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 9. 词语解释 12. 作文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正确答案:A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先秦诸子思想流派知识的考查。先秦诸子较著名者约有以下诸家:儒、道、墨、法、阴阳、名、农、杂等,其中儒、道两家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明显。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则有老子和庄子。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中,《先秦诸子语录》一课对先秦诸子的治政思想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介绍,相关文学常识也是考生应该留意的。
2. 苏轼《留侯论》所写的“留侯”是秦末汉初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谋士(    )。
A.韩信
B.张良
C.范增
D.萧何
正确答案:B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具体篇目内容的考查。《史记》有《留侯世家》一篇,为秦末辅佐
刘邦的著名谋士张良。苏轼《留侯论》即以《留侯世家》中的相关记载与论述生发议论,属于人物史论性质的文章。
3. 唐诗《长恨歌》所写的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玄武门之变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
正确答案:C         
解析:理解识记类试题,属具体篇目历史背景知识的考查。白居易《长恨歌》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事实为根据,抒写李杨爱情故事的长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李杨爱情的悲剧直接由安史之乱造成。安史之乱,是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的主角则是李世民: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都城长安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流血,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宦官专权则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痼疾。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东汉中后期后,多由幼主临朝,政权多落入皇太后为首的外戚之中。皇帝成年后,不甘于外戚专权局面,便依靠身边的宦官发动,这样,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团而操纵政权。由于宦官没有社会基础,没有政治才干,因而导致政治更加腐败。比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团起而反对宦官,宦官在皇帝
支持下进行反击和镇压,因而导致了党锢之祸,使东汉统治日趋腐败,政局更加混乱。唐代宦官专权是从唐中期开始的。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有恃无恐的干政,连皇帝也任其摆布。
4. 《聊斋志异》是一部(    )。
A.长篇小说
B.元杂剧
C.短篇小说集
D.散文集
正确答案:C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5.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被称为现代的(    )。
A.《官场现形记》
B.《金瓶梅》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正确答案:D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
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钱钟书《围城》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儒林外史》”。
6. 朱光潜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    )大师。
A.文学
B.文章学
C.哲学
D.美学
正确答案:D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有他的文艺论文《文学的趣味》。
7. 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探讨了(    )这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A.宦官专权
B.贬官文化
C.长官意志
D.副官形象
正确答案:B         
解析:理解识记类试题,属对具体篇目内容理解与记忆的考查。《洞庭一角》为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贬官文化”就出自其中。该词也许非余先生首创,但作为中国文化历史的一种特有现象,“贬官文化”倒是很值得研究的。其价值可以用余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贬官文化”首先与当官入仕有关,因为只有做官
才可能受贬。有趣的是,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大文人都做官,也几乎都遭贬罢诎。
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是贾平凹为妹妹过生日写的信,信中告诫妹妹,不仅要广泛阅读以拓宽思路,还要通过精读真正掌握本事。
B.在人生态度上,林语堂所欣赏的是一种”闲适的生活”,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在《失败了以后》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
C.在《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胡适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不继续求学,就会走向堕落。
D.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朱光潜十分赞同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道出了艺术欣赏一层深一层的特点。
正确答案:A         
山东省专升本报名时间
解析:理解识记类试题,属对具体篇目内容理解与记忆的考查。本题四个选项涉及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中的四篇课文,全是对课文内容整体或是部分细节的正确或是错误的理解,考查知识相对比较细。选项A是对贾平凹《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选项B中,前半句“在人生态度上,林语堂所欣赏的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是对的,但后半句“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在《失败了以后》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却是错误的。《失败了以后》是林语堂的一篇励志文章,自然与他的“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毫无关涉。选项C中,胡适在《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并不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不继续求学,就会走向堕落;而是认为会有堕落的危险,原文说:“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意思非常明白。选项D也是错误的。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朱光潜说:“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
欠缺。”不难看出,作者认为,在文学欣赏方面,“知”是最重要的,是“第一难关”, “知”、“好”、“乐”三者并不存在孔子所说的层层深入的情况。仔细阅读作者的语言,则其观点不难看出。而且,孔子的观点也和作者下文中用大量的篇幅对“知上的欠缺”的分析相矛盾,这也是考生应该首先想到的。
9. 以下关于现代诗《西风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风颂》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B.全诗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收束,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C.诗歌塑造的西风形象威力无穷,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一枯叶、黑夜、黑的雨、冰雹和火焰-扯碎,创造出全新的世界。
D.在诗中,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正确答案:D         
解析:理解识记类试题,属对具体篇目内容理解与记忆的考查。《西风颂》一篇,2006年
以来一直没有做过考查,今年是第一次,考查内容也比较细,需要考生对该诗有较为具体的印象。诗的前三节,诗人写西风摧枯拉朽的豪迈气势,“塑造的西风形象威力无穷,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枯叶、黑夜、黑的雨、冰雹和火焰一扯碎”,说明选项C是正确的。《西风颂》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是选项A的内容,无疑也是正确的。选项B所引用”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雪莱《西风颂》中最有名的句子,也是全篇的结尾,在革命年代被频频引用,确实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所以也是对的。只有选项D的表述有问题: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风。第四节回到了诗人自己,他呼唤西风将“我”带走,像树叶、浮云、水波一样,不羁地、自由地浮游于世界。第五节,诗人改用一系列祈愿的句式,表达了要与西风合为一体的决心和勇气。总之,诗的前三节写“西风”,后两段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诗中并无“以西风自喻”的情况,所以是错误的。
10. 《赫克托耳之死》节选自(    )。
A.《赫克托耳》
B.《荷马史诗》
C.《奥德修斯》
D.《浮士德》
正确答案:B         
解析: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的考查。相传为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的经典。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或译为阿契里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塑造了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两个著名的英雄形象。《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四个选项中,A和C是生造出来的两个错误选项;D选项《浮士德》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