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
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港湾众多。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中大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泻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
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省、香港和澳门所属岛屿暂未列入),我国共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000多个,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00多个,共有人口约500万。我国海岛分布很不均匀。东海岛屿最多,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58%;南海次之,约占28%;黄海、渤海最少,约占14%。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陆土资源 全国海岛共有农田面积1900多万亩,森林面积5600多万亩。其中,山东的海岛农田面积最大,约900万亩;海南的海岛森林面积最大,约450万亩。
滩涂资源 全国海岛滩涂资源共有650多万亩,其中山东最多,约150万亩。
可养殖水面 全国海岛共有可养殖水面1200多万亩,其中福建最多,为620多万亩。
港址资源 全国海岛共有港址370多个,其中浙江最多,为178处。
旅游资源 海岛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人文古迹等,全国可供旅游的海岛接近300个。
矿物资源 不少海岛蕴藏着非金属和金属矿物,特别是南沙岛及其附近海域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丰富。
4.海洋生物资源
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物种繁多,达20278种。海洋生物种类以暖温性种类为主,其次有暖水性和冷温性及少数冷水性种类。由于黄、东、南海的外缘为岛链所环绕,属半封闭性海域,故海洋生物种类具有半封闭性和地域性特点,多为地方性种类,还有少数土着种和特有种,而世界广布种较少。海洋植物主要为藻类,另有少量种子植物。海洋动物种类颇多,几乎从低等的原生动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的各个门、纲类动物都有代表性种类分布。
中国海域被确认的浮游藻类1500多种,固着性藻类320多种。海洋动物共有125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9000多种,脊椎动物3200多种。无脊椎动物中有浮游动物1000多种,软体动物2500多种,甲壳类约我国的海岸线有多少公里2900种,环节动物近900种。脊椎动物中以鱼类为主,约近3000种,包括软骨鱼200多种,硬骨鱼2700余种。
我国近海的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0/平方公里,在全球范围属中下水平。南太平洋年平均生产生物量为18.2/平方公里,日本近海为11.8/平方公里,北海为4.7/平方公里。我国诸海中,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以东海最高,为3.92/平方公里。
我国海洋渔业的最佳资源可捕量为280万~329万吨。其中,中上层鱼类为76万~89万吨,占27%;底层近底层鱼类为106万~125万吨,占38%;头足类为11万~13万吨,占4%;虾蟹类为39万~46万吨,占14%;其他为48万~56万吨,占17%。按海区分,黄海渤海区最佳资源可捕量为55万~65万吨,东海区为140万~170万吨,南海区为100万~121万吨。
5.海洋油气资源
我国近海大陆架石油资源量约为240余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3万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初步估计,我国近海各海区的油气资源量为:
渤海 石油资源量约为40余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万亿立方米。
东海 石油资源量约为50余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2万亿立方米。
南黄海 石油资源量约为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600亿立方米。
南海 (不包括台湾西南部、东沙岛南部和西部、中沙和南沙南海域)石油资源量约为1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0万亿立方米。
中国深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由于调查工作还较少,目前只发现曾母暗沙-沙巴盆地、巴拉望西北盆地、礼乐太平盆地、中建岛西盆地、管事滩北盆地、万安滩西北盆地和冲绳盆地等,其石油资源量估计约200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估计约为8万亿立方米。
1990年底,我国近海已发现和证实含油气构造63个,通过对其中39个构造的储量计算,得出近海石油的地质储量为7亿多吨,探明储量为5亿多吨,储油面积将近200平方公里,其中可采储量为1亿多吨。我国近海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000多亿立方米,储气面积为80多平方公里,其中可采储量为700多亿立方米。
6.滨海砂矿资源
我国滨海砂矿的种类达60种以上,世界滨海砂矿的种类几乎在我国均有蕴藏。主要有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磷钇矿、磁铁矿、锡石、铬铁矿、铌(钽)铁矿、锐钛矿、
石英砂、石榴子石等。我国滨海砂矿类型以海积砂矿为主,其次为海、河混合堆积砂矿,多数矿床以共生形式存在。
我国滨海砂矿探明储量为15.25亿吨,其中滨海金属矿为0.25亿吨,非金属矿为15亿吨。金属矿产储量包括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磷钇矿等。滨海砂矿中的锆石和钛铁矿两种就占滨海金属矿藏总量的90%以上。
我国滨海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种类也多。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储量已占我国滨海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储量的90%以上。其次是山东和辽宁两省也有锆石、钛铁矿、独居石等。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地上百处,各类矿床208个、矿点106处。
7.深海矿产资源
我国多金属结核资源包括中国管辖海域赋存的资源和国际海底享有的资源。
19791989年我国在南海中央海盆和大陆坡调查时发现了海底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北纬14°21°31、东经115°118°,水深20004000米海底。多金属结核直径一般在514厘米。多金属结核的富集区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位于中沙岛南部深海盆及东沙岛东
南和南部平缓的陆坡区。由于多金属结核的含矿品位不高,分布不集中,目前还尚未开展详细调查。
国际海底(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深海大洋底部)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位于太平洋东北部以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断裂带为边界的海区,是品位和丰度都很高的远景矿区,储量达150亿吨。1987年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筹委会批准原苏联、日本、法国和印度为先驱投资者。这些国家的调查工作始于50年代。我国海上勘探活动始于70年代中期,大规模勘探活动始于80年代初。80年代末我国从200万平方公里的调查海域中,按照矿区平均丰度、品位和海底地形坡度的指标要求,在北纬7°13°,西经138°157°的范围内,圈出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30.1万平方公里的远景矿区。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筹委会申请矿区登记,选划出15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开辟区。199135日我国被批准为世界第五个登记的“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近年来我国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在15万平方公里的开辟区中,探明了各区多金属结核的品位、丰度、地形地貌环境及其分布特点。