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张家港2017年中考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
本试卷共24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5)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舟,是一个象形字。《说文》即以“船”解。这交通工具,本是致远以利天下,可是我们仍能用欣赏的角度或是人生的角度[fù]    予感觉,既然学问[fàn]    畴之大可用“学海”形容,那么学习便能以行舟为譬说明。如果我们想要在理想上有所成就,“A    (破釜沉舟/逆水行舟)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此外,我们面时情况更递转变,也要有“B    (破釜沉舟/逆水行舟)的决心勇气,勇往[zhí]    前。其实,人生无处不是赌注,而亦无处不是战场,面对环境若不存[bèi]    水一战的想法,扭转局面,那么便永为环境的俘虏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
fù(    )    fàn (    )      ③勇往zhí(    )    bèi (    )水一战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2)
A.            B.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2)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        )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6)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3.名著阅读。(5)
(1)下面四幅插图分别出自四部文学名著,结合画意和原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
A.1再现了“一调芭蕉扇”的情景。铁扇公主因行者害了红孩儿,不肯借扇。一场相斗后,她取出芭蕉扇,把行者扇到西天如来处。
B.2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智深路见不平,救助朋友金氏父女脱险,并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民除害。
C.3再现了保尔和同志们筑路的情景。保尔和战友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和困难作斗争,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4是汤姆在法庭上作证。汤姆克服内心的恐惧,在法庭上勇敢地指证印莫夫·波特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2)《水浒传》中有“真假李逵”,《西游记》中有“真假行者”,请问:“假李逵”是谁?“假行者”又是谁假扮的?(2)
:                                     
4.分析下面图表中的数据,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两个结论。(4)
答:①                                                                       
                                                                       
第二部分 (45)
古诗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5~7题。(6)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
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②蜻蛉:蜻蜓。
5.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各自所写的景物特点及诗人抒发的情感。(2)
  :                                                                         
6.两首诗最后一句中,各有哪一个字最传神,出来,并品味其妙处。(2)
  :                                                                         
7.两首诗中都用了问句,在你看来,这两个问句各有什么作用。(2)
  :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短文,完成8~12题。(13)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孰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周敦颐传》,有删节)
【注释】
①分宁主簿:分宁:地名;主簿:官名。②司理参军:官名。③委手版::抛弃,扔弃;手版:
即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8.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A.不枝;青树翠                  B.夫巴陵胜状;可远而不可亵玩焉
C.牡丹之爱,乎众矣;开张圣听    D.陶后有闻;芳草
9.下列句式与“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相同的一句是(    )(2)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1.周敦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两篇文字的内容加以分析并简要回答。(2)
  :                                                                         
12.两篇文字,一篇写景物,一篇写人事,请说一说各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表达作用?(3)
  :                                                                         
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15题。(9)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
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时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13.江苏省苏州人事考试网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特别善于表演和变化的角,仅从第一段文字来看,他至少有三种嘴脸,请结合具体文字,加以概括点评。(3)
  :                                                                         
14.选文第三段中,一开始,奥楚蔑洛夫一番话中竟然用了三处省略号,请你说一说,这三处省略号各自的妙处。(3)
  :                                                                         
15.选文至少用了三种人物描写的方法,请你指出来,并各举一例,略作说明。(3)
  :                                                                         
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16~18题。(6)
《人民的名义》反映人民呼声
近期,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了。不管线上线下,人们张口闭口就是“侯亮平”“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不少人热衷于“对号入座”,一一为剧中人物寻“原型”。各社会阶层的代入感表现得如此强烈,从近年的影视剧作品来看,并不多见。
如果从接受美学的理论看,公众的参与及批评也是完成剧本的一个环节,观众的品头论足,本身就是文本的再创造,是艺术实现价值的必要过程。而这部剧中,最吸引人的话题自然是反腐。无论是家里多处藏满赃款却假装清廉的赵德汉,还是表面上不动声、暗地里“动作不断”的高育良,抑或是那位卖了房子住到养老院的老检察官陈岩石,这些人都有着无限的话题延展性,可以让人多方评说。
人们不难发现,这部剧反映的其实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波澜壮阔的切面。就像编剧周梅森所说,《人民的名义》就是“想做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剧本把自己片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这里面有丰富的社会样态,是一个综合的容器。反腐之外,有丰富的现实人生,乃至深广的社会焦虑。比如,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中的拆迁与补偿问题、普通民众遭遇冤屈后如何伸张正义、下岗工人的生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某些官员眼里可能只是宏大发展布局下的必然代价,但具体到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民众身上,却是千钧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