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阳谷县广电中心电视新闻部 王鹏
记得总理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观看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及与他有关的网络评论时,我才更深地体悟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正如报告会上的那个同龄记者所说的,杨善洲同志与我们年龄相差50多岁,是什么让他如此坚定地走下去,走在这条通往山区的路上?走在这条牺牲个人成就山区百姓的路上?用李源潮同志的话说,就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而毫无半点私心。我深刻认识到,学习杨善洲同志,是时代的呼唤、众的企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 
一是学习杨善洲,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
作为一名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了十多年的新闻记者,由于与社会接触广泛,难免沾染上社会上不好的习气。今年,我光荣的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校培训期间,我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明白一名共产党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胡总书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舍小家顾大家,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当下,党的改革发展事业步入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多元化,诱惑不断增多,一些人不能经受考验,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在工作上得过且过,脱离甚至背离众,对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诚以修身、一心为民、求是探索的精神,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全心想着众,一切为了众,致力于为众更好地服务,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以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实实为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二是学习杨善洲同志,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和优秀品德,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之一。杨善洲曾经是地委书记,为官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30 余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在了为民众办实事上,受人敬
重,退休之后又放弃安度舒逸闲适的晚年,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国“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无论为官还是做事,从不谋私求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如今,奉献和勤奋在部分人看来太“老套”,他们更愿意讲求回报和享受,突出表现为工作作风“散”、“满”、“推”、“浮”、“混”。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倡导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三是学习杨善洲同志,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断受到西方享乐主义的侵蚀,重物质享受,轻精神修为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时尚追求。部分人虚荣心作祟,讲排场,比阔气;部分干部
喜好公款消费,铺张浪费,助长了歪风邪气。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是学习杨善洲同志,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带草帽,穿草鞋,当地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