化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界限,为我国跨文化传播营造多元融合的氛围。
(二)技术嵌入:构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传播场景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实现文化符号的“云端交互”成为新趋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对“5G+4K/8K+AI”超高清直播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受众实时观影的流畅、清晰,增加了画面景深。以AR、V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拓宽了视角广度,给受众带来沉浸式的虚拟体验。2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璀璨的文化景观,为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首先,我国应强化技术与艺术的创新探索与融合,实现中外不同个体围绕中华文化进行现场与网络空间的话语交汇。其次,可利用多媒体、数码成像、AR、VR等技术设置中华文化线上体验馆,构建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跨文化传播场景,打造数字化、游戏化、视觉化、沉浸式的文化云端仿真体验。最后,鼓励我国的数字技术团队与文艺团体走向世界,在海外定期举办中华文化的数字文艺表演,将实景与虚拟场景有机融合、广泛传播,以增强国外受众的直观体验和精神感受,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激发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
1 宋文利、姚小林、李智鹏、杨蕊竹、张涛:《国际传播视角下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探
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2期。
《体育科学》2020年第11期。
2 郭晴、杨茜:《使命、机遇与挑战:对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