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关于甲骨文“田”字的猜想
奈何
目录
一关于“田”字 (1)
A 关于“畋”字 (2)
二关于“男”字 (3)
三关于“周”字 (4)
A 关于“品”字 (4)
B 关于“区”字 (5)
C 关于“周”字 (6)
D 关于“囿”字 (6)
E 关于“甫”字 (7)
F 关于“夫”字 (8)
一关于“田”字
甲骨文“田”字有可能是一个与“川”或者与“宕”相关的字。以下是甲骨文“田”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1466.在解释“田”字时说:“像田猎战陈之形。古代贵族有囿以为田猎之所,囿有冓封以为疆界,亦即隄防,其形方,因谓之防。甲骨文田字从口从十、井、丰等,口像其防,十、井、丰等表示防内划分之狩猎区域。故封疆之起在田猎之世。围场之防,就田猎言,本以限禽兽之足,就封建言,则为封疆之界,故此古代之封疆,必为方形。而殷代行井田制,其井田之形亦必为方形。此井田乃农耕之田。已非田猎之所。后世不知农田阡陌之形初本田猎战阵之制,故《说文》云:‘田,陈也。树榖曰田。像四口十,阡陌之制也。’不确。”
以上这段话似乎是在说,“农田”的出现是在“田猎”之后。这个实在是不敢苟同,农田的出现可能是始于母系社会末期。人们定居之后,就开始进行农耕实验和农耕试验,是农田的出现,农业的出现孕育了
封建王公贵族的出现。有了“田”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土地是有用的,才开始出现以争夺土地为目的的疆域战争。王公贵族是在疆域战争中打出来的,在争夺到的土地上,圈出一块不能耕种,却可以养育禽兽的地方“囿”,应当是“田”以后的事情。这个从甲骨文“囿”字图形也可以看的出。所以“田猎”“囿”这样的事情,是出现“田”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的事情。
“田”可能起源于“川”。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培育驯化野生植物时,就认识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选择种植的地方可能是河岸边潮湿的滩涂。洪水中裹挟着上游大量泥沙和动植物的尸体等等,当洪水在中下游经过无数次泛滥,到自己的坦途之后,被冲击的两岸出现了宽阔、潮湿、适宜植物生长的平川。即便是在大旱之年,人们也能在两岸的平川获得
植物庄稼收成。于是人们在两岸平川开荒种植,逐渐把杂草丛生的滩涂改造成了种植庄稼的土地“田”。由于“田”是人们对“川”的改造利用,所以人们有可能用与称呼“川”近似的发音tian,称呼种植庄家的土地“田”。
观察甲骨文“田”字图形,是规则的方框中有四个或者多个规则的小方框。应当说甲骨文“田”字图形描绘的应当是连成片的“田”,是规模化种植以后出现的“田”。完全不像是开荒垦地时出现的“田”,也不像是轮作时期的“田”。最初的“田”,应当是开荒垦地而来的。这样的“田”应当说依地势而为,面积可能是不规则的任意形状。由于是开荒垦地而来的“田”,刀耕火种的劳作强度非常之大,所以这个时候的“田”不
可能大,更不可能出现多块“田”互相连接在一起。尽管人们选择了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沿“川”两岸,但是造“川”的两岸千百年一直生长着树木丛林,而且沿“川”的两岸也是远接高山,然后是漫长的、由高向低的坡地,然后逐渐延伸到河岸边,所有平整的“田”都是人们对“川”改造后形成的。显然甲骨文“田”字图形所描绘的不可能是这样的“田”。
甲骨文“田”字图形描绘的,大方框中又包含有多个小方框图形的“田”,应当是连成片的大面积“田”。连成片的“田”实现了农作物行间距与阳光的关系;解决了农田排水和灌溉的问题;实现了“耒耜”耕作,使得农耕作业规模化,有必要把小块“田”改造成大块“田”,把相邻的“田”互相连接起来。大面积的“田”应当解决了播种、施肥、收获作业的运输、囤积等问题。大面积“田”的出现,应当是人们对土地、山林、荒地开发种植、整理等农耕作业,实现规模化以后的事情。经过整理的土地已经形成比较平整,适宜种植、耕作、排水灌溉、田间管理、收割作业、运输种子及产品的块田,然后小块耕作田,逐渐拼接、相连起来,是农耕作业相当发达阶段的事情。出现大量小块农田拼接起来的大面积的耕种农田,说明完全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形式,休耕作业也逐渐退出时代。只有从高处、远处瞭望耕种的“农田”,是甲骨文“田”字图形的形状时,甲骨文“田”字图形出现才是有道理的。大面积“田”出现的时候,农耕能应当是非常成熟了。所以应当可能是成熟的封建社会。
成熟的封建社会时期,“宕”已经发生,甚至有可能是过往。自然界中几乎没有“方形”的东西。“宕”由圆形变成不规则形,然后由不规则形走向不规则四边形,再由不规则四边形走向正四边形。正四边形“宕”
的出现,大约是“方形”首次在自然界中出现,应当是人们的创造之一。“宕”是人们建造的居所,是建造在自己耕种的“田”上的居所。“宕”的形状是正四方形,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形状,人们把这种形状采用与称呼“宕”近似的发音fang 称呼。这就是“方”的来源。
“宕”是居所,建造“宕”所夯实的基础,其大小形状应当与“宕”的形状是相应的。“宕”有一个阶段是不规则形和不规则四边形,相对应的基础应当也是不规则形或者不规则四边形。也许这个阶段“宕”基础的不规则形状,其大小形状与人们开垦荒地所耕作的“田”非常一致。所以有可能人们用与称呼“宕”近似的发音tian,称呼“田”。其实人们建造“宕”,首先要选择一块适宜的高地,然后把这块地上的树木草丛清理掉,在挖高垫低平整夯实,再在平整夯实的高地上开挖基础,…..。“宕”实际就是建造在开垦荒地的“田”上的,从这一点上分析,人们用与称呼“宕”近似的发音tian称呼“田”,也许是有一定道理的。
A  关于“畋”字
甲骨文“畋”字是一个与“田”相关的字。以下是甲骨文“畋”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337.在解释“畋”字时说:“从攴从(甲骨文“田”字图形),与《说
文》畋篆文形同。《说文》:‘畋,平田也。’”
“攴”是“打击或者打击类工具”的表述,应当不是用于农耕作业。如果甲骨文“畋”字图形描绘的,是刀耕火种开荒的情景,则甲骨文“畋”字图形中不应出现“田”的式样。因为“田”肯定是农田的表达,是用于耕作种植的土地,而不是杂草丛生或者森林密布荒野。在“田”里使用“攴”,一定是在“田”里要击打什么。根据“畋”后来有“打猎”的意思分析,甲骨文“畋”字图形,描绘的可能就是早期“田猎”的情景,即“田猎”的场地还没有圈起来成为“囿”,“畋”这样的“田猎”可能还不是王公贵族的消遣。也许“畋”发生的时候,是农耕早期,即在可耕作的“农田”,还被茂密的杂草丛林所包围,时常有各种各样的野兽,会从森林和草丛中窜出来,跑到“农田”中肆意妄为。“畋”大约描述的是那时人们对窜到“农田”里的野兽,进行驱赶、围猎的情景。
由于“畋”这样的围猎行为是保护种植于“田”上的农作物,所以人们可能用与称呼“田”相同的发音tian称呼“畋”。后来“畋”也有“平田”的意义。
二关于“男”字
甲骨文“男”字图形是一个与“田”相关的字。以下是甲骨文“男”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口a田c甲d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1477.在解释“男”字时说:“从(甲骨文“田”字图形)从(甲骨文“力”字图形),与《说文》男字篆文略同。唯甲骨文之田力为左右相并,而篆文乃上田下力也。(甲骨文“力”字图形)像像原始耒形,从田从力会以耒于农田从事农耕之意。农耕乃男子之事,故以为男子之称。《说文》:‘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甲骨文“女”字图形,女性性特征还不是特别显著。后来出现了“母”“居”“每”等字,都是在甲骨文“女”字图形基础上,又突出描绘了“乳房”、“怀孕”、“生育”等等女性特征,表述“女性的性别”。
甲骨文的“男”字图形,没有从性器官特征表述人的性别特征,而是以农田耕作的人,在农田出力干活的人,这样的行为状态去表述“男”人的,可见“男”最初并没有性别意义。“男”成为“女”的相对表达,可能是后来融入“性别”含义。这也说明最初在“田”里出力农耕的人,可能是青壮年男女。
也可能“男”出现的时候,最初要表述的并不是“男性”的意思,而是从事农田里耕作付出劳力的意思。也许在后来,从事农田耕作的人几乎全是男性青壮年,所以后来“男”又成为“男性”的代名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想到,在“男性”没有成为农耕主要力量时,社会和人们是没有“男”人这样的概念的。也可以这样想像,即所有的社会工作和劳作,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渔猎这样的劳作中,男人不比女人强。尤其在责任和迫切感上,比如在保护族和孩子的警惕和敏感上,在狩猎时与野兽搏斗的奋不顾身上,在把自己获得的劳动成果的奉献上,男人可能远远不如女人母亲。农耕社会之前,可能还没有出现社会劳动分工,男人和女人一样,为了生存从事各种各样的劳作。男人和女人的
性活动过程随时可能发生,而且时间极其短暂,再加上是男女双方共同完成的,在当时的生活中是很自然的,而且比起生存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所以男人和女人的性活动,没有能够引发人关于男性和女性的概念。
但是女性要怀孕,要生育。怀孕是一个长时间、令女性身心倍感沉重的过程。生育也是令女性痛苦万分的过程。怀孕和生育这两个过程,可能有数不清的女性因其而死亡。所以怀孕和
生育与自然环境一样,是女性生存的要素之一。人们对承担怀孕和生育的母亲女性的概念极其深刻,所以很早就生成了“母”和“孕”的概念。
哺乳是所有婴儿成活的基础条件之一,没有女性乳房对婴儿的哺乳,族就会灭绝。女性的乳房,对人们的意义非同小可,乳房是母亲的第二性特征。所以人们依据“女性、母亲”突出乳房这样的性特征,衍伸出一系列与“女性、母亲”相关的概念。
在“男性”没有成为生产力的绝对要素之前,“男性”对族生存的贡献与“女性”几乎是一样的。“女性”在为生存付出与男人一样的劳作的情况下,还要承担怀孕、生产、哺乳的艰辛。人们在产生“母亲”和“哺乳”这样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强烈的区别于“男性”的“女性”概念。人们产生“母亲”和能够“哺乳”的“乳房”的概念,完全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是事关生死存亡。是“女性、母亲”和“哺乳”对人们生存的贡献,使人们萌发了“母亲”和“哺乳”“乳房”这样的概念。“母亲”和“哺乳”“乳房”的概念,是相对于整个人的,而不是相
对于男性人的。这个阶段,人们可能有性别的概念,那也仅仅是在性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不一而已,其他并无差别。
直到农耕的出现,田间生产劳作对个体体力强壮提出要求时,才显示出“男性”在社会劳动中的优势,这时才出现了人们社会劳动的第一次分工。是田间生产劳动的力量强度逐渐将“女性”淘汰出局,也恰好采摘和麻葛植物的发现,诞生了编织业。使“女性”有了在社会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天地,从而女性开始了从事采摘和编织、家庭生活劳动;“男性”青壮年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男人在社会发展中,在生存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以性别的身份被确认,就是发生在农耕生产劳作的时候。是农耕生产使男人以区别于女性的身份出现,是农耕生产确立了男性在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男性”的自信心在从事农耕生产中获得了空前未有的提升,是农耕生产使社会家庭不能没有男人,是农耕生产使男人获得了与女性交配以外的第二性特征。母亲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她们可以怀孕、生产和哺乳,这些是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农耕出现以后,在有与一般人不同的母亲的同时,出现了男人。男人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可以从事农田劳作,提供人们在冬季和饥荒时期的食物。区别于女人的男人的出现,其概念的酝酿确立,不是从生理性特征开始,而是从具有社会意义的农耕生产劳动中诞生,是男人在农耕生产劳动中奋斗的结果。农耕的出现给男人提供了展现自我,和将女性从社会主角的地位驱赶下来的机会。从此男性开始逐渐走向历史的中心舞台,并且一再打压女性的社会地位,直至将女性作为奴役的对象。
“男”是从事“田”间耕作的“力”,可见田间的劳作主要依靠“力”,即手、臂、肢体肌肉中蕴含的强劲力量。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手、臂、肢体肌肉中蕴含的力量远不如男性。女性与男性身体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在面临自然环境对生存的淘汰选择中,第一次处于劣势,使人中涌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类别,男性。
也许正因为“男”是“田”间作业的“力”,所以人们用与称呼“田”近似的发音nan称呼“男”。
三关于“周”字
要想了解甲骨文“周”字,有必要从甲骨文“品”字开始。
A  关于“品”字
甲骨文“品”字是一个与“口”相关的字。以下是甲骨文“品”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197.在解释“品”字时说:“《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甲骨文所从之(甲骨文“口”字图形)形偏旁表多种意义,品字所从之(甲骨文“口”字图形),乃表示器皿。从三(甲
骨文“口”字图形)者,像以多种祭祀物实于皿中以献神,故有繁庶众多之义。殷商祭祀,直系先王与旁系先王有别,祭品各有等差,故后世引申之遂有等级之义。
甲骨文“品”字图形,是三个“口”叠放的描绘,我感觉图形中的“口”,就是人的“口”。“口”在甲骨文“品”字图形中,是“吃”的意思。
甲骨文“品”字图形,把“三个‘口’叠放在一起”,有“一口又一口接着吃”的意思,有通过多次“吃”,“品尝出滋味”的含义。后来“品”就演化成味道风格的代词。
当人们的食物可以裹腹的时候,就会逐渐开始享受吃食物带来的味觉享受。特别是人们发明了酿酒,酒对舌头口腔的刺激,以及饮酒以后放松和兴奋感觉,从生理到心理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在这样状态的引导下,人们开始追求饮食带给自己的享受。“品”所要描绘的可能就是上述的情景,“品”的概念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这样一种情景,应当是农耕社会粮食作物基本自给,出现酒、盐和肉酱的时期。
“品”要表达的是人们对味觉的感受。因为味觉的感受主要是来源于“舌”。当时人们用近似于xin的发音称呼“舌”。所以人们用与称呼“舌”近似的发音pin,来称呼舌头对味道的感觉“品”。
应当是甲骨文“品”字图形的式样,与祭祀时众多小器皿摆放在一起的形态近乎一致。所以才使得甲骨文
“品”字有了“繁庶众多之义”。“品”有了“繁庶众多之义”,是在“品”概念出现之后,甲骨文“品”字图形出现之后,在甲骨文“品”字的应用中逐渐揉进的新概念。
B  关于“区”字
甲骨文“区”字是一个与“品”相关的字。以下是甲骨文“区”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1389.在解释“区”字时说:“从(竖折)从(甲骨文“品”字图形),与《说文》區字篆文略同。《说文》:‘區,踦區也,藏匿也。从品在匚中。品,众也。’”
甲骨文“區”字图形,是“品”被限制在“匚”的某个方向内,或者是把“品”归置在“匚”中的描绘。这个时候的“品”大约就没有了“品尝”的意义了,而可能是“繁庶众多小器皿”的表达。所以甲骨文“區”字图形描绘的,可能是“把众多小器皿放置于一处”的情景。由于“區”中的“品”并没有“品尝”的意义,所以有可能人们不用近似于pin的发音称呼“區”中的“品”。而是采用与称呼“品”的基础图形“口”的近似发音称呼“區”。由于“區”中众多的“口”,表达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器皿。所以人们用与称呼“口”近似的发音hu、fu 称呼“區”。后来在韵母u与v的转化时,人们对“區”的称呼出现了近似于qv的发音。“區”的“把众多小器皿放
置于一处”的意思,逐渐被抽象为“众多房舍聚集于一处”的“区域”意义。“區”融进“区域”的意义,应当是比较晚的事情,应当是出现村邑之后的事情。村邑的出现,说明在村邑的周围,聚集了大量从事农耕生产的居住人,也说明在村邑周围出现了大量连成片的可耕种农田。这些都意味着成熟农业封建社会的出现。
人们用近似于fu或者hu的发音称呼“區”,在应用中韵母u可能出现了向ou发音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