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治市图书馆“十一五”(2006—2010年)发展规划建议草案
 
    21世纪第一个五年,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机遇期。在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图书馆新馆大楼于2005528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15个月,接待各级领导、读者参观访问十一万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各届人士的拍手称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标志着我市图书馆事业出现了全新发展的态势。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市图书馆建成融服务性、教育性与学术性为一体、具有现代化网络教育服务体系的先进图书馆,特提出长治市图书馆十一五2006——2010年)发展规划建议草案,请予审议。
    一、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实施三三战略,建设三个长治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服务质量、学术水平和管理层次,着力开展岗位竞赛、优质服务,着力强化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全市图书馆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二、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
    “十一五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腾飞期,也是我市图书馆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我馆将紧紧围绕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遵循整理、保存、开发、应用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全市公众的宗旨,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全面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努力向管理科学化、业务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推进,尽快形成具有上党老区特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的服务功能,将我市图书馆建成融服务性、教育性与学术性为一体、具有现代化网络教育服务水平的地市级一流公共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市人民的文化教育需求,以高质量、高效率为全市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同时要瞄准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前沿,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缩小与全国先进公共图书馆的差距。力争到2010长治市人事考试网年,将市图书馆建成为设施精良、资源丰富、队伍精干、服务一流、独具特、科研与服务均衡发展,力争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实现较高数字化程度,成为省内外周边地市具有一定影响的学习型图书馆。
    三、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1、管理与制度建设
    “十一五期间首先要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合理、体系健全的馆内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坚持以法治馆,高效运作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管理理念,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管理原则。将能否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作为考核全体馆员工作实绩的基本内容,将能否充分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本标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办馆档次。
    其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图书馆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流程重组、职工竟聘上岗后,2006年基本完成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标准制度等。以各业务部门为单位签立服务公约,建立服务承诺制,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和操作细则。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到2010年使全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能够引领长治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进程。
    第三、进一步加强图书馆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职工代表大会、图书馆业务工作咨询委员会、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和读者协会的作用,不断提高图书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保证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持续有效地发展。
    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经过五年的收集、整理、开发、应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形成馆藏丰富、结构合理、品种优良、特鲜明、各种载体互补共存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基本上满足为全市各级领导机关决策、科研与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他事业发展提供学习研究的需要。
    1)根据办馆方针和任务,制定文献信息收藏规划。在文献采购工作中确立精品意识、特意识和时代意识。有系统地入藏参考文献、地方文献,有重点地入藏科研文献、科普文献,有选择地入藏青少年课外阅读文献,慎重入藏具有潜在价值的珍贵文献,把优化馆藏结构作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加强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使之成为馆藏文献主体的重要部分。依据新馆设计规模和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年进书量应保证在4万册以上,到2010年馆藏总量达到50万册以上,中外文报刊达3000种以上。
    2)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完成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的转换工作,力争在2010年以前采用套录的方式完成全馆中文图书、报刊回溯书目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同时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成馆藏外文图书书目数据库。
    3)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应积极开发利用网络上公共和免费的信息资源,逐步建立电子信息资源规范导航系统。根据年度经费情况,每年购置1——3个中文光盘数据库,到2010年,购置和引进成为馆藏的数据库争取达到10——15个。同时,要结合本馆馆藏特点和优势,对部分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自创3——5个具有本馆特的书目或全文数据库:如太行精神、抗战文化等专题研究。并根据读者实际需求和图书馆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有计划地增加音像资料的入藏数量,到2010年馆藏非印刷型文献达到一定规模。
    4)积极筹备长治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协调委员会,加强全市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实现全市范围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3、读者服务工作
    “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继续开拓创新,逐步完善建立起一整套的服务管理体系。力争在五年内,使读者服务工作形成自己的特,接近国内一流公共图书馆,让读者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
    1)采用查、阅、借、藏、参、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读者实行全开架、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文献信息服务。并积极创造条件,发掘潜力,坚持全天候开馆,随着工作人员的增加,逐步延长开馆时间,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
    2)用两至三年时间,对全馆文献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调配,条件成熟后,力争在全市范围实行文献通借通还,对重点读者提供代借代还业务。积极开展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对藏书利用情况和读者阅读倾向不断进行调整、统计、分析,逐步走上一卡通、馆际互借、联合检索、网上阅读、资源共享的现代化轧道。
    3)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网络环境,开展多种层次、各种方式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文献的利用率。积极开展网络咨询、文献信息定题、课题成果查新、最新文献报导等信息服务工作。通过图书馆网页向读者推荐优秀图书、电子出版物、做好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服务。设立网上读者意见箱,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读者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开设文献检索辅导,指导读者阅读与检索。
    4)充分利用广阔的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书画展览、知识讲座、报告会、发布会、演讲会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2006年,首先办好中高等美术专业培训班、少儿绘画、青少年演讲与口才、声乐、电子琴、舞蹈、英语、奥数、习作、书法等培训班。逐步实现我市校外教育事业的腾飞,帮助全市广大青少年尽快尽早成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帮助他们走出长治、走向三晋大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基础设施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用两年时间,(06——07年),完成市图书馆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全部对外开放所有窗口,基础设施与办馆条件力争在全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正式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用三年时间(08——10年),把长治老区建设成为一座图书馆之城,一个没有边界的图书馆网虚拟+实体。为全市城乡提供完善、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打造学习型城市,让书海真正流动起来,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建筑模式,让全市人民坐在办公室和家里,打开电脑随时随地就能阅读书、报、刊,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1)硬件设施到2010年,馆内阅览座位增加到2400个,多媒体及视听阅览室可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达到200台,各种服务器达到20台,数据存储容量达到10T。利用现有的存储中心,构建网络实时咨询系统、数据库跨库检索系统、光盘网上发布系统、电子阅览收费系统、VOD视频点播系统等。努力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开发性能好、与国内外网络互联、符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据标准,并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2)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科学发展的原则,按照开放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标准营造好市图书馆。力求实用、高效、方便、舒适、安全、经济、美观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文化与科技高品位,充分展现出生态馆、绿馆、数字馆、多功能馆给读者带来的周到、快捷、便利的服务,让读者在休闲、宁静、舒适中进行愉快地学习研究。同时,要逐步完成休闲区、知识长廊、学术活动区等设施的建设。建立总咨询台,开通文献检索与读者导航系统,让读者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馆藏资源。进一步加强馆内馆外环境的美化与绿化,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整洁安静、学术和文化氛围浓厚的学习求知场所。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最终目标就是要将市图书馆建成全市人民的文献信息中心、学术研究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教育服务中心、知识管理中心。
    3)积极辅导帮助各县(市、区)、乡(镇)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五年内帮助十三个县区公共图书馆全部达标,其中重点帮助长子、沁源进入国家二级馆,全市146个乡镇(社区)都能建成小型图书馆(室),把全市各级、各类、图书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图书馆网,真正实现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和跨越式发展。
    5、队伍建设
    隋着图书馆馆藏载体多元化,业务操作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发展,对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等基本素质也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新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是我市图书馆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制定专业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聘用实施意见,逐步使馆员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层次、职称层次和数量与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相适应。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图书馆专业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进,专业素质有很大提高,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文化部评估指标的要求。
    1)调整馆员专业结构,逐步补充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有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到2010年,职工队伍年龄结构要形成梯度,30岁以下的占40%30——50岁的占40%50岁以上的占20%。学历结构比例2010年图书馆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要达到20——30%,研究生占一定比例,计算机专科以上学历要达到20——30%,其他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40%。职称结构比例达到高:中:初=136
    2)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层次,每年公开招聘一批计算机专家及图书馆学专家,通过考试、考核进入图书馆工作。再就是积极鼓励、支持、创造条件、选派素质好的年轻馆员,外出培训和深造,为市图书馆培养、选拔、造就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从而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3)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理论培训,组织全体馆员学习有关新知识、新业务、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服务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形式,如业务讲座、学术报告等办法,不断提高全体馆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定期重点选拔一批专业基础好、思想素质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的骨干馆员脱产进修和短期培训,促使他们逐步成为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或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的业务骨干和主体力量。
    4)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每年组织一次全市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全市图书馆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撰写发表论文,支持馆员参加各级学术活动,锻炼队伍,锻炼人才,提高在全省、全国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条件具备成立晋冀鲁豫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发扬光大太行精神,加强周边地区的资源共建共享。
    四、几点建议
    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各级领导的强有力支持,为了全面落实市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特向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各级领导提出以下建议和请求。
    (一)新馆大楼虽已投入使用,但距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标准还相差很远,许多内部设施,尤其是自动化、数字化的设备还不完善,还需要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每年投入200——400万元,购入现代化设备和环境改善,06年应首先安装中央空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购书经费应加大投入。市图书馆建馆六十年,馆藏大多数是旧书、老书,经过几十年的借阅,有的已破损,不能再流通;有的则成为历史文物,升级为国家文献资源,如抗战史料,需要保护,不允许再流通借阅,包括解放前和时期的书、报、刊,需要整理保护、保存,成为我市的特馆藏,镇馆之宝。新馆设计藏书80——100万册,急需大批购进青少年读物和新书。市图书馆购书费从06年起应增加到60万元左右,并逐步增加。
    (三)建设一流的图书馆,必须要有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才能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从2006年起,每年应新进图书馆专业方面的本科毕业生不少于5名,计算机专业大专毕业生不少于5名,同时要引进图书情报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研究生若干名。
    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我们将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成果,全面推进以人为本,强化特,争创一流,再铸辉煌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带领全馆人员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图书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推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加快全市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为全市经济腾飞、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