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一高高一年级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2.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A.起源最早B.世界领先C.独一无二D.多元一体
3.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一直备受观众喜爱。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
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B.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C.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D.“初税亩”的实施
6.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主张体现了
A.天人合一观念B.朴素辩证思想C.逍遥自由观念D.朴素唯物史观
7.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斗争与融合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诸多条件。以下符合上述条件的有
①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产生认同观念,融入华夏族
②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③各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④北方各诸侯国为抵御匈奴族南下在北部修筑长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秦统一后关东地区奉儒学为政治根基。秦始皇四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此行为意在
A.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
B.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
C.恢复思想活跃的局面
D.加强法、儒家思想的融合
9.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D.导致了暴政统治
10.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11.“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A.秦亡教训
B.汉承秦制
C.文景之治
D.大定之治
12.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负责监察辖区外的官员
B.可以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C.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13.“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解释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动机与后果
B.目的与手段
C.背景与条件
D.联系与区别
14.公元前112中,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
A.改变了抑商政策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抑制了农业生产
D.实现了国家统一
15.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16.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7.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
融途径的有
①民族迁徙
②友好往来③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④士族发展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口a田c甲d
D.①②④
18.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称,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南方社会相对B.政府重视经济发展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19.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0.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
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
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
2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作用是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
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
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22.辕犁(如下图)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耕犁基本定型于
A.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汉朝D .唐朝23.如表为唐开元天宝时期两浙地区的水利建设。据此可推断唐中期
州工程名称修建时间工程作用苏州捍海塘开元元年百二十四里,防海潮
衢州神塘开元五年溉田二百顷
湖州荻塘开元中溉田明州
普济湖
开元中
溉田
明州水明湖开元中溉田
越州防海塘开元十年防海潮
润州伊娄湖壕开元二十六年长二十五里,置斗门,漕运
明州西湖(东钱湖)天宝二年周回八十里,溉田五百顷
越州诸暨湖塘天宝中溉田二十余顷
A.江南经济有进一步发展B.大量粮食运往北方
C.南方成为国家财赋重心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4.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A.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25.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6.据如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央官员品位较低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27.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8.唐朝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长安胡化盛极一时,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己也。据此可知唐朝文化
A.兼收并蓄B.领先世界C.源远流长D.影响深远
29.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B.人才培育机制的健全
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材料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14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所产生的作用。(3分)
材料二如图所示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所进行的制度设计。(3分)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到隋唐时期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趋势。(4分)
材料四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