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人事
昆人字〔20081
二○○七年全市人才人事工作总结
2007年,是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升年,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推进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人事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国际化战略和“十一五”人才规划,继续推进省“人才特区”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各项改革和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综合人才环境,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人事保证。
一.认真贯彻《公务员法》,稳步加快依法管理步伐
2007年,我市以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为契机,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
下的公务员管理特点和规律,加大对全市公务员的管理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的行政职能和机关的效率效能。一是组织举办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一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文广局、市文联联合举办了“昆山市首届公务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暨《公务员法》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和指导全市各级机关和广大公务员对《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二是做好公务员公开招录工作。2007年我市共有18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8个职位41名公务员,共有1844人在网上报名,1020名考生参加考试。三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行政学校共同组织举办了新录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初任培训,共有126名学员参加了历时一个月的培训,市领导亲自为学员们授课,通过组织学员们深入社区、走进农村、参加交通城市协管、访贫问苦、到福利院献爱心做义工等方式,增强了教育培训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新录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市级机关中层正职干部培训。四是加强中层干部队伍管理。积极推进中层干部轮岗交流、竞争上岗。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并研究制定了《昆山市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办法》和《昆山市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职位竞争(聘)上岗实施办法》,全年共办理
了涉及30个部门的162个中层正职、167个中层副职和10个乡镇112个助理的轮岗交流、审核备案等事项;加强对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到龄让岗等问题的督查,对25个部门中存在的在同一职位任中层正职满5年的72人、副职满8年的19人和已到龄需让岗的11人发出了轮岗交流和到龄让岗的书面通知;会同市委组织部采集并组织实施了4个单位的中层正职岗位面向全市机关实行竞争上岗,15个单位的15个中层副职岗位面向全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对全市33个部门417名机关中层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以及承担行政执法职能与管理人财物等重要科室的副职干部进行评议工作。由于评议工作计划周全、规范、合理,可操作性强,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起到了很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较好地调动了全市机关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做好省级开发区参照公务员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登记的相关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经过调查摸底,报市委、市政府审核同意,将我市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申请为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机构,符合公务员登记条件的人员按照公务员进行登记。目前,入轨阶段的各项工作得到积极推进。六是完善公务员奖励制度。按照昆办发[2005]75号《关于给予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的若干规定》的要求,为25个先进集体和35名先进个人办理奖励手续,发放奖金89万元。同时,组织在年度考核中荣立三等功以上的26名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原锦溪镇党委
书记朱立凡和市外经局分别获得苏州市第三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光荣称号。通过评先创优,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全力推进“三场合一”,努力建设一流样板市场
昆山人力资源市场经过三年的论证、规划、设计和建设,终于落成启用。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这个新的目标任务,作为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我市借助打造省“人才特区”试点之机,提前谋划,勇于创新,率先打破传统体制,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市场。昆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是昆山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榜首县(市),在经济连续多年高位运行的态势下,为昆山扩大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所作的大胆尝试,力求通过市场的成功运作,努力建设全国同行业的样板市场,成为华东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
昆山人力资源市场工程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项目投资1.67亿元,其建设规模在国内专业人力资源市场中位列前茅。建成后的昆山人力资源市场设施先进,共设置人才交流服务区、劳动力职介介绍区、综合档案中心区以及网络中心区和现代教育、会议中心区等区域,
为全国首家贯通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专业人力资源市场。
两年多来,在国家人事部、省人事厅、苏州市人事局等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在获得苏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准后,市场先后组建了党委、管委会、集团公司等相应的管理和经营机构。新的人力资源市场采取新的运作模式,以“三个统一”实现了“三场合一”:(一)原有的各类市场和中介机构全部纳入其中,对全市各类人才交流信息网站进行有效整合、统筹运作,实现了有形市场和网络市场的统一;(二)针对原有三个市场的不同特点,设置各专业区域,将高层次人才猎头、人才招聘、毕业生就业、劳动力职业中介以及综合档案管理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各项业务的统一;(三)通过组建人力资源市场党委、管委会和6个内设机构,成立人力资源市场集团公司并设立10余个分支机构,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进行集中经营管理,实现了管理机构的统一。20071118日,昆山人力资源市场举行落成典礼,国家、省、苏州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出席市场落成典礼。部、省领导对此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昆山人力资源市场“三场合一”的做法被评为2007江苏省苏州人事考试网年度昆山市效能建设创新奖和省人事厅、苏州市人事局的亮点工作。
三.服务全市产业升级,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07年,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升级、“三自”创新和服务业发展大局,着力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撑服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一是加大名牌大学毕业生招聘计划实施力度。共引进全国排名前20位的名牌大学毕业生387名,成功召开“名牌大学毕业生招聘计划座谈会”,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二是深入推进产业人才委培计划。着手开发“昆山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顾问团网站”,协助4家企业与6所院校签订了人才委培协议。至此,全国已有22所高校与我市30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委培协议。三是抓好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共有664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各级各类职称、执业资格考试,3830人办理了职称资格证书,其中高级210人,中级876人,初级2744人。15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和外资企业中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直接申报了高级经济师。成功开展了“第二届苏州民间工艺家”评选活动,16名同志喜获第二届“苏州农民专家”称号,有1名同志喜获第二届“苏州民间工艺家”称号;组织了新世纪人才赴外短期培训;向11名省级以上专家发放了12800元的生活医疗补助,向3名在站博士申请人才开发资金18万元。四是积极组织人才培训工作。全年共开设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技能、职业资格等各类培训班79个,培训学员5244名。与昆山市人力资源协会联合举办人力资源整合高层研讨会1,培训学员41名;“海关业务知识培训班”3,培训学员372名;ISO9001培训3期,培
训学员73名;ISO14001培训1期,培训学员23名。五是努力做好博士体工作。成功举办“昆山博士开讲”,面向昆山市民,请在昆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各自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通过举办“昆山博士迎春茶话会”等多种活动,加强政府与博士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和鼓励他们为昆山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六是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中国昆山经济与人才论坛暨交流会”,重点为昆山500家美资企业招才引智;成功举办“百名留日博士江苏行”昆山站活动,共有50家企业与博士进行项目对接,签订意向30多个;积极参与探索国际人才培训合作工作。全美排名第8的杜克大学商学院院长两度来昆考察投资事宜,设想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昆山的沟通与合作,为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一揽子人才服务。七是设立海外留学人员招聘工作站。我市先后在美国波顿、德国杜塞尔多夫、日本东京设立海外留学人员招聘工作站,力求通过双方定期互递信息、阶段性举办招聘会、拜访相关服务机构等形式,促成更多有意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来昆创业就业。
2007年,共举办人才集市172期,累计进场单位19096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40409个次,进场应聘人数746460人次;新增网上会员单位3126家,人才网日均点击率1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接收引进各类人才29031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397人,本科15144人,大专13
474人,全国排名前20位的名牌大学毕业生387人,超额完成年度各项引才计划。
四.努力拓宽工作思路,着力推进人才载体建设
为加快实施“三自”创新战略,实现良好产业基础与高校雄厚科研资源的合作互补,我们创新思路,加强合作,积极争取,使创新型人才载体建设有了新突破。一是积极建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成功开展了“著名高校百名博士昆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了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近百名博士来到昆山,进行为期2-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共征集到实践项目60个,涉及企事业单位43家。实践期间,博士们分组到各相关单位开展项目研究,为企事业单位破解难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大力欢迎。本次社会实践项目之多、内容之广,参与的学校数目之多、层次之高,均属首次。二是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站力度。经全国博管办批准,我市新增5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至此全市已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分站11家,建站数量位居苏州各市(区)之首。到目前为止,我市从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共引进了8名博士后,参与研发13个项目,博士后工作的示范作用逐年凸现,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三是为各类园区、基地提供积极的人才服务保障。积极参与市创新办、基地办的有关活动,
交流信息,掌握动态;密切与龙腾光电、华恒焊接等主导型企业的联系,广泛开展光电、能源等产业方向的调查研究,了解需求,提供咨询;为软件园获得新设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资助、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光电产业园等获得“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和人才开发资金补助提供帮助;在组团赴北京、南京、武汉、西安等地招聘中,优先考虑园区、基地企业,使凯宫机械、维信诺等在昆知名企业引进了一大批适用人才,有效缓解了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
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全面推动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配套的原则,充分准备乡镇机构编制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工资福利等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而富有成效。
扎实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根据省、苏州市的统一部署,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按照“学习准备、调研汇报、拟制方案、组织实施、总结验收”五个阶段分步实施,目前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机构设置及编制基数方案也已上报省编办审批,第三阶段工作已全部完成。苏州市编办主任会议上对乡镇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设置统一作了进一步明确,整体方案批准后,即将启动实施。
加大公开招聘力度。创新管理工作,转变用人机制,打破籍贯和身份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19人。其中,教育系统共招聘236人,卫生系统招聘379人,其它事业单位共有23个单位的93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此外,我们还积极做好选聘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工作,探寻面向社会、高校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员的有效办法。
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顺利完成了全市533家事业单位15012人的年度考核工作。不断提高聘用合同管理的水平,改变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的思想,指导合同签订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全年共鉴证聘(雇)用合同2470份,其中雇员合同529份、聘用合同1941份。首次尝试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开展双聘工作。
加强机构编制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2007年上半年,国家颁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在全局人事干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编印了《机构编制专辑》,通过政府网上办公系统加大有关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积极稳妥地搞好工资改革。从年初开始,经过动员、培训、审批几个环节,公务员工资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共有604个机关、事业单位共18653人参加了工资制度改革,其中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套改人数共计3159人,人均月增资为225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人数共计15494人,人均月增资约为261元。通过工改,进一步统一了工资政策,强化了工资管理,理顺了社会收入分配关系,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