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民主之家”的主人--鲜英
第一章    鲜英的前半生
谁似这川北老人风流,
善工书,善将兵,善收藏图籍,
放眼达观楼,更赢得江山如画。
那管他法西斯帝压迫,
有职教,有文协,有政治党团,
抵掌天下事,常集此民主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张澜
                第一节    鲜英的一家
    鲜英,字特生。1885610日,即清光绪11428日,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太平乡小木井鲜家沟一个贫农家庭中。196868日逝世于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一巷二号。享年83岁。
    西充地处川北,地瘠民贫。俗称西充为苕县。西充竹枝词说:借问平时糊口计,可怜顿顿是红苕 ,又说:红苕酸菜半年粮,一遇灾荒饿断肠。西充 出过一位大人物罗纶,字梓青,辛亥革命后担任四川省副都督,后来又与张澜一同到北京担任众议院议员。据说,罗纶回家省亲,有一次谈起在成都吃酒席,一桌酒席就要花费八两银子。罗纶的母亲当时大吃一惊说:一桌席要花八两银子,究竟吃的是啥子?难道吃的全是净猪油吗?。这位儿子当着大官的罗老太太,尚且把净猪油 当作最贵的珍羞美味,西充的贫瘠,由此可见。
鲜家家境清寒,鲜英父母早亡,有一兄一,都不识字,在乡务农。兄弟辛劳耕作一年,却不得温饱,偶而甚至断炊。后来,鲜英教导儿女时常说:你们没有饿过饭,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饿起来可真不好受。
    西充县虽然穷,民间却很崇尚文化,有所谓“穷不离书”的说法。穷家即使衣食不周,也要设法筹钱送儿子进学读书。鲜英进私塾读书时,无力交学费,由于塾师赵仪延先生看到鲜英为人朴实好学,同意鲜英每日以挑水砍柴充抵学费,才能入学读书。鲜英由于赵老师破例让他得到求学的机会,才有后来的发达,对赵老师十分感激。旧社会每年祭祖时,供奉的牌位上都写的是天地君亲师。鲜英为了尊重和感激赵老师,后来每值年终祭祖烧纸钱时,都专门封一包纸钱上写赵老师的名字,作为纪念。正因为入学不易,鲜英读书十分勤奋努力。
    1905年张澜在当时的顺庆府,即现在的南充市开办官立的中学堂。那年鲜英约二十岁,逐渐明白,家乡地瘠民穷,要想吃饱饭,只有离开故乡,到外面去学习知识和工作。这样,他胸怀民间疾苦,一双新草鞋还舍不得穿,却提在手上,赤足走去南充上中学。
    鲜英从中学毕业后,又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回乡探亲时发现妻子何氏不安于室。鲜英历来宽以待人,知道家境贫穷,何氏愚昧,答应让她生下孩子之后,去孩子的父亲,其他并不深究。以后,何氏及其子因生活困难曾多次鲜英求助,鲜英都不计前嫌,予以救济。
鲜英通过友人王成章的介绍,到西充金家相亲。那时还是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鲜英只能隔着窗子看,选中了不仅貌美而且精明能干的金竹生。鲜英自律甚严,平生不二,这段美满婚姻直到白头偕老。
金家是开中药铺的。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家中子女众多,喝稀饭都要数米下锅。金竹生排行第六,精明能干。凡买药而不付钱的,往往就靠金竹生去软磨硬泡的要帐。金竹生虽然目不识丁,但聪慧过人,记忆力极强。这段经历对她后来经营、理财、发家大有帮助。据她说,那时药铺已经败落到顾客的药方有时都抓不全的地步,只好临时从后门走到其他药铺去借药来凑齐。因为贪图嫁妆,金竹生的五就半嫁半卖地嫁给一个比她大三十多岁的老头子。老头子死后,她只好回娘家依旧过清苦的日子。金竹生也差一点嫁给一个老头子。在媒人换庚帖之前,金竹生托人给五捎信,五回家大哭大闹,说父母已经把她害了,不能把六妹也往火坑里送。躲过了这一劫后,王成章说媒,虽然知道鲜家那时也很穷,但鲜英是位年青有为的军官,就满心欢喜的嫁给了鲜英。
金竹生嫁给鲜英一两年后,张澜丧偶,那时张澜约四十岁左右。有人为张澜向金七妹保媒。金七妹认为张澜比她大二十岁,鉴于她五的遭遇,以年龄相差太大而拒绝。解放后,
张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金七妹却因丧偶而长期寄居在鲜家。鲜金竹生闲谈时还开玩笑的说她没有福气,不然,差一点就当上了副主席夫人。
鲜英的四男五女都受过高等教育。长子维扬,1913年生。曾习军事,后就业于重庆歌乐山农场。次子继明(季明),喜哲学,曾受业于梁漱溟先生,留学美国,任副教授,终老于美国。三子鲜恒,留学美国取得企业管理学硕士,回国任教授,编辑,全国政协委员。长女继祯,留学美国并定居,业电脑程序员。五子继坚,学经济,在保险公司工作。次女继兴,学美术,大学时期因病故。七女继根,教英语,在美国定居。八女继平,学体育舞蹈,在美国定居。九女继康,土木工程师,曾是全国三八红旗手。
1944年春节摄有全家福照片,刊于本书中。鲜英题字记之如下:
卅三年二月,即农历正月,国人循例过年团拜,家人团聚作乐。值恒儿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将赴美续学,起航在即。为家人团聚及与恒儿作别,祯女在金大,坚儿在华大,均于除夕归来。内子亦于南充在元宵节前赶归。六、七、八女在清华中学学期考试完毕回家。诚儿服务新蜀报社,明儿研究哲学及英文,各有其业。九女读于附近德精高小。冰蕊媳抚三岁孙述尧、一岁孙女述舜依依膝下。
环顾当前抗战七年中,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者,不知凡几。而我儿女成行,生活,信可乐也。乃于月之九日举行家人座谈会,作自我检讨,互相砥砺,并摄影纪念之。恒儿将行矣,特赘数语,以为训戒。
中国立国数千年,在精神不在物质。能保守我国旧道德,不为物质所诱,此大豪杰。望尔将大学古本一书,常置座右,以为守身作人之本,则本立道生矣。古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教人守身作人道理。又曾文正公曰:“劳谦二字,受用无穷”。劳,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有此二者,何恶不去,何善不臻。多写几份,以示诸子侄,尔其细细体之。                特生题
1945年鲜英满60岁时,和鲜金竹生合影作为纪念,并题词如下:
我年六十,尔今五三。我鬚尺半,尔脚寸三。我发如雪,尔鬓未班。四男五女,各业各专。形影相随,我与尔焉。老伴自慰,相对欣然。
下面又加题座右铭以自励:尔德不进,尔业不修。 倏倏六十,人为尔忧 。愧对形影,当自精求。而今而后,满戒谦休。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张澜
鲜英的一生事业与成就,在许多关键时刻都得力于张澜。如果没有张澜,鲜英的一生就会是另一种情形。
张澜,字表方,四川省南充县人。1872年生,是清朝的廪生。在科举时代,凡入学的人都统称为生员。其中,成绩优异的由政府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 补助生活。相当于现代得 “奖学金的学生。
光绪年间,张澜被保送到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那时正是清朝废科举,兴学堂的年代。张澜就在家乡创办南充小学堂。虽然,名称是 “小学堂 ”,其实学生大半是经过科举考试的童生。按明清的科举制度,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都叫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一般年龄二十岁上下,甚至有三十岁以上的老学生。
由于学生年龄较大,1905年张澜在当时的顺庆府,即现在的南充市开办官立的中学堂。那时学校多半是私塾,新成立的官立的中学堂就成了方圆几百里的一件大事。张澜是当时的著名的维新人物,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带回当时所谓的新事物,如标本,仪器,挂图等等。
那时还不叫物理课,化学课等等。据鲜英讲,当时叫格致 课。取自《礼记。大学》: 考生之家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是指研究、推求;“致”是指达到,获得。清朝末年是指学习声、光、电、化学等等自然科学以求得有关的知识。
由于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顺庆府中学堂成了川北的最高学府。鲜英慕名,不顾家贫,赤脚步行百里到南充去上学。比鲜英小一岁的朱德,即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八路军总司令,是四川北部仪陇县人,本来应该就近入保守府中学堂,却舍近求远,也赶到南充上学。朱、鲜两人都是张澜的得意门生。朱德后来参加共产党,成为闻名全国的八路军总司令。鲜英则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张澜,后来参加民主运动。
191111月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后,在四川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张澜担任川北宣慰使。张澜在任上清廉自律,不仅不贪污,反而负了债。最后,不得不把他仅有的四亩祖遗田产卖掉以偿还债务。这种廉洁奉公的行为,在当时的官场中,是极为罕见的,以至张澜被人们称为川北圣人 。甚至张澜后来做到四川省省长,他的夫人仍在川北原籍农村中做农活。
张澜办学校,不仅在课程上严格要求,更著重要求学生端正人品。张澜在学生中特别欣赏
鲜英,认为鲜英不仅学习努力,而且为人朴实忠厚,粗茶淡饭,甘之如贻。事实上,鲜英在早年,甚至官阶做到师参谋长,妻子金竹生都还一直带著三个儿子在家务农,亲自下田种地除草。
鲜英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分发到三十三混成协做见习官,不久升任排长。张澜担任川北宣慰使后,配备一个团,作为川北宣慰使署的卫队。张澜由于很器重鲜英,便聘请鲜英回川北担任支队长,管辖两个营。鲜英上任后,先后向张澜推荐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中最杰出的两位同学,即刘湘与杨森,他们二人先后担任过鲜英的副手,即副支队长。不久,杨森的原上级团长张邦本要将杨森调回去,张澜不同意,将调令扣下。张邦本将杨森手下的三个连都拖走,杨森成了光杆营长,自己离去。刘湘志向高远,就任不久就嫌庙小也离去。只有鲜英仍紧跟张澜。
1913年张澜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到北京去见袁世凯,鲜英随行。袁世凯看见鲜英少年稳重,问了几个有关四川的军事问题,鲜英对答如流,分析清楚。袁世凯希望增加一些四川省籍的部下,以扩大他的势力,便把鲜英留在总统府做侍卫官。鲜英到总统府工作之后,发现袁世凯醉心帝制,,不愿意助纣为虐,就请求总统府将他保送到陆军大学深造。
鲜英在陆军大学毕业后,由于不满袁世凯称帝,回四川在刘湘麾下工作,由于张澜在四川的威望,鲜英仍与张澜不断联系与请教。等到鲜英担任南充行政专员后,就延请张澜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鲜英家中,随时请益。
张澜曾经说,他的名字是因父亲做梦而取的。据说,张澜诞生之前的一夜,张澜的父亲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一条小船上,海浪翻滚,陡起如山,危险得很。完全靠著浪打浪,推舟前进,才能抵岸。因此,就命名为澜,澜者,大波浪也。前人取名字,除外,还有 与之相应。张澜名澜,字表方。表方 ,即代表方舟之意。方舟,不是圣经中诺亚方舟之意。《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是指二舟相并而行。
张澜从面相上看,山根有断纹。相术家以鼻梁为山根。相书上讲:平生厄多,只因山根断折 张澜一生到解放时七十七岁止, 在政治方面遭遇风险无数,可谓多灾多难。按相书上说,山根断纹相当于四十岁左右,有大灾难。有的 相士甚至断言张澜寿命只有四十岁。据说,有一次张澜患疟疾,发高烧梦魇,梦到 一个大殿外面,殿外张贴榜文,上面写着:“张澜四十岁”。张澜很生气,把它撕 掉。等到四十岁任川北宣慰使时,一日乘马外出,忽然马惊,张澜坠马将手臂摔折,经医急救才免于难。
张澜是主张学孔圣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相信相面。他认为阎罗殿的生死簿和相士的妖言惑众等等,在人脑的潜意识里还是有影响的,所以,才做这样一个梦。梦就是梦,与他活不活得过四十岁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第三节    多乱多难的四川
古语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可见四川虽然自古就称为 “天府之国,是很富庶的地方,但是,兵连祸结,战乱频仍,则是全国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