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传竹钹之声韵,承非遗之初心
——记非遗传承人张玉观①
陆玎鋆
铜钹轻巧声铿锵,
似吟似诵平湖腔。
今逢新潮泛新曲,
古乐遗韵亦弘扬。
时隔一年再访张玉观老先生,一张方桌,几册丛书,展现着他矢志不渝的传承精神。看着面前摆放着的平湖民间文化丛书,敬佩之意油然而生,这不是简单的非遗介绍书籍,而是老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集、整理,花了整整30年时间汇总编纂的一套非遗丛书,也是目前仅有的一套关于平湖钹子书详细的文字资料。现龄79岁的张玉观老先生,15岁开始致力于民俗文化资料收集,痴迷于钹子书的表演创作和研究,出版了四部钹子书专著,七部民俗文化书籍,撰写市、镇、村史志百万多字、发表200多篇论文,创作了大量钹子书作品,在这么多荣誉下他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一、开始于兴趣与热爱
怀着好奇和敬佩的心情再访老先生,听他娓娓道来,一件件往事,一片片记忆,似乎打开了一个通往非遗传承的魔幻世界。翻开他的朋友圈,看到的全是他对钹子书的热爱、对民俗文化的执着,记录着他自学钹子书、调查、研究、整理的过程。在茶馆听书、认真记录、约老艺人传授经验、校对记录资料、奔走乡间做调查……我惊讶于一个当时才15岁的少年竟有如此大的耐心去学习和钻研民间传统曲艺,这是怎样的一种热爱和执着啊!
张老先生自述:“1959年15岁那年,我在大队里担任宣传员、保健员、通讯员。工作之余,喜欢在大队茶馆里听钹子书,有个钹子书先生让我记忆犹新,他叫肖宝昌,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笃笃昌,笃笃昌,先生名字叫肖宝昌’。他经常唱书目‘天宝图’,我是‘听了天宝图,忘记肚皮饿’。只要知道哪里有唱钹子书的,就跑去哪里听。”
这次拜访张玉观老先生有幸听到了他年轻时卖竹篮的故事:那时候为了生计,他每晚自制“元宝篮”(竹篮),每半个月一次将80个竹篮挑去39公里以外的乍浦镇去卖。为了不耽误白天生产队的工作,他半夜就挑着竹篮步行四个多小时,等卖完到家正好生产队开工的号子响起。就这样他坚持了两年,正是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坚毅的精神,使他以后在学习钹子书、钻研非遗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61年,钟埭镇书场演出长篇钹子书《慈云太子走国》,历时一个月张玉观冒着酷暑,每天坚持走三
里路听书。他说通过听书,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1963年,张玉观进了钟埭公社联丰大队的“思想文艺宣传队”,经常演唱钹子书,1978年张玉观开始负责联系丰书场,三年时间夜夜去书场,次次邀请老艺人们聊钹子书,并记录钹子书的“赋赞”词等。他凭着自己的兴趣,从听到记再到学唱,没有师傅的引导,全靠自学成才,练就了一身钹子书艺人本领。
二、潜心于创作和表演
为了配合宣传,张玉观据现代京剧改编了钹子书说唱《青纱帐里》,在当时农村文艺舞台上演唱。至此,他也慢慢走上了创编钹子书作品的道路。
1979年,平湖县举行钹子书会演,他自编自演一段钹子书开篇《内当家》并获奖。1980年,他进入镇文化站,创作了《杜厂长投师》《歌唱英雄王国华》《懊悔莫及》《农家姑娘采菇忙》等钹子书节目。1992年创作的钹子书合唱《唱唱我们村里一片新面貌》获市乡镇企业文艺调演创作演唱二等奖;2002—2003年,创作了《懊悔莫及》《非典无情人有情》,参加嘉兴市文艺汇演。2005年创作的钹子书开篇《观看西瓜灯》获平湖市首届社区文艺汇演金奖。2005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了张玉观的一段钹子书,他将传统钹子书《厅堂赋》唱词
注释:
①张玉观,男,1944年出生,浙江平湖人,中共党员,平湖钹子书传承人、民俗专家。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思政行·乐教合一音乐学课程思政路径建构实践”(课题序号:2022-020);浙江音乐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实探”(立项号:G001A3172202);浙江音乐学院校级科技创新活动培育项目“坚守· 融合——平湖钹子书传承现状研究”(立项号:G003B3042106)的阶段性成果。
030《名家名作》·人物
改编成《莫氏庄园厅堂赋》,让平湖的传统曲艺文和“莫氏庄园”一起走向全国,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播打开了一扇窗户。201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乡土之情》栏目到平湖录制了张玉观的专题采访,采访中他还即兴表演了一段钹子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玉观创作的钹子书作品越来越多,还整理成册出版了不少曲艺集和钹子书作品集。
三、执着于收集与整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靠老师口传身授的方法进行传承,技艺往往活在艺人们心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特别重视老艺术家回忆录的整理工作。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收集、采访、调查和整理。他发现,钹子书艺人随着岁月流逝人数锐减,很多老艺人因年高体弱无法登台,他们在曲艺发展进程中经历的重要事件、表演艺术经验以及相关演唱曲目等,都随之流失。如何让这些艺人身上的技艺传承下去,让这些成为培养后续人才的有用教材,张老先生就以钹
子书先生口诉记录、上门采录、约请传唱、现场记录、台下校对等方式把这些艺术形式保留下来。
张玉观自述:“1999年到2002年,我被借调去筹建‘平湖民俗风情馆’。在寻、筹备老艺人展品时,想到老艺人马文祥先生和跟随他40年的一套完整的钹子书道具,哪知还没开口,就得知马先生患了癌症住院了。几次看望后欲言又止,最后邀上平湖电视台栏目《当户周刊》专题组成员为老艺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也为平湖民俗风情馆、民俗文化展厅争取到了马文祥老先生的一套钹子书道具(钹子、竹筷、惊堂木、黑折扇、一只蓝布袋、几张演出照片),这些道具是与马文祥老先生生死离别后才来到展馆的。马文祥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用这钹子敲出他艺术生涯的‘绝响’,这也是当时在筹建民俗风情馆时一段难忘的故事。”
“1980年11月我到了钟埭公社文化站工作,一直坚持搜集整理钹子书资料。约请钹子书老先生唱‘赋赞’,了解钹子书情况及师徒传承关系。他口述,我随听随记录,当时条件差,没有收录机等设备,就靠笔记,随记随校对,反复几次。陈金波先生能唱‘赋赞’,无论在哪里演出,我都会跟随去搜集记录,长达三年时间。记得陈金波先生在平湖化肥厂值班室工作时,我就步行去采访他。有些长篇‘赋赞’,他一时记不起来,就等到他回忆起来我再去,有的甚至要三次四次记录核对,反复校正,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来回搜集、记录、整理。”
张老先生有一个自己的“聚风斋书屋”,那是一个收藏了5000多册书的阁楼,里面史志、文学作品、民俗
资料应有尽有,各类书目分类编号,清晰可查。这些书全是他从年轻时就开始收集和珍藏的,很多如今已经绝版了。在平湖、嘉兴,乃至浙江省、全国,只要是研究江南地方民俗和非遗文化的人都会慕名而来,张玉观帮忙。他的“聚风斋书屋”接待过各级文化部门专家和领导以及无数的文人雅士、学者、教授、研究生等,每次他都热情接待,慷慨无私地提供资料。2018年,他向平湖市图书馆捐赠1000余册图书,其中有很多珍贵资料已录入省文化资料电子库。
四、痴迷于研究与写作
在书屋里,张老先生阅读了大量民俗文化书籍,吸收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潜心研究,持续文化传承。从宋代抗金名将刘锜的感人事迹到“清代第一清官”陆稼书的《三鱼堂》,从《龙旗龙伞舞》到《九彩龙舞》,从平湖钹子书到古时民间的《赋赞》,他头脑里的东西如同书屋一样丰富多彩,既能聊《平湖竹枝词》,也能谈《泖水乡歌》。对于平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非遗文化从没停下研究的脚步。
他撰写的平湖钹子书的学术论文多达16篇,各级各类论文已超过200篇,有的入选《中国曲艺志·浙江卷》,参加“中国吴越民间文化研讨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长江三角洲地区曲艺论坛”“中国文联江南民间文化论坛”;有的入选文化部社图司出版的《论文集》,入编《上海锣鼓书民俗——社书》;还有的发表于《民间文学论坛》《曲艺》《浙江曲艺》《文大世界》《东南文化》《中国民间文化》《南湖论坛》《嘉兴节日志》《节日研究》等各大报刊。
他写了三部钹子书专著:曲艺集《良心》(1994版)、《美香的婚事》(2004版)和《平湖钹子书》(2007版)。其中《平湖钹子书》是一本经详细考证、研究钹子书发展演变以及艺术特征的书,填补了钹子书发展的理论空白,获嘉兴市政府“南湖”艺术奖铜奖、嘉兴市社科联专著类二等奖、平湖市人民政府“金平湖”文艺奖银奖。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冯骥才也给了这书高度评价“在写法上,你注重原生态的记录,我甚同意,只有这样真实的记录,才有珍贵的价值。”杭州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顾系佳在他的另一书《民俗文化调查与研究》的序中称赞其精神可贵,调查与研究资料内容丰富,价值宝贵。2022年初他又相继出版了《平湖民间歌谣》《夕阳情》两本书籍。
五、无悔于付出和给予
人活在世上,不应虚度年华而碌碌无为,张老先生
031
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人生范本。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德来曾这样评价张玉观:“玉观同志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勇于奉献,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曲艺等执着追求,全身心投入,常常放弃休息,挤出时间去采风,用相机抢拍下宝贵的资料,并且笔耕不辍,孜孜不倦。有人说他‘傻’,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去想办法赚钱,反而倒贴财力和精力,不值得,可他认为值。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人的生命有限,要尽可能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事,为后人嘉兴人才网人才
多留下些宝贵的财富。”的确,他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无悔付出,用自己的时间、金钱为社会做贡献,记得他提到这样一件小事:
“每次老先生们听唱钹子书时,会特地带上熟食,卖瓶酒带包烟等,也从未向公家报销一分钱,在采集中,还会给老艺人免费拍照,赠送他们。因为好客,他们总是很乐意接受,为我口述演唱赋赞,也愿意把钹子书这些资料讲述出来。”
这些年来他满腔热血投入在民俗文化抢救中。从1959年大队通讯员、宣传员、保健员,到宣传队长、书场负责人、钟埭公社文化站站长、平湖文化馆成员,直到2004年退休,始终致力于钹子书及民俗文化研究。先后为筹备建设《平湖民俗风情馆》《乡村记忆馆》《钟埭新四军北撤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钟埭镇文化礼堂》《沈家弄村的知青记忆馆》出力。也是由于他的收集、整理、补充和完善使平湖钹子书在2008年被顺利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的话,再过20年,可能好多东西就失传了。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争分夺秒地做好这些工作。”张玉观说。2004年他光荣退休,但出于对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他仍持续工作在一线传递文化力量。他刚退休几个月就被邀请去政府上班,为平湖史志的撰写奉献了10年,直到2013年平湖市志出版发行。2014年又被平湖市民政局聘任,编辑平湖地名故事3年,撰稿365个平湖地名故事共计71万字,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其间,还为钟埭镇志撰稿25万字,还提供了自己的摄影作品218幅。对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老人,忙碌和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弘扬民间地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即将失传的地方曲艺钹子书,一直是张老先生的心愿。他积极投入学校钹子书教学,2006年,他坚持每周到学校辅导兴趣班。两年来,他细心教学,带领孩子们一起举办大型的钹子书汇报演出,收获满满。长期以来,他为基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创作、辅导、教唱钹子书,拍摄了嘉兴电视台专题片,有些节目还参加了上级文艺汇演、有些上了浙江电视教育台,还有些参加比赛获了奖。
说起他的种种付出,他的女儿忍不住告诉我了一个感人故事:“2014年,春节前夕,沈家弄村党委书记让我爸在春节期间联系一位钹子书老先生办一次连续一周的新年钹子书书场,时间定为初一至初七每天下午。于是他联系了艺人王纪,准备活动场地等。哪知没过几天,我爸心脏病发作住院了。但为了书场演出,他坚持与医生请假,参加了第一场演出。初五刚出院,又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病去听王纪先生唱书。他说要亲眼看看基层农村众对传统钹子书的反响,了解老先生的演出状态,为活动负责,为老先生负责。中间还花费了很多经历,把全程录制下来,总算了却他的又一个心愿。”
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张老先生毫无怨言、无悔付出的精神,实乃让人敬佩。留住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留住前人的伟大精神。张玉观在职期间曾35次获得“省众文化先进工作者”“嘉兴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退休后的他,用实力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如“浙江省优秀民间艺术人才”“平湖市钹子书传承人”“农村最美文化礼堂人”“农村省级文化能人”等。老先生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保存、传承、发展传统曲艺艺术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既要以录音、录像等方式抢救艺术名
家及其传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还要提倡自己动手撰写(或口述)传记、回忆录和谈艺录。在这条路上,他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像他这样扎根在基层一线的非遗研究者,更值得全社会去保护。
安然于无闻,执着于真知,致敬非遗传承人张玉观。
参考文献:
张玉观.平湖钹子书[M].郑州:河南文心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陆玎鋆(2001—),女,浙江嘉兴人,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2020级本科生。
作者单位: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