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事业单位为啥最低服务年限5年?
公务员难还是事业编难事业单位最低服务5年,其实在现在的事业单位招考中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对于⼀些区县和乡镇事业单位,服务5年是基本要求,在招考职位表中就会进⾏明确。选择最低服务5年的事业单位,意味着你要和单位签订⾄少服务5年的合同,并且在合同中会约定违约的后果,包括赔偿违约⾦、记⼊诚信档案等。
在5年的服务期内,你不可以辞职,也不能够办理调动,就算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单位也不会出具同意报考证明,更不会放⾛你的档案。总⽽⾔之,5年服务期就像是5年卖⾝契⼀样,将⾃⼰5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单位。
在体制内,被单位辞退按照规定5年内是不允许再参加相关考试的,同时是因为个⼈问题导致,在档案⾥头是会有记录的,所以也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其他地⽅的事业编或公务员考试。设置最低服务显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招录新⼈后,不少⼈员因为⼯作地点、⼯作环境、⼯作福利等多⽅⾯因素对⼯作的满意度不⾼,希望能再次选择⼀个更适合⾃⼰的⼯作岗位。
但⼯作⼈员调离对单位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每个事业单位的在编⼈数是有限的,每年能招新的⼈数也是受限的,并不是单位想要招录⼏个⼈就可以招录的。⼀些新⼈在考事业单位的时候,都是抱着骑驴马的⼼态来的,先进⼊体制,再寻更好的调离机会,或者想直接辞职。这样就会导致单位⼈员流失,其担任的职位上的⼯作便没有⼈来做,便会加到其他在职⼈员的⾝上,加重其他⼯作⼈员的⼯作量
和⼯作难度。
分析:事业单位为啥最低服务年限5年?
第⼀,不得辞职。服务年限内,除遭遇不可抗⼒的原因外,不能申请辞职。
第⼆,不得调离。允许在单位内部或本地区相近岗位之间调整、提拔重⽤,但不能调离服务区域,脱离服务对象或服务地区。
第三,不得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服务期内,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进⼊⾯试环节,要求单位提供同意报考证明,将不予出具。
总的来说,服务期是个⼈与当地⼈社部门的约定,作为获得编制的代价,⼀般会写⼊单位的岗位聘⽤合同条款内。在此期间,个⼈不能要求辞职、调离或报考公务员,⼀旦出现上述⾏为即视为违约,将被记⼊诚信档案,成为个⼈污点,对今后进⼊机关事业单位产⽣影响。
按要求必须是在招考的岗位服务满5年,不能改变服务对象。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同⼀个地区,不同的部门,原则上也是不⾏的。当然如果当地管理⽐较⼈性化,可以去同⼀地区内其他需要的岗位⼯作,或者还可以提拔使⽤,但绝对是不允许去地区以外的单位或者岗位的。也就是说,不能通过考试、公选、遴选等,考录到上⼀级或者异地机关事业单位。
违反协议的结果,赔偿协议约定享受的福利、培训费⽤等,都是⼩事。最为关键的是,如果在服务期未满之前,是没有资格报考任何地区的公务员、事业⼈员岗位的。即使可以报考,通过笔试、⾯试环节,到了政审环节,单位也不会同意出具“同意报考证明”书的,也不可能配合办理档案、⼯资等转接⼿续,考了也是⽩考。当然,如果是单⽅⾯辞职去私企⼯作,档案什么的都不要,也就不牵涉这些了。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不建议去报考有服务年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如果报考并上岸了,就需要⽼⽼实实⼲满服务期,别想东想西了。
其实不仅事业单位有5年服务期的最低限制,在有些事业单位⼈才招聘引进中,也有5年服务期甚⾄是8年服务期的限制,⽽现在乡镇公务员则要求5年服务期。5年服务期的限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保持机关事业单位队伍的稳定性,保持基层单位的战⽃活⼒,防⽌基层⼈才队伍流失过快。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基层单位⼈员每年流出的⼈恐怕⽐招聘的⼈还多,到时候就更没有⼈原因去基层单位⼯作了。
【图⽂来源于⽹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