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篇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共建共享的基础性事业,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 十三五 期间,我省要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均衡是手段,其目标指向教育公平与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根据《规划》,推进高水平均衡发展,就是要促进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实现更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 十三五 期间,义务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推进区域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发展,要进一步办好乡村教育,补好 乡村弱 的短板,要继续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帮促县建设工程,要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
  二、多措并举缩小校际差距,办好城乡每一所学校。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3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超95%。实施班额控制行动。到2023年,全省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全面达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的标准。到2023年,全省全面消除小学、初中56人以上大班额。推进小班化教育。到2023年,以县(市、区)为单位,小学30人以下班级占30%,初中35人以下班级占20%,多形式开展更为个性化的小班化教育。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保障特殊体平等接受教育,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建立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打造留守儿童健康安全系列保障。千方百计为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等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大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建立并实施义务教育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积极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3年左右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薄弱学校建设应从 克隆复制 转为 弯道超车 
  薄弱学校建设是《规划》关注的重要工作,我认为改革应该换一种思路。这些年,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新理念引领下, 薄弱学校 现象愈来愈受到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为 填谷 支招:投入倾斜、定点帮扶、名校集团化、捆绑式考核 凡此种种。在我看来,这些举措是有效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下薄弱学校建设的主导路径是 改造 ,是通过 外力输入 实现学校自身结构性变化而进行的 改造 ,其核心思路是 克隆 或者说 复制 名牌学校的办学模式。 克隆复制 式的改造,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诸如建设目标明确、实施改造的抓手落实、短期内能使学校面貌发生变化、行政部门易于推动等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一大批学校通过此种方式甩掉了 薄弱 的标签,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然而, 克隆复制 式改造需要有大量的人力来支撑。
  薄弱学校难以脱 弱 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原先形成的 寻适合教育的学生 的教师主导教育模式,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惯性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动能。陈旧的教育理念问题得不到切实的更新,教育内涵的改革与发展就会失之于唐吉诃德式的盲目,甚或会陷于缘木求鱼窘境,自然提高教育质量的美好诉求就成了 水中月 镜中花 。
  薄弱学校建设,需要大力推进 弯道超车 策略。 弯道 的本质是创新。个性化的时代,学校的发展必须走多样化、特化之路,只有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实现 弯道超车 ,理念更新是当务之急,这同样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同样需要新的政策设计。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重点
  十三五 期间应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完善课程体系
  学校在制订课程规划时,既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课程总量,控制统一性学习内容,丰富优化拓展性课程,增加选择性学习内容,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各级教育部门要重视拓展性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学校开设多层次、多样化的拓展性课程。
  统筹课程实施
  加强不同学段、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衔接、联系和整合,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和活动,积极探索跨学科、跨年级的科创课程、创客课程和主题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模式。统筹实施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实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及实践活动课,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公益性劳动、职业体验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等,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变革教学方法
  营造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文化,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积极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探索长短课、大小课、学期课时统整使用等课时安排方式,科学实施多学科协同教学和主题整合教学,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积极开展 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和教研模式改。
  改进教学评价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进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区
四川省教育域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探索推广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形成多形式、人本化的学生发展多元评价机制。建立和实施九年一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小班化教育,推进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现代化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小班化教育发展的方向与任务。
  弥补短板 事业发展更均衡
  从 硬件 角度着手,在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基础上,省教育厅正在研究制订义务教育小班化学校功能布局和设施配置相关规范,以提升办学条件。从 软件 角度着手,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贯彻落实省教研室出台的《浙江省农村学校小班教学实施建议》,以提高教育质量。
  因材施教 学生成长个性化
  一是做好校园文化与环境布置。二是开发开设适于小班教育的课程体系。三是教学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四是以评价变革倒逼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引领带动 实现教育现代化
  小班化与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小班化教育以小班额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引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要求相一致。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教育
  在新的《规划》里,我们期待看到在未来的五年里,社会、家长和教育者都能更加理性审视教育的意义,不盲目择校,不过度焦虑,平和务实地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教育,让孩子们在一份踏实、妥贴、温暖的教育中幸福成长。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与百姓真实对话,需要学校品质有序提升,需要校长、教师的理念蜕变。我们要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可以就 学生喜欢、家长信任、教师热爱、社会认可 四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充分听取百姓对学校的美好设想,充分沟通,对照事实、明晰办学方向,思考可达成的途径。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 
  《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就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 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 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 立德为本、公平公正、综合多元、统筹协调 的基本原则。由此,《实施方案》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清晰地向社会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从我省情况看,近几年来,考试招生制度专项改革逐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异化考试价值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模式单一性忽视学生职业性向和能力差异,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人才选拔等。可以说,这种 一锤定音 式的考试,以及单一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规避学生因一次 小失利 而影响一生的风险,更难以把具有不同天赋和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无法实现学生 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