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陈
作者:都河川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9期
    陈都河川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结构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它在某些方面也影响着我国传统的社会形态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主导力量,影响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发展,但是现如今,社会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一些不良社会思潮会给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的冲击,大学生应该面对社会思潮坚持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本文主要从社会思潮的理论性方面对其进行介绍,结合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研究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应对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价值观;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37-02
    现如今,随着我国改革不断的深入,经济社会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各种新思潮的不断出现与发展,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等都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大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各种思潮的认识接受都处于较敏感的阶段,对社会思潮缺乏正确的、系统的认知[1],所以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政府应该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大学生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避免或者减少不良社会思潮对其价值观的影响。
    一、社会思潮的简述
    (一)含义
    社会思潮是指在某一社会时期或者某一社会阶段产生的一些代表国家或者个人利益的、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思想发展潮流以及思想发展趋势。社会思潮可以分为两个极端的方面,一种是对社会有着积极影响的,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潮,一种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潮。这两种形态的社会思潮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力往往大于现实理论的影响力,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传播,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它会根据自己特有的性质进行传播,在短时间内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2],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主要的社会心理以及社会意识。
    (二)社会思潮产生的条件以及其特征
    1.条件: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条件,社会思潮也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条件。社会思潮的产生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所以它的产生与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的社会思潮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制度,社会思潮会随着经济的变动而变动。在一定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影响着社会思潮,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的想法以及对社会的某些看法,产生对某一观点的认知,从而尽可能对其进行争取,这样就会形成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产生也会受到国家或者政府某一政治制度的影响,社会思潮的产生要有政治活动作为背景。社会的思想文化也是社会思潮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不同的社会思潮的形成。
    2.特征:社会思潮的产生具有社会性以及大众性,它并不是个人的思维以及想法,它代表了各个阶层的体利益并在体中不断发展,对人们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它还具有广泛的传播性,社会思潮产生于体,在体中进行宣传并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断地将其扩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复杂性,社会思潮的产生是根据某一时段人们的需求以及利益冲突产生的,但是它会随着社会以及其他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交替。社会思潮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的利益需求,在这期间,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利益驱使下的思潮,这就形成了多样的社会思潮。
    二、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一)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中的影响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通过后天在社会中的实践与活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政治与文化的环境也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在学校中接触到的人或者社团活动等中都有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3]。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首先是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心理价值观念的认知,然后通过各种事物对其的影响以及心理的作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社会思潮是一种社会形态以及社会认知,它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文化政治等内容,所以它通过自身对其理论观点的宣传与发展,对人们的心理以及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也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自己自身的价值观念。
    (二)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主要影响的社会思潮1.个人主义思潮。个人主义思潮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它是一种关于人的人性与人的价值之间的理论,个人主义思潮主要认为人的思想高于一切社会思想,没有人就无法产生社会,个人思潮主要宣扬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的权利高于一切,这样的思潮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使一些大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只追求个人的利益而忽视国家以及社会的利益,形成自私自利、只重视个人利益的价值观,这与我国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相违背。
    2.拜金主义思潮。拜金思潮的产生源于西方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重视金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用金钱不断地满足自身的欲望以及自身的利益需求,认为钱是无所不能的。随着拜金思潮的不断发展扩大,它也逐渐向其他国家蔓延开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越来越重视金钱的作用,把金钱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根本,这样不仅不利于自己身的价值观的养成,还会使大学生失去奋斗的信心与斗志,影响自身的价值的体现。
acca报考条件    (三)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等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途径来了解一些社会新闻以及社会信息,但是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杂乱,而大学生并没有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4],身心还不成熟,所以极易受一些拜金主义及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迷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2.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疏漏。虽然国家非常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在教育工作中还缺乏对政治教育方面的全面认识,只是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管理方面,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严格的控制;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先行者,但是由于现代金钱经济对人们的影响,部分高校的教师也被金钱诱惑不能专注地进行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指导工作,从而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思想的深入宣传,只是将知识进行理论化的表述,
并没有对其做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所以学生对于政治思想的学习缺乏热情,这样大学生就不能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去促进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
    (四)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应对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为了减少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国家和学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思想政治课是教导大学生养成良好价值观的重要教学途径,但是现有的思想政治课并没有受到学生以及老师的重视与兴趣,部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应付心里,学生也没有兴趣认真吸收。所以,应该重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优化课堂教育模式,禁止学生或者老师在政治课堂上宣扬不良社会思潮,同时,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真实需要,在教育的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5],使教育模式以及设置更加符合现代化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使大学生能够对现代社会思潮做出理性的正确的判断。
    2.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学生的政治教育方面,教师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教育者,学生也是以教师自身的教育作为准确的信息接收,所以,教师应该以德树人,注重学生的政治教育,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政治水平的提高,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审查和考核,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尽可能地使学生对社会思潮做出正确的认识判断。
    3.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应用,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如今,网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网络的信息也呈
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腐朽的文化都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广泛的传播。大学生上网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网络已经是大学生接触外界事物的不可缺少的途径,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加强对网络教育平台的监督,积极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政治信息进行接收并应用,建立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减少社会思潮对自身的影响。
    三、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国外的一些不良思潮涌向我国,由于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以及思想还不够成熟,不良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国政府以及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并根据现阶段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及意见,加强对学生以及教师自身政治素养的重视,减少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莹娜.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4.
    [2]孙雅云.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李琳.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
    [4]武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5]刘朝武.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