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09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9.25
国家卫健委最新防疫政策∙【文 号】
【施行日期】2020.09.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通信业,医疗管理
正文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09号建议的答复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5G+医疗健康发展助力便民惠民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
  (一)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助力便民惠民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推进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应用集成,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移动宽
带网络覆盖,支撑开展急救车载远程诊疗。围绕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度。截至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移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智能医学影像识别、家庭监测等服务。我委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持续推动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规范发展,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人民众看病的“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9100多家医院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2400多个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远程医疗服务量超过2000万人次,远程教育培训接近200万场。2019年,我委对各省“十四五”期间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所需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专网建设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提出“十四五”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见。
  (二)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
  “十三五”以来,全国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总体部署,紧密结合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实际,坚持“融入、整合、跨越”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和应用驱动,
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全面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发挥重要作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与我委联合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中医药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信息平台,建立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和31个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平台共接入中医馆1.4万余家, 注册医生3.7万余人,接诊病人1320万余人次,填写中医电子病历97万余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中医院、掌上中医院、中医云诊问、互联网国医馆、智慧中医诊所、智慧中药房、共享中药房以及中医远程医疗服务等不断应用与推广。
  (三)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向众,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第一道防线,是密切联系众的“桥梁”和“纽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
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和突破。截至2019年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服务量达20.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1亿人次,增长5.7%,占全国门诊总量的23.3%。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达1.48张,2018年为1.43张;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达1.56人,2018年为1.49人;2019年底,全国53.3万个行政村共设61.6万个村卫生室,人员达144.6万人。全国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4.7%。
  (四)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我委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工作,职业病监测与放射卫生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为了全面推进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我委正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职业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相关数据标准化研究,应用包括5G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成果,在“十四五”期间将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推上新的台阶。此外,根据我委等10个部门印发的《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中“在重点地区开展尘肺病康复站(点)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2019年我委组织重庆市率先开展尘肺病
康复站(点)试点工作,重庆市康复站试点建立了远程会诊制度,该远程尘肺病诊断会诊系统使用5G技术,发挥了5G技术优势。
  (五)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创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发展5G和人工智能产业,不断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与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为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网络支撑。2019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我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十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动社会服务资源数字化,激发“互联网+”对优质服务生产要素的倍增效应,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模式等。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我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进一步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线上预约检查检验,探索检查结果、线上处方信息等互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患者主导的医疗数据共享方式和制度等。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标准体系
  2016年10月,我委印发《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在惠民服务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包括实现互联网服务、预约服务、自助服务、排队叫号、便民结算、智能导航、信息推送、患者定位、陪护服务、满意度评价、信息公开服务等。2017年12月,我委印发《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其中,在应用技术类对惠民服务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包括实现互联网服务、预约服务、自助服务、排队叫号、便民结算、智能导航、信息推送、患者定位、陪护服务、满意度评价、信息公开服务等。2018年4月,我委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针对二级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业务、医院管理等工作,从软硬件建设、安全保障、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019年4月,我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针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规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应用内容和建设要求,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探索创新发展,更好地服
务广大老百姓。其中在第一章服务业务部分,明确了第1类便民服务包括互联网服务、预约服务、自助服务、便民结算、信息推送与公开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